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技服务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研究

2019-01-04 09:59胡滨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6期
关键词:科技服务气象服务建设

胡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大环境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为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就必须要不断完善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充实公共服务机制。气象服务作为新时代公共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其进行准确预测是保障人们便利出行与生产生活的最关键环节,也是人们生活中最至关重要的需要。尤其是对于灾害的防治面前,当气象能准确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时,就能使人们及时加以预防并减少灾害所带来的严重损失。因此气象科技服务的建设,尤其是在防灾减灾系统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从科技服务的角度,对我国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进行看相应的探究,并分别探讨了其建设内容、意义、原则,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以期能对我国的气象服务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科技服务;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

引言:

我国的气象服务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至今也只有几十年的实践。较之于国外先进的气象服务技术,我国在气象服务上,不论是其产品数量,还是此服务内容的开展于使用方式,都与先进发达国家的领先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时代的发展,气象科技服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对一些重大灾害进行提前预测,并告知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提前预防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应当在对其不断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在遵循相应原则的前提下,逐渐完善对气象服务系统的建设。

1 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具体建设内容

在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系统时,通常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内容展开建设:①气象预报系统;②信息发布系统;③追踪服务系统;④信息情报收集系统;⑤灾后评估系统等。这五项基本内容的建设互相协调,紧密配合且缺一不可,从而共同构成完善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并不断完善为我国的公共服务内容而努力。对此整体系统而言,为确保其系统运行的完整性,应当在建设环节中始终坚持应当以对气象预报的精准预测及报告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将所获取的信息及时进行汇总并发布,当信息得到发布之后还应当做好对相关信息的追踪与情报收集工作,并最终综合所获得的信息内容对所预报的灾害进行详细的评估,以挖掘此次预报过程中的不足与漏洞之处,并及时予以完善。只有在这几项组成系统的共同配合与统一协调下,才能实现整个服务体系的良好运作。

对于我国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而言,为适应时代的需求,我国也开始了对此系统的建设。但是由于相关建设意识上的不足,我国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仍旧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如虽然对此系统中的各个组成子系统都进行了建立,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缺乏对某些环节运作工作的重视。如在我国多数地区都只重视对气象信息的预测以及及时进行发布,而其发布之后的追踪与灾害评估工作去而几位缺乏,并且这些子系统本身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从而导致系统的整体运行经常出现问题,并最终给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也限制了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发展。因为气象灾害本身在变化上就具有极强的可变性,只有在对其信息进行充分掌握并及时追踪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信息内容进行完善的事后分析才能最終总结出灾害的变化规律,并为之后的灾害防治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进一步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团结。

2 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意义

在气象行业中,为公众提供准确的气象科技服务对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满足了社会在气象预知上的特殊需求。而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也拓宽了我国气象服务的领域,并进一步推动了气象服务乃至气象行业的整体发展。首先对于气象防灾减灾系统而言,其就是在以气象服务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将信息技术与管理知识充分融入服务内容中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先进的管理系统。此系统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使气象信息服务的优势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并且还通过借鉴一些先进的运营方法,实现为公众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服务,并最终实现对不同人群的自动化精准信息服务,从而最终在以最小运营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其次,自WTO以来,多种国外先进的商业气象服务机构已经开始涉足我国的气象行业,并给我国的气象服务组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国的气象服务本身就起步较晚,不论是在技术水平还是在发展规模上都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国外先进水平的进驻对我国的气象服务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其所产生的市场冲击无疑也是十分巨大的,并给我国的气象行业敲响了警钟。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完善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以提升我国气象行业对抗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

3 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的相应原则与途径

在进行对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始终要坚持遵循如下原则,只有在这些原则的技术上不断推动对系统的文建设,并最终搭建出更加完善的内外交流平台的基础上才能使我国的气象服务更加具备科技水平,也更能实现气象服务的科技服务化。

首先,此系统在建成之后应当不仅仅能对气象服务工作的相关内容实现精准检测,还能赌气服务成效也能及时进行追踪检测。此外,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还能实现对气象市场动向的准确把握,从而在此基础上分析出相关客户群体的具体潜在需求,并最终结合此需求内容在对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设置出更加适当的内容以获得更多客户群体的满意。

其次,作为一种特殊的应急系统,气象防灾建在系统有别于常见的灾害应急体系,其在建立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科技层面的服务,并且其在上社会功能实现上所扮演的角色也始终为信息的处理与传输者,即时刻将所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通过相应的处理及时将其进行定向的反馈及汇报。

再则,较之社会上存在的其他防灾减灾系统,此系统在建设理念上本身就存在极大的不同。因为此系统本身就具备趋利及避害的双重功能。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对灾害信息进行提前预测及预警,并对灾难发生后及时开展灾后的处理工作以及时获取到更多的灾后信息,为其灾后的分析工作汇总分析数据并最终实现对灾害发生情况的预测及控制。此外,还能根据所获取的信息数据及时协助相关部门实现对先关气象资源的调度以适应或减缓不同气候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并最终确保社会的平稳发展。

最后,在建立此项系统时,还应重视对灾害事后的情报收集以及对用户需求的实时服务等机制的建立。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对更多有利信息的收集并服务于信息的传递工作,从而最终使我国的气象预测的准确率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4 结束语

综上,鉴于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对于社会发展及国家长治久安工作的重要性,相关部门以研发机构一定要充分重视对系统的研究与建设。同时,还应当为切实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还应对其所相关的制度与管理内容的建设上也积极努力。不仅要号召全民都参与到此系统的建设中来,还应切实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对此系统的完善构建,并使之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并充分融合,逐步搭建出更加完善的公共防灾体系。

参考文献:

[1]马燕. 巨野县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情况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20):203-203.

[2]黄高平, 王甲生, 程东兵,等. 基于城市暴雨内涝的气象服务对策研究——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池州为例[J]. 科技与创新, 2017(19):1-5.

[3]王鹏, 苏晓力, 王建云,等. 云南省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与分析研究[J]. 云南科技管理, 2016, 29(4):9-11.

猜你喜欢
科技服务气象服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气象服务需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必要性
新兴服务模式在科技服务业中的应用调查分析
“十二五”初期天津农业科技取得的成就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