摘要:在进行深化改革的大潮下,国有企业的党内建设工作出现了党建工作不到位、党领导能力薄弱、企业政治职能和经济属性不一致等的问题,而且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传统的国有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企内的党组织一定要持之以恒地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大局的构建贡献力量,同时将职工代表大会等有利制度继续完善下去。
关键词: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一、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企党建工作的难点
(一)工作有漏洞,领导能力薄弱
政府曾经依次对五十五家大型的国企做过检查,发现共有多达五十家的企业都没有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等的要求。有的企业忽视了党建工作,而部分企业在党的管理上只是虚假地走个形式,严重缺乏组织纪律,在对待违纪违法问题的态度上非常消极,采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错误原则,实行监督宽泛、松懈,问责不到位,基层个体企业存在着集体腐败的危险。有的企业党组织无法及时有效地阻止腐败的扩张,依旧有着权力寻租现象出现。有些党干部私自滥用职权,借此收取红利,向有人情往来的公司行方便,腐败风气极其严重。还有一些国企将从严治党流于形式,党干部没有履行自身应有的职责,党建工作薄弱,在企业物质采购、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存在廉洁风险,收受“礼金”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政治与经济的不对位
首先,国企的党组织在发展中有政企不分的情况出现。我国国有经济在企业进行改革的深入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企业与政府两者之间的关系与从前大不一样。经济市场中的国企难免与其他企业出现竞争,然而国企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政府一方面必须严格遵守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又要合理地引导和保护国企的经营,这就不可避免地对国企政治职能空间产生影响。其次,有的企业存在生搬硬套西方模式的错误行为。“有一种观点长期以来认为,要把企业制度现代化,中国企业应该与外国企业保持一致,外国企业可以在没有党组织的情况下做得很好,中国企业也可以在没有党组织的情况下做,更没有必要将党组织放在“核心”的位置。”有的企业中党组织的政治权能被忽视,忘记了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所有阶段,党组织都在指导企业发展理论及追求正确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注意到严格纪律和良好作风对企业改革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不能把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和党员当作企业发展的政治资源,无法反映出国有企业的独特特点。这也会限制企业履行政治职能的空间。
二、现代企业制度对传统国企党的建设造成的冲击
(一)政企分离对传统国企党的建设的冲击
政企分开是我国国企发展的一个具体政策取向,它是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引入的,更注重企业发展效率和政企职能分工。自从改革开放,国企迅速完成了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转型,渐渐的倾向市场为导向,逐渐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主体。这一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国企的经营效率,为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国有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制度支持和必要条件。但是同时,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我国国有企业一直面临着国有企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政企分离的问题慢慢浮出水面。
(二)产权多元对传统国企党建设的打击
我们都知道,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法人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的,在努力做好股权分置的同时实现企业内部的“分权制约”,以达成促使企业有效经营的目标。有人认为,由于国有产权象征着国家对企业的控制,也决定了企业的党建工作,而党建工作遵循的是产权,这似乎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铁律。在这种模糊观念的控制下,出现了许多不良影响,如个别国有企业党委追随产权而行,一些党委直接服从董事会的安排,又或者党组织附属于企业的监事会或主要领导层,甚至有些企业将“党管干部”也事实上让步给了某些少数个人等。以上种种最终导致了产权问题造成的对国企党建工作的弱化。
三、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路线
(一)国企党组织必须服务经济大局
想要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牢固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充分保证公有制处于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全部发挥出来,积极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促使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把党的建设纳入公司管理层的各个方面,坚持政企分离和政资分离,坚定不移地推动国有企业使其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积极引导国有企业成为自发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二)确保党管企业,全面从严治党在国有企业落实落地
保证党组织在企业重要决策中的话语权,是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的根本保证。即在《党章》和《公司法》的规定区域内,将党的组织体系充分完善,提高基层党建的活跃度,加强根本保证,有效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同时,要充分落实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做好人力资源的工作。这就意味着党委要做好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在企业组织部门中发挥领导作用,成为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认真贯彻“党管干部”的方針,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加强一线员工的培训。根据人事工作的相关规定和企业的实际发展,根据企业特点,及时制定相应方案和实施准则,持续推进企业聘用机制改革。积极拓宽干部选拔任用渠道,将管理体制进行全面创新。
(三)重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首先,国企重要干部必须真正认识到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把维护和改进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一个长期目标。积极组织对职工代表大会有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落实国有企业民主管理的具体办法,明确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代表大会的首要位置。其次,将职工代表大会的保障体系尽早做好。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和专业代表大会的实施,组建带头团队,党委负责领头扛大局,在企业中设立工会办公室,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机构,使职工代表大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它们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制定职工代表大会实施方案,具体明确地推进职工代表大会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云梅.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与展望[A].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78-81.
[2]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刊授党校.2012(4):6-9.
[3]杨国锋,李红波,赵菊凤.在创先争优中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J].党建研究(北京).2012(11):34-35.
[4]徐希义.国有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2):51.
[5]梁文,陈薇.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措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24):170-172.
[6]任军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2):179.
作者简介:韦煜锦(1966.04-),男,籍贯:广西浦北,专业或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