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学习矮小症的诊治临床浅悟

2019-01-04 09:16雷欢万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身材矮小特发性生长激素

雷欢, 万英

矮小症为现代医学之称谓,是以身材矮小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在古代文献中无“矮小症”病名,但根据身材矮小,生长落后的临床表现特点,通过研究古代文献,将其归为侏儒、五迟等疾病的范畴[1]。西医学认为,正常情况下,矮小症患者生长速度明显缓慢,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人群的2个标准差(-2SD)或低于第三百分位数(-1.88SD)[2]。此外,有学者指出,4岁以前生长速度小于每年6 cm,4~8岁小于每年5 cm,青春发育期前小于每年4 cm;根据骨龄评价骨骼成熟度,落后实际年龄2岁以上也属于矮小范畴[3]。矮小症一般可分为病理性矮小及正常变异性矮小[4]。病理性矮小通常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多垂体激素缺乏症、小于胎龄儿等疾病。正常变异性矮小包括家族性矮小和体质性生长延迟、特发性矮小等。本文主要是学习老师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经验及粗浅感悟。特发性爱矮小症主要是指不伴有潜在病理状态的身材矮小,生长激素水平正常,是儿童期导致身材矮小的最常见原因。

1 中医关于矮小症的病因病机

古代医籍对矮小症的病因病机论述不多,综合近现代学者的一些观点,基本认同脾肾亏虚乃矮小症的根本病因病机。因肾为“先天之本”,人的生长发育有赖于肾精的生髓与充养。若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不充,骨髓生化乏源,则骨之生长缓慢,可表现身材矮小。《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五迟》指出:“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

脾为“后天之本”,人体的生长发育有赖于脾气运化的水谷精微滋养。因小儿脏腑娇弱,形气未充,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而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四肢肌肉、筋骨的丰满,五脏六腑的完善,均依赖于脾胃的运化滋养。若后天饮食不节,或因他病伤之,脾之运化失常,气血不足,筋骨不充,五脏失养,则表现生长发育缓慢,也可表现身材矮小。《幼幼集成》篇中指出:“大凡小儿原气完顾,脾胃素强者,多食不伤,过时不饥,若儿先因肾气不足,脾胃素亏者,多食易伤……”,证明脾胃功能强弱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关键[5]。

2 矮小症的辨治临床思维

2.1 矮小症的诊断思维 特发性矮小症是一类病因不明导致的矮材矮小的统称,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特发性矮小症是一个排他性诊断,首先采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排除生长激素缺乏症,在排除营养、系统性(慢性疾病)、内分泌和综合征/染色体异常、宫内发育迟缓/小于胎龄儿等因素后可诊断为特发性矮小症。目前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有效,但方案尚存在争议性,因此寻求中医药治疗的也不在少数。在跟师学习中,纵观临床所诊患儿,就诊原因不外乎乃反复感冒者、身材矮小者或厌食纳差者。对于此类患儿的治疗中,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相应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后来确诊患儿是否诊断特发性矮小症[6]。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身高符合矮小症的诊断,即低于同年龄、性别、种族健康儿童身高均值2个标准差(-2SD)或处于第3百分位以下;(2)出生体质量正常,无全身性、内分泌性、营养性或染色体异常的表现;(3)骨龄正常或稍有延迟;(4)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峰值>10 μg/L;(5)染色体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即可诊断特发性矮小症,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结合中医辨体质施治的特点,采用中药内服及家长监督教育方法给予相应治疗方案,为身材矮小的儿童争取治疗的时间,开发其生长潜力。

2.2 矮小症的辨证施治 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常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失宜的病因病机,施治时首先必须基于“肾脾乃人体先后天之本”的思想,治以健脾补肾之法,常选用五味异功散合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取五味异功散中太子参、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益气,用六味地黄汤之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以补益肝肾,并酌加鸡内金、山楂、枳实消积导滞,藿香、佩兰、荷叶等芳香醒脾,补骨脂、杜仲、牛膝、骨碎补等温补脾肾。老师指出,凡补肾精之法,必当泻其“浊”,方可存其“清”,在处方配伍时结合小儿生理特点,佐以牡丹皮、泽泻、车前子等制约其温补之性,补泄兼施,使补而不过,避免出现阴虚阳亢之症;或当今家长多溺爱骄纵,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小儿易出现情志失调、脾虚肝郁而纳差厌食、情志抑郁、急躁易怒,可佐以佛手、生麦芽、香附疏肝理气,气郁化火者可用龙胆草、胡黄连等清解郁热。

特发性矮小症治疗过程中家庭护理仍很重要,无论医生的医术多为高超,对于孩子生长发育来讲,父母的监督护理也尤为重要,即“三分靠药物,七分靠护理”。现独生子女居多,父母溺爱成性,饮食上多娇惯患儿,冷饮油炸食品居多,终造成三餐不节;加之学业压力过重,患儿的户外运动随之被压榨,其生长发育明显受阻,给予药物治疗同时,要求家长保证患儿饮食有节,提供营养均衡膳食,及充足的时间进行户外运动和充足的睡眠。《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因此小儿健康的成长,顺应自然,应时起居,充足睡眠,是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所需。

