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社会治理是治国理政的重要领域。当前,在我国社会总体稳定的同时,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社会矛盾交织叠加,社会治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亟待改进和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49)的新思想新举措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作为软性社会治理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教育人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学界一直以来都高度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功能的理论阐释和实践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创新社会治理,深入观察和分析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了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的跃迁。在这一进程中,有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社会治理的视阈中,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社会功能。其中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治理活动,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特定社会共同体(诸如阶级、政党、集团、群体)所开展的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组织性的特殊治理活动”[2]。还有学者认为,“在社会治理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推进社会治理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社会治理进程中拓展教育领域,拓展教育功能与教育方法,更好担当起铸魂育人和推进社会发展的职责与使命”[3]。也有学者更为具体地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价值,认为其有整合社会思想、引领主流价值、疏导社会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4]。更有学者认为,基于社会治理现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性特质,培育价值共识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治理的关键着力点[5]。
在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但不能缺位,而且要有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应从学科专业的角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提供学理解释和实践指引,严肃对待和深入探究社会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面向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科学,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既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功能,又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与人类社会文明共生共长的实践活动,它既是人类社会治理实践的产物,普遍存在于古今中外各国各地区的社会治理中。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积淀了丰厚的经验,并创建了一门独具中国特色、面向治国理政、致力实践应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属性,一般认为它兼具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体,同时它还具有精神科学的属性,是一种高级的“软科学”。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实际上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分析:在微观层面,研究社会个体的思想观点、政治意识、道德品质等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在宏观层面,研究整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思想动态、集体观念等的形成、演化、灌输和教化的规律。随着社会治理问题的凸显,宏观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宏观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纯粹的社会科学,因为它像所有社会科学一样,探求社会发展规律,调节社会运行,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发展以及建设合理的社会。
从宏观上定位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意味着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认识、社会实践的关系这个层面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自身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进一步地整体性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功用大抵上有社会说明功能、社会理解功能、社会反思功能、社会预见功能、社会批判和规范功能、社会创新和变革功能。当然,这些功能是一种总体上的理想设定,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功能中常常只有某些方面能够得到充分体现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在新时代,社会生活有新变革、新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学也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功用,是一项崭新的社会系统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原有的利益格局和社会阶层被打破,利益竞争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社会环境日趋复杂,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了风险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社会价值由此得到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学要想揭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发展规律和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离不开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而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变革的达成也离不开对单个及其群体思想动态的把握和引导。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社会作用不容忽视。不同于硬性治理的冰冷与刻板,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治理中有着独特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软性治理方式,能够通过思想供给、人文关怀和价值引领对被教育者施加影响,力求打造一种群体性的价值认同和精神引领,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智力支持和价值引导,通过社会整合实现社会品格的建构和塑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涵育和教化,从而形成与社会系统的良性互动。
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价值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治理、道德规范治理和精神文化治理三个层面。首先,在意识形态治理上,“历史和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都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和灌输”[6]。在各种社会思潮涌动交锋,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大气候下,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发展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坚守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为促进人们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其次,在道德规范治理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和专门任务,就是把社会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所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把社会对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需求目标转化为人们修身养德的目标,使人们从“现有”的水平提高到“应有”的水准。最后,在精神文化治理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精神文化的再生产、推动主流思想文化的繁荣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还能够有效地纾解和应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社会实践有着深刻关联。这种实践属性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沉浸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某一方面,而是要打通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隔膜,关注社会问题,回应时代需求,发挥社会治理作用,承担社会治理责任。
从社会治理责任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承担着保障整个社会良性运转的政治责任、伦理责任和文化责任。一是政治责任,主要体现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社会教化,将社会所规定的社会规范、所倡导的主流思想内化到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去,培养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社会品格、民族品格和国家品格,从而打造出可持续的社会政治生态。二是伦理责任,主要体现在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推进社会伦理道德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人民群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全与完善,回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建构符合社会需求的道德规范,打造良好的道德风尚,构建良好的社会伦理关系。三是文化责任,主要体现在对人民群众个人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引领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价值引领和精神抚慰,帮助人们解决思想上的困境,释放正能量,通过推动主流文化繁荣与创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构建适合民众的精神家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意味着社会治理进入新时代。“多元化”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多元的主体、多元的利益、多元的文化共同构成了如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差异中求共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治理活动,在新时代的中国社会治理中,特别是在建构社会信任、调适社会心态、凝聚价值共识的过程中是有位且有为的。
