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学校手机党建模式探索

2019-01-04 09:59刘燕罗平超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6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交流党员

刘燕 罗平超

摘要: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学校手机党建现状和研究意义进行论证,全面剖析学校党建工作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以手机终端为载体的党建工作体系,建立手机媒体移动教育平台,更加有效、快捷地进行党的建设的实践活动。

关键字:互联网+;手机党建;模式

一、互联网背景下学校手机党建现状和研究意义

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计划以来,互联网已与多行业领域进行深度融合而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互联网+”时代,与党建工作的巧妙融合与深度发展必然成为大趋势,而随着新媒体中手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利用手机实现“互联网+”与党建工作的完美接洽将会成为大趋势,而届时相关的学术研究也会随之兴起。通过深入探究手机党建的现状與未来趋势,明确手机党建的重要性,从而为学校党建工作发展提供一种崭新的模式。

提升学校教师党性素养。通过探究和推进手机党建模式,能够实现更加方便简捷的党的相关知识学习方式和党建活动的参与,这对提升学校教师的党性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学校学生党员工作的推进提供重要借鉴。学校党建工作的开展与推进不仅包括教师,还应该包括学生,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而通过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手机党建工作模式的探究,能够为进一步实现学校学生运用手机进行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随着学校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低头族”现象,手机的运用已成为他们生活与学习的重要一部分,而量身定做的“手机党建”模式能够更容易推进。

二、互联网时代手机+党建模式的SWOT分析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学校党建工作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从学校教师真正诉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努力开创学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运用SWOT分析法对信息化时代手机党建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比较常用的手机终端(微信、QQ、公众号、微博、APP)进行对比分析,既要发挥手机媒体这一新载体和平台优势,又要正视其不足,寻找适合学校教师党建工作的适用途径。

三、学校手机党建模式路径探讨

基于上述调研分析结果,了解和掌握师生党员熟知的媒介形式,确定学校党建模式的设计思路,具体如下:

(一)在学校建设层面,建立教师党员掌上交流互动平台,利用微博、微信、个人空间、公众号、APP等即时通信工具为党建工作者与教师党员“点对点”交流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平台。建立学校党建理论信息共享网。充分发挥手机网络理论宣传功能,利用手机网络建立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学校党建基础理论研究等网络资源库,让广大教师和学生党员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建立符合学校党建特征的网络传播平台,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一般性文件、工作动态在党建网站上及时发布,把学校党建相关信息托管在云端,让广大高校师生党员随时可看、可读、可享。

(二)在教师党建层面,以教师个人诉求需要为核心,构建个人移动教育客户端,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构建全天候开放化党员教育网。推动手机网络和党员教育学习深度融合,利用手机网络建立网上党校、党员网上学习室、数字图书馆,设置网络课堂、远程学习、网上考核考评等模块,形成闭合可循环的网络教育模式,通过网络加强对党员教师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教育。

(三)在学生党建层面,打造“手机党建”工作直通车。依托“手机+党建”直通用户、平等参与、互动共享的平台,学校学生党建工作可以拓展交流渠道、听取广泛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取得教育实效。同时创新党务公开形式,通过设置“书记信箱”或网上在线交流等,打通党内外交流屏障,架起党组织与学生党员之间、学生党员与学生党员之间、学生党员与广大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总之,充分发挥手机这一载体对党建工作的宣传推动作用,构建构建出符合学校教师特点的党建工作体系有效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传达贯彻不同步、学习教育不同步、监督管理不同步、互动交流不同步等问题,将党建工作阵地不断推向前沿,推进党建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交流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如此交流,太暖!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