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高山森林土壤碳的淋溶损失研究取得进展

2019-01-04 21:43:47中科院网
种业导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亚高山淋失淋溶

目前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的影响程度及方式仍不明确且存在争议,特别是土壤碳的淋溶动态及响应规律研究匮乏。

依托贡嘎山亚高山针叶林长期氮沉降实验平台,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常瑞英课题组利用零负压淋溶收集器,通过高频度连续观测实验发现,峨眉冷杉有机质层(O层)淋溶液的碳、氮浓度和淋失通量均高于矿质土壤层。O层与矿质层淋溶碳氮浓度具有相似的季节动态:在融雪期(4月)淋溶碳氮浓度较高,随后降低并在生长季(6—9月底)保持在较低水平,而10月之后碳氮浓度增加(图2)。模拟氮沉降并未改变土壤碳淋失的季节动态规律,但高氮沉降(4倍自然氮沉降水平)显著降低了森林有机质层土壤淋溶碳的输出,而对矿质土层淋溶碳的作用较小;低氮(2倍自然氮沉降水平)沉降对有机质层和矿质土层淋溶碳的作用均较小。微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高氮沉降可能通过抑制有机质层分解进而降低其可溶性碳的淋溶损失,而并不是通过促进土壤对淋溶碳的吸附减少淋溶损失。

此外,高氮沉降水平造成了氮素流失,但仍未改变亚高山森林的氮亏缺状态,表明长江上游亚高山森林是未来氮沉降重要的汇及缓冲器,对于中下游氮素的富集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猜你喜欢
亚高山淋失淋溶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
不同淋溶方式对二甲戊灵药效的影响
甘德尔山区物种多样性及成因分析
绿色科技(2017年6期)2017-04-20 08:13:04
小五台山亚高山草甸植被现状与恢复研究
西藏色季拉亚高山红菇科真菌资源分析
甘肃白龙江亚高山杜鹃粗木质残体腐烂程度与持水性能研究
福建菜田氮、磷积累状况及其淋失潜力研究
不同水氮用量对日光温室黄瓜季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武汉市城郊区集约化露天菜地生产系统硝态氮淋溶迁移规律研究
模拟酸雨对赤红壤磷素及Ca2+、Al3+、Fe2+淋失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