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丁丽丽,田英,赵冰梅
(新疆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乌鲁木齐830011)
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棉花种植面积85.48 万hm2,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3.1%,较2017年增长23.29%。 根据兵团21 个植棉垦区中心病虫测报站2018年秋季对病虫越冬基数的调查结果,结合2019年新疆农业生产气象年景趋势预测和作物种植结构、 防治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9年兵团棉花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1 万公顷次。
棉铃虫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5 万公顷次,局部地区偏重发生。 其中1 代轻发生,发生面积4万公顷次;2 代中等发生,在北疆第六师、七师、八师局部棉田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 万公顷次;3 代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 万公顷次。
棉蚜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2018年,发生面积49 万公顷次。预计苗蚜偏轻发生,第一师阿拉尔垦区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 万公顷次;伏蚜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0 万公顷次,其中第一师、五师、七师、八师石河子垦区局部棉田有严重发生的可能。
棉叶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4 万公顷次,第二师、五师、七师、八师局部棉田偏重发生。
棉蓟马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 万公顷次,第七师和八师局部棉田偏重发生。
棉盲蝽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 万公顷次。
棉花苗期病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7 万公顷次,在北疆垦区局部地区有偏重发生的可能。
棉花枯萎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7 万公顷次;黄萎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1 万公顷次,第一师、五师、八师局部棉田偏重发生。
棉铃虫冬前越冬基数整体高于2017年同期值,是2017年同期值的近2 倍。北疆垦区第六师新湖农场、 第七师奎屯垦区每666.7 m2蛹量分别为16.7 头、126.5 头。 第八师石河子垦区棉田平均每666.7 m2蛹量为62 头,其中143 团、150 团、134 团等局部棉田偏高,最高为均值的2 倍;玉米、番茄田666.7 m2蛹量为80 头,较棉田高29%。 南疆第一师阿拉尔垦区平均每666.7 m2蛹量为8.7 头。
棉蚜越冬基数普遍偏高。 第七师秋末棉田有蚜株率为6.24%,百株蚜量27.3 头,高于2017年同期值。 第八师黄金树等20 cm 枝条有卵22.2 粒,同比增加12.2 粒。 室内花卉有蚜盆率为2.6%,百株蚜量31.3 头。 其中石河子总场、149 团、150 团局部地区20 cm 枝条卵量、室内花卉百株蚜量均高于平均值。
棉叶螨冬前基数第七师、 第八师普遍高于2017年同期值。 北疆第七师棉田有螨株率14.4%,百株螨量为124.4 头,分别较2017年增加3.4 个百分点、41.1 头;第八师棉田螨量均值为11.75 头·m—2,其中121 团、133 团、142 团、143 团等高于平均值,最高为均值的2.5 倍。 南疆第一师阿拉尔垦区冬前杂草有螨株率为3.7%,百株螨量为5.1 头。
2019年新疆气象年景为偏丰年份,气温偏高,开春期偏早,有利于棉叶螨、棉蚜、棉蓟马的繁殖蔓延。春季4—5月回寒天气和阶段性低温降雨,将利于棉花苗病的发生。夏季气温偏高,适合棉蚜、棉叶螨的发生蔓延。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兵团棉花种植面积增长幅度较大,植棉垦区棉花多年连作,且大多实施秸秆还田,土壤中病原菌累积量大,有利于棉花立枯病、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生;种子药剂处理技术推广应用达100%,预防和缓解了棉花苗病的发生; 棉花膜下加压滴灌技术的全覆盖,使棉田秋翻、冬灌面积减少,有利于棉铃虫、棉叶螨等害虫安全越冬;设施农业可为棉蚜等害虫提供安全越冬场所;南疆棉果套作、邻作面积增加,有利于棉叶螨、棉盲蝽等害虫的发生。
2018年兵团全面实施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彻底改变曾经行政指令、行政干预和大包大揽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团场、连队植保技术人员锐减,有限的技术力量难以提高防控技术指导的覆盖率。全面取消“五统一”(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农机作业层次和收费标准、统一关键和重大技术措施、统一农资采购供应服务)后,团场职工自主进行棉花生产管理,然而职工植保知识、技术匮乏,科学安全用药意识较薄弱,易因防治不当造成病虫害的扩散蔓延。因长期单一、频繁、超量使用啶虫脒、吡虫啉等,棉蚜抗药性问题突出,2017年、2018年在大部分植棉垦区呈高发势态。
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监测预警工作,整合现有技术力量,强化各级监测站点的建设和管理,全面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准确性、时效性和覆盖面。积极多方争取资金,改善监测技术装备、手段和能力,实现监测预警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缓解当前植保技术力量紧缺的压力。
各级农业技术部门要彻底转变工作方式,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在防控关键期,组织兵团、师级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强化防控技术督导。充分发挥团场农业服务中心及连队“两委”(连队党支部委员会、连队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利用手机微信群、板报、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印发防控技术方案等,及时将预警信息和防控技术送到一线广大职工手中。
全面取消“五统一”后,兵团统防统治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 因此,要改变多年来职工依赖行政命令实施统防统治的习惯,积极探索和培育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对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利用政策、项目等在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扶持,开展有偿服务,使病虫害统防统治整连整团推进。同时建立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和带动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推广。
以病虫害监测预警为依据,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精准用药,轮换用药,提升防治效果,实现农药减量控害。
3.4.1坚持农业防治措施不松懈。选用优质、高产、抗(耐)病虫棉花品种;清除棉田四周、田埂、路边杂草或打药剂封锁带,降低棉叶螨、棉蓟马、棉盲蝽虫口基数;清洁田园,清除病虫残体;实施秋耕深翻[1],有条件的棉田进行秋冬灌水保墒,压低病虫越冬基数。
3.4.2大力推广应用灯诱、性诱、食诱等理化诱控技术。在棉铃虫越冬代成虫始见期至末代成虫末期,可采用灯光诱杀,每4 hm2设置1 台频振式杀虫灯;也可使用棉铃虫性诱剂诱捕,每666.7 m2设置1个干式飞蛾诱捕器和诱芯[2-3]。 于2 代、3 代棉铃虫羽化始期,以条带方式滴洒生物食诱剂诱杀成虫,每隔50~80 m 于1 行棉株顶部向叶面均匀施药。
3.4.3突出预防为主,充分发挥棉田生态调控作用。种子药剂处理可选用福·多·甲或萎锈·福美双、吡虫啉或噻虫嗪、苯醚甲环唑或咯菌腈、枯草芽孢杆菌、芸薹素内酯及氨基寡糖素等[2-3]。 可在棉田周边种植玉米诱集带[1,4]、苘麻诱集带和苜蓿等生态带[3,5],以诱控棉铃虫,培育和涵养自然天敌。棉花生长前期注意保护利用天敌,发挥天敌控害作用。
3.4.4加大生物源农药和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的推广应用力度。预防和控制枯萎病、黄萎病,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6]等随水滴灌施药或叶面喷雾。防治棉铃虫,应在卵盛期喷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或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苏云金杆菌制剂、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2-3]。 防治棉叶螨,选用苦参碱、浏阳霉素、阿维菌素、噻螨酮、四螨嗪、螺螨酯等[2-3]。防治棉蚜,选用氟啶虫胺腈[7]、烯啶虫胺、噻虫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