2.3 验案举隅 患儿男,7岁11个月,2018年7月21日初诊。患儿因同周围同年龄儿童相比瘦小就诊。患儿平素易反复感冒,食量小,进食慢;面色少华,形体瘦小,毛发稀疏黄软无光泽,出汗偏多,动则尤甚,夜寐不安,大便3~4日/次;舌质淡,苔白厚,脉细弱,平素性格较急躁。体格检查:身材瘦小,面色萎黄,第二性征尚未发育;身高120 cm,体质量21 kg。个人史:G2P2,足月剖宫产,出生情况良好,混合喂养,出生体质量3.10 kg,出生身高50 cm。家族史:父亲身高169 cm,母亲身高156 cm。门诊查骨龄:符合7岁儿童骨龄。曾于外院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后排除患儿生长激素缺乏症,希望通过中药调理,遂于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中医诊断,矮小症(脾肾不足证);西医诊断:特发性矮小症。治法:益气健脾,补肾壮骨。处方:五味异功散合枳实导滞丸加减。太子参、炒麦芽、隔山撬各15 g,生白术、茯苓、半夏曲、枳实、焦山楂、甘草、佛手各10 g,陈皮6 g,鸡内金12 g,荷叶8 g,山药20 g。6剂水煎服。配合针刺四缝穴,并嘱家属每天保证患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户外运动,及充足的睡眠时间。

2018年7月30日二诊。家属诉患儿食欲较前明显好转,夜间汗多可浸湿衣服,前方加煅牡蛎15 g,浮小麦10 g敛汗。6剂水煎服。

2019年8月6日三诊。患儿家属诉患儿现食欲尚可,夜间汗出减少,大便每日1次,诉近两日因受凉后伴少许感冒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前方去荷叶、佛手,太子参换南沙参10 g,加紫苏叶10 g。

2018年8月11日四诊。患儿家属诉患儿服上两副药后感冒基本痊愈,脸色较前红润,自行测量身高约122 cm,体质量21.4 kg;前方去煅牡蛎,紫苏叶、枳实加骨碎补10 g,杜仲12 g,牡丹皮10 g,8副水煎服。

2018年9月1日五诊。患儿家属因担心患儿长期服药时间较长,服上八副药后自行停药1周后再次门诊就诊,测量身高124 cm,体质量22.2 kg,效不更方,门诊定期复查。

2019年2月25日复诊,测量身高128 cm,体质量24 kg,现患儿每月门诊定期复诊2次。

按:本案患儿诊断明确,辨证为脾肾不足,但初期结合患儿舌脉可见脾虚夹湿证候,故治疗上,先予以五味异功散健脾祛湿开胃为主,湿去则脾醒。方中太子参、生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曲主要为健脾益气化痰;鸡内金、枳实、焦山楂、炒麦芽、隔山撬、山药健脾开胃消食。期间患儿汗出明显,此乃脾肾气虚,津液不摄之象,故在健脾益气的同时,给予煅牡蛎、浮小麦敛汗益气之品。脾主肉,肾主骨,前期脾已健运,后期则加地黄汤补肾益精健骨或以杜仲、骨碎补等补肾健骨之品,此时脾肾均健,故患儿能够茁壮成长。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患儿病史特点相应的增减药物,切不可从头照搬。

3 粗浅感悟

3.1 矮小症病因总结 文献研究显示,全国矮身材发生率男生为4.87%,女生为4.19%[7],在笔者看来,总结其病因不外乎以下五点,其一:《内经》云:“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因此小儿的身高与父母的遗传因素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不充可致五脏不坚,筋骨不强,或单独骨骼生长缓慢,以致矮小。其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要供给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而当今物质供应充足,独生子女居多,父母溺爱成性,家中零食不断,造成三餐不节,脾胃反为戕伤,以致矮小[8]。其三:儿童乃纯阳之体,犹如旭日之东升,生机蓬勃,郁郁葱葱,肝属木,肝气升发,能使诸脏之气生升有由。肝主疏泄,主藏血,调畅情志,肝疏泄技能失常,可影响脾气升清,也可导致生长缓慢,身材矮小。其四:情志改变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关系。《内经》有云:“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临床上,确实存一种称为精神行为性矮小症,主要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或长期对儿童辱骂、训斥、歧视、威吓等行为,使儿童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压抑的状态,长期下来则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会阻碍儿童生长从而引起精神剥夺性矮小[9]。其五:室外活动的不足及长期因学业压力导致的睡眠时间的缺乏,使患儿生长发育受阻。《灵枢·邪客》云:“人与天地相应。”小儿需要健康的成长,顺应自然,应时起居,不熬夜,充足睡眠,是长高的必备条件之一。综上所述,以上五点乃笔者跟师学习过程中对矮小症病因的基本总结。

3.2 诊治反思 在跟随老师门诊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目前对于特发性矮小症的治疗方法里中西医各有所长。但因矮小症儿童有严格的诊断标准,临床上所谓矮小症是要满足正常人群中低于3%的中位数或2个标准差以上,而实际上临床符合此标准的矮小症儿童非常有限,这就对此部分患儿的治疗带来阻碍。而早期中医通过辨证论治给予及时的干预及治疗,如通过健脾补肾之法可以调理患儿的脾胃功能,使患儿能够更好的吸取营养,从可以改善患儿的生长速度。

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对于临床确诊“生长激素缺乏症”的部分患儿,除了采用中药治疗以外,可运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治疗。目前因为生长激素副作用较多,而且价格昂贵,很对家长常常会犹豫不决而致耽误孩子治疗,最终导致孩子身高偏矮,甚至导致其生理、精神、心理障碍和社交困难[10]。因此在临床上对于矮小症的诊治,应该积极对患儿家属采取正确的引导,对孩子做出正确的诊治及建议。最后,通过临床跟师学习儿童矮小症的过程中反思得到:辨证论治不只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临床上对于矮小症的诊治应该也“辨证论治”的选择最有利的治疗方案,为患儿带来更大福祉。

猜你喜欢
身材矮小特发性生长激素
小知识:什么是生长激素?
从身材矮小到高头大马 这个基因“功不可没”
整体护理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德朗热综合征1例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小燕子
Costello综合征二例并文献复习
特发性腹痛一例
生长激素释放肽-6对大鼠心率昼夜节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