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腾
摘要: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城市的建设也要紧跟步伐,要大力推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尤其要做好道路工程的施工作业,保障道路畅通,进而更好的推动经济发展。从当前来看,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但是也不能忽视问题的存在。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简要分析了市政工程交通道路施工技術。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
引言
市政交通道路在保障城市交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道路施工的特点,施工的工程量很大,难度也相对增加,对施工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笔者就市政交通道路施工技术展开论述。
一、市政交通道路的施工特点
从市政交通道路的地位和交通服务功能来说,可以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从市政交通道路的横向断面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与其他道路施工相比,市政交通道路施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工程量很大。因为无论是新建和进行道路改造,都要耗费大量的工程裁量。二是季节性很强,由于是露天作业和施工,容易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三是施工难度比较大。因为在市政交通道路施工现场,市政交通道路低下管网比较多,人口聚集密度很大,受到的外界干扰较多;道路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交通,导致施工空间狭小,对施工现场布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市政交通道路施工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先进性各种地下管线的施工,然后进行地面施工;按照先深后浅的原则;要先进行道路土建工程施工,再进行安装工程;要在完成道路施工后,再进行绿化工程。
二、市政交通道路路基施工
路基是整个市政交通道路路面的基础,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着市政交通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如果路基不稳定或者强度不够,道路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同时,路基施工的工程量在整个道路总工程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影响道路施工的工期。
要做好施工准备前设备和材料准备工作,做好场地清理和临时工程修建的基本工作。比如:影响道路施工的电力、供气以及通信设施等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都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尤其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对于一些建筑要进行迁移,保证道路施工顺利进行。
在进行路基施工测量过程中,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的踏勘和调查,掌握道路线路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控制点;地质情况;土、石资料的来源等。要保证路基中线桩和水准点的交接,对道路的中心桩进行严谨的测设,增设相应的水准点,设置的临时水准点和水准点要进行闭合的测试,并允许有一定范围的额闭合差。
在路基路面设置截水沟、暗沟、渗井和排水沟,如果地下水位较高,要设立明沟。在路基的挖掘过程中,要注意挖掘机和架空线之间的距离。需要爆破的地方,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保证周围建筑物和居民的安全;在路基填方过程中,要做好路面的临时排水,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结合起来;在填方过程中,要选择强度叫高、压缩性小以及稳性较好的路堤填料,保证能够压实,不得使用腐殖土和生活垃圾等,降低稳定性和强度。要根据施工要求确定填方路基边坡的坡度;在通常情况下,采用水平分层的填筑的方法,具体就是按照路堤横断面的宽度分成水平的层次,从下往上,进行一层层的填筑,在填筑好一层后,就要碾压,在压实度达到标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另外,还可以采用竖向填筑法和混合填筑法。
在进行路基压实施工过程中,在挖掘和运输过程中,基土颗粒之间的缝隙不断增加,必须进行压实,在碾压过程中,水分是不容易被挤压出来的。含水量、土质、压实工具以及压实方法都会对路基压实产生影响,影响最大的就是含水量。如果路基的含水量比较大,影响到碾压施工时,就可以采用晾晒、换填和掺拌石灰的方法。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击实的测验,保证基土的干密度和最佳的含水量。压实的具体方法,要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以及先稳后振的原则,碾压要从路基边缘向路中间进行,轮迹重叠的距离是15到20cm,碾压的次数是5到8次,要保证没有的轮迹的同时,还要达到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在基层施工中,要选用天然级配的砂石,因为这种砂石含土量少,水稳定性很好。同时,还要保证颗粒的硬度、粒径以及含泥量等。在摊铺过程中,要通过实验来确定压实的系数,确定每层的厚度,避免出现沙窝或者梅花的现象。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沥青混凝土的拌合站要与道路施工现场保持适当的距离,可以采用间隙式拌和机进行拌料。如果施工的路面宽度在7m以上,要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施工,在7m以下可以采用全幅摊铺。
第一,在进行铺筑下面层沥青混合料施工前,要对基层进行彻底的清理,保持基底的清洁,没有散落的石料和杂物。在喷洒透油层施工中,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遮挡的防护,保证喷洒过程中不会流淌,在渗入基层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能出现油在膜的现象。
第二,在准备好底层基本工作后,要进行测量放样,标出沥青料松摊铺的厚度,要精确的放出摊铺机的方向以及标高的控制基准线。在道路变要采用平石确定基准面,路中部使用钢桩进行定位,并有钢丝绳作为引导的高程。
第三,沥青的拌制。沥青的拌制要保证道路的铺筑施工能够连续不间断的进行,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方案对配料系统进行设定,保证采用合理的比例,控制好沥青加热的温度。拌合的沥青要保证质量,混合料均匀一致,没有明显的粗细料分离或者成块的现象;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避免影响道路施工顺利进行。在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要采用自卸车进行运输,进行合理布置,尽量减少中途等待的时间,保证沥青的温度。
第四,在摊铺沥青过程中,要根据道路施工的实际情况,包括界限、路面宽度、横坡进行划分摊铺。在进行摊铺前,把整平板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使用柴油喷雾器喷洒料斗、送料器以及整平板;同时,要安装自动找平装置。在起点处首先要进行人工摊铺基准面,按照一定的摊铺厚度调整标尺。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要按照路线方向进行纵向摊铺,速度要保持均匀和连续,不能出现停机,要保证路面的平整。对混合料溢出的储料,要进行迅速的清除。对排水井圈要使用钢板进行覆盖;对于摊辅机不能到达的死角,可以采用人工抠锹法进行摊铺,保证补齐所有的漏铺处。在施工暂停后,要对路面的接缝施工,针对上下两个面层分别采用斜接缝和平接缝的方式。
四、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在市政交通道路施工过程中,要确立明确的质量目标,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坚持施工质量第一的原则,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要根据施工的要求和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配齐市政交通道路施工需要的施工设备,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保证市政交通道路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在施工过程中要实行严格的检验制度,加强监督的力度;还要试试测量的复核的制度,对道路施工使用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反复核查,并及时作出指导和反馈的信息,保证每一个部位和工序都能达到优良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种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要做好施工质量记录,保证工程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结束语
通过对市政工程市政交通道路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市政交通道路施工技术中还存在着不同方面的问题,有关人员应该从市政交通道路施工的客观实际要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施工技术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左少淼.试论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风,2019(08):119.
[2]张砚超.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居舍,2019(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