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丽
(泰州市姜堰中医院脑病科 江苏 泰州 225500)
急性脑梗死与脑血管阻塞有关,患者部分脑组织缺血缺氧,短时间内出现肿胀坏死,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临床上急性脑梗死发生率逐渐升高,对人们生命健康有严重影响威胁[1]。急性脑梗死有高病死率和致残率,当前临床上在急性梗死治疗方面有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等,能够使临床治疗有效性有明显提升,但是在时间窗方面有较高要求,影响患者治疗及时有效性[2]。本文选择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祛风化瘀通络汤联合双抗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7~72岁,平均(58.3±2.4)岁,平均病程(8.7±2.3)h,中医组患者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46~72岁,平均(57.9±2.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经MRI检查和CT检查确诊;(3)患者存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表现。排除标准(1)发病时间超过1个月;(2)其他因素脑栓塞者。
1.2.1 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双抗治疗,拜阿司匹林,100mg,Po,qn;氢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Po,qd;阿托伐他汀(立普妥)20mg,Po,qd。
1.2.2 中医组 中医组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药方:天麻、陈皮、远志、红花、胆南星、地龙、石菖蒲、当归、僵蚕、鸡血藤、赤芍、半夏、丹参各10g,白附子3g,全蝎5g,水煎至400mL,1剂/d,早晚2次服用。疗程1个月。
对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22.8±2.3)、(13.2±2.4),中医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为(22.5±2.5)、(8.2±1.7),中医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更好(P<0.05)。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发病原因复杂,患者集中在老奶群体,机体血小板凝聚,多高凝状态[3]。西医治疗以双抗治疗方式为主,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对患者疾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但是存在较大不良反应,同时部分患者难以取得理想治疗效果[4]。根据中医理论,急性脑梗死属中风范畴,患者往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受到饮食不节、寒冷等影响发病。临床治疗需要尽早给予通络化痰、化瘀开窍等药物,阻断气血逆乱发展[5]。祛风化痰通络汤中天麻、胆南星、白附子、半夏、陈皮祛风化痰,地龙、僵蚕、全蝎熄风通络,远志、石菖蒲化痰宣窍,鸡血藤、丹参、红花、当归、赤芍祛风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可祛风化痰、熄风通络、化瘀宣窍、活血通络,改善患者梗死,实现对患者疾病的有效治疗和改善。
本次研究表明,中医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祛风化痰通络汤联合双抗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