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会田,郭书忍,赵杰荣
(1.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检验系,河南 濮阳 45700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52)
近年来检验技术专业高等院校增多,扩招范围的加大,医学检验毕业生越来越多,为了使医学检验毕业生能够跟随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医学检验毕业生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医学实验室建设的相关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医学检验教学实验室都是半自动、陈旧老化仪器,学校支持力度不够。大部分高校重视理论课的学习,轻视试验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差,很难适应毕业之后的工作[1]。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医学检验技术这几年自动化程度的快速兴起,对医学检验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应该在设备这一块及时更换,加大经费投入,根据社会的需求,购买全自动仪器。让学生掌握设备工作的原理以及检测项目的原理,这样以后在工作的过程中,一旦检测指标出现问题或者仪器出现故障,学生能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及时向患者发出正确的检验结果,满足临床医生诊疗的需求。
多年来,医学高等院校检验实验室受旧的管理体制影响,处于无发展无规划停滞状态,有的甚至是很多年前建设成的,工作环境差,实验室面积小,实验课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实验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提高,因此应该从改善实验室环境开始,逐步将高等院校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向医院靠拢,让学生了解以后的工作环境,激起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多年来,医学高等院校实验室的管理未形成体系,管理完全取决于管理人员,人为因素强,因此必须形成一套实验室管理体系以及建设体系,职责分明,可操作性强,管理起来顺畅,全流程透明化,利于监督监管[2]。健全实验室的各种制度,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室消防制度、带教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以及维修制度、实验室水电管理制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事故应急处置制度等常见的各种制度,利于培养学生能更快地融入到以后的工作当中,尤其是近年来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国家以及整个社会对生物安全这一块非常重视,学生在学校掌握了生物安全有关的方针政策,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长期以来实验教师的地位不高,高学历高职称人不愿充实到实验队伍,实验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业务学习停滞不前[3]。医院检验科人员参加的各种新型业务培训,学校实验室教师几乎没有参加过,没有接收到前沿的医学检验知识,工作积极性受挫,流动性大,责任感不强。因此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这种培养模式,积极组织老师参与各种实验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实验队伍,同时,在考核标准、职称评审及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实验带教老师适当照顾,充分调动实验带教老师的工作热情,对实验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培养好老师,老师做好带教工作,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让老师影响学生,学生素质自然就会提高。
医学高等实验室处于封闭状态,与社会脱节,采取多年的固有管理模式,制约了实验室的发展,想发展,必须跳出旧的思维管理模式,打破格局,拓展实验室业务,建立起既能实验教学,又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的新型实验室,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4]。具体可以采取校企合作,建立新的实验室,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以后的科研保驾护航,又可以尽早地让学生融入到社会中,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整体水平,开拓视野,提高自身的利用价值[5]。
目前部分医学院校检验系采取的合作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与第三方医学检验所建立校企合作方式建立二级学院;②与附属医院、基层卫生院建立校企合作模式;③学校为主体,企业提供资金的模式,采取分成的合作办学模式;④以构建实训中心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实训、实践及实习途径问题[6-8]。
总之,校企合作的模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找寻一条适合本学校发展的合作模式是笔者今后要探索和开发的,不可盲目合作,照搬其他高校,应该结合本校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探寻一条新的适合自己的合作模式。既满足教学,又能培养学生,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培养高质素高水平的检验人员,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因此在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这一块,只有不断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检验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