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刚 龙军(通讯作者)
(1 重庆牙科医院 重庆 渝中 400010)
(2 重庆市大足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 重庆 大足 402360)
锥形束CT(CBCT)是依靠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的影像设备,在口腔科众多影像设备中最具实用性,为口腔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其重组的三维图像可重建全部原始数据,具有很高的各向同性空间分辨力,相较于传统螺旋CT辐射量更小,图像质量更高,准确性更佳且更经济。口腔科锥形束CT实现了在短时间内对牙种植、正畸、正颌以及牙周病患者进行准确诊断,临床意义重大。在本文中我们对锥形束CT在口腔门诊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做了进一步探讨。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5月间在我院口腔门诊部进行锥形束CT检查的192例患者,年龄9~72岁,平均(56.2±3.6)岁。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需衣着防辐射服接受锥形束CT检查,仪器为Newtom平板型。患者取站位,头部固定,曝光电压90KV,曝光电流6mA,曝光时间2~5s,扫描时间14s,用专业数据分析软件处理得到的图像。
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疾病构成情况进行统计。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192 例患者中疾病构成为牙缺失需种植修复51例,牙龈外伤7例,阻生性智齿34例,多生牙34例,正畸25例,牙周病22例,牙体牙髓疾病19例。其中,因牙缺失需种植修复来接受CBCT检查的占比最大,为26.56%,其次为多生牙和阻生性智齿(17.71%),因外伤接受CBCT检查的占比最小(3.65%)。其中有男性患者105例,女性患者87例,男性患者占比更大。
据统计,10岁以下患者多为牙齿畸形和外伤。11~20岁患者疾病多为多生牙和阻生性智齿。21~30岁年龄患者疾病多为牙种植修复和阻生性智齿。31~40岁年龄患者病因多为牙种植修复和牙体牙髓病。41~60岁年龄段多为牙体牙髓并和阻生性智齿。60岁以上年龄患者疾病多为牙周病、阻生性智齿和牙种植修复。
利用锥形束CT定位患者的多生牙和阻生性智齿,影像显示阻生牙与下颌神经管有接触或重叠的有34例,影像中清晰可见下颌神经管。多生牙导致患者牙齿形态改变,位置突出,牙唇腭侧偏向,在CBCT影像下可指导口腔外科手术拔除,患者的手术创伤更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我们利用专业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分析种植牙,患者中缺失牙51例,种植后并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在传统口腔拍片检查中,部分患者口内牙重叠无法确定病灶,经由CBCT检查可确定为牙体牙髓疾病。在锥形束CT检查中有22例患者影像显示牙槽骨吸收。
口腔科传统的全景片和根尖片诊断率较高,但这些二维图像在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局限性,影像重叠难以确定牙齿周围组织以及反应根管的信息,造成跟裂患者的漏诊和误诊。随着技术发展,CBCT被广泛应用在口腔科疾病影像诊断中,其辐射小、分辨率高且容易分析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的影像设备优势突出。锥形束CT可以准确显示扫描到的各个截面,全面立体地展示口腔病灶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患者最好穿着辐射服,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辐射。老年患者可以采取坐位,只要固定住头部,抓紧扶手就可以进行检查,减少了身体震颤造成的移动伪影。计算机辅助计算图像,可三维重建模拟种植体,辅助种植导板设计,有效提高牙体种植手术成功率。锥形束CT影像经计算和测量,可以三维调整角度,提高了一次正畸成功率。对于复杂口腔疾病患者以及病灶定位困难的患者,经过锥形束CT检查即可确定牙齿周围组织病变情况,评估手术治疗风险,降低并发症。锥形束CT对于骨折线和骨折移位的判断,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牙齿准确复位,有助于提高手术预期效果。我们调查分析后发现,因牙缺失需种植修复来接受CBCT检查的占比最大,为26.56%,其次为多生牙和阻生性智齿(17.71%),因外伤接受CBCT检查的占比最小(3.65%)。锥形束CT在口腔门诊中被广泛用于确定根管、设计牙种植、正畸以及牙体牙髓疾病的治疗中,对口腔类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