社会信任源于对社会的制度体系和文化的认同,主要表现为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信任和对制度的信任。建构社会信任是进行社会治理的基石,社会信任的建构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能够有效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促进社会秩序的形成。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流动不断加剧,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社会信任经历和正在经历着市场化和货币化的过程,原初建立在亲缘和地缘基础上的传统信任模式,在很多方面已经式微。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货币本位’的社会秩序。这种秩序动摇了许多人的道德底线,扭曲了正常的价值体系,破坏了国家与社会、市场利益各方以及社会成员间信任的基础”[7]。在新时代推进和创新社会治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如何重建社会信任,特别是如何促进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任、市场利益主体之间的信任和一般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构成了中国社会治理中一个重大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社会信任的有效手段。新时代重建社会信任,首先,要加强诚信教育,提升道德修养。诚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立人和立国的根本,利用舆论引导和规范约束等方式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进行诚信理念的灌输,有利于社会各成员提升道德素养,遵守道德底线,打造社会信任的基石;其次,要加强法治教育,规约治理对象的行为。法律对人的行为有着引导和规范作用,加强对个人和企业的法治教育特别是对一部分政府官员进行党纪国法的教育有利于实现对个人行为的规约,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法治氛围,从而有效约束与遏制社会上的各种失信行为,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处理社会问题;再次,要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制度认同是建构社会信任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工作重点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解读和落实当中去,对人民群众关注和关心的民生利益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因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
社会心态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准,是社会治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社会心态(social mentality),一般指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社会共识、社会情绪和感受,以及社会价值取向。在社会急剧变革时,社会心态变化快、形态复杂,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社会组织和制度的影响都很大。”[9]社会心态折射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实,展现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关系特点,反映了社会未来的变化与走向,正确把握社会心态是了解社情民意和缓和社会矛盾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要啃利益关系和权力格局调整的“硬骨头”。复杂的利益关系、多元的利益主体、纷繁的利益诉求,投射到社会心态中,必然出现社会心态的失衡和紊乱。当前,不良的社会心态主要表现为焦虑感、恐慌感、迷茫感、不公平感、不信任感、愤怒感等等,这些负面的社会情绪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因此,要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就必须要对社会心态进行研判,对负面的社会情绪进行调适,着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49)。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心态的培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要着力提升认知,重点培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科学的公共理性认知是对社会心态进行调适的关键。缺乏公众理性认知,“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们失去了一切的判断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10]。而正是由于这种群体无意识、非理性的从众心理在社会各群体之间普遍存在,大众往往因为盲从而失去理智,陷入群体盲思,社会心态开始失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进行正确社会认知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充分发挥其价值引导作用,培育科学理性的社会认知,塑造良好的社会品格。其次,要合理传递信息,及时引导舆论。社会负面情绪的积累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而舆论是社会情绪的催化剂,这种不对称往往都通过社会舆论孵化和酝酿,最终导致群体性事件的爆发。要打破这种不对称状态需要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信息传递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运用人民群众能理解的恰当话语说明各种社会事件的真相及成因,及时引导主流舆论,稳定社会情绪,还要将公众的思想动态和基本诉求积极向党和政府反馈,帮助制定符合社情民意的政策与制度。再次,要善于抓住矛盾,有效疏导情绪。在对社会心态研判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找准主要矛盾,抓住冲突的症结,发挥人文关怀,熟练运用心理疏导技巧,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心理引导和情绪调适,帮助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提升自我调适的能力。
价值共识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社会生活的某一价值观念者形成的统一的认识与理解,一旦缺乏了价值共识,社会便会陷入一种无序而混沌的状态,各种价值观念开始缠斗,社会秩序由此崩塌。马克思·韦伯这样描述这种状态,“那些古老的神,魔力已逝,于是以非人格力量的形式,又从坟墓中站了起来,既对我们的生活施威,同时他们之间也再度陷入无休止斗争之中”[11]。社会成员间的价值共识是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与保障。一个社会不可能只存在一种价值观,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是在社会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中的客观存在。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大大增加了不同价值观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其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价值观、西方价值观和东方价值观、资产阶级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最为明显。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凝聚社会共识成了社会治理的难题。
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共识的凝聚中拥有独特的价值。首先,要打造有引导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新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价值引领,是社会各成员需要达成的必要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全社会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解读,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中去,让社会各成员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其次,要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作为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多元文化的中心与灵魂,只有其主导地位被确保,才能更好地凝聚多样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兼容并包。尊重与包容是实现凝聚与引领的前提,只有尊重差异才能扩大社会认同,只有兼容并包才能增进价值共识。最后,要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解决关乎民生发展的实际问题。理论只有通过指导实践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它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关乎民生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特作用。不仅要引导人民群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所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还要推动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引导人民群众为了共同的价值目标而努力奋斗。
面向新时代的中国社会治理,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但不能缺位,更要大有作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学科视野、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上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有着深刻联系,它存在于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以社会系统为其本身的运行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关注个体、局部、细节层面的具体实践活动,更要关注整体、全局、战略层面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微观层面,更多地关注的还是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关注个体品格的形成与发展。理论研究也愈发细化,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对象、目的、方法、原则、规律等细节方面的研究,当然这些研究非常重要。在宏观层面,虽然近年来也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的相关论述,但是整体上着眼于整个社会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这样的情况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膜难以打破,难以精准有效地解决社会治理难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更多是微观层面,而需要指导的却是宏大的社会实践,基于部分的理论不能指导整体,这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窘境,桎梏了学科的发展与创新。因此,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宏微双重视野,不仅要关注个体,还要关注系统,做到国家生活与个人生活、国家品格与个人品格、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理论体系与具体理论、大众引导与小众培养共同推进,争取打破理论与实践间的隔膜,为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提供全面的学理观照。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宏微双重视野,一方面要拓建宏观格局。在理论层面,要摆脱过多的微观色调,推进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以微观理论为基础,向宏观层面拓展,从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状况出发,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整体发展创新的角度考量,从宏观的社会实践中升华理论,打造系统的理论体系,以此更好地指导社会治理实践。在实践层面,由小及大,由关注个人的发展到更多地关注社会系统的运行,由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各个基本环节到更多地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运行机制。充分协调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良性互动,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同时,在实践中更加关注党员的思想建设、社会品格的培育、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守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引导大众的功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宏微双重视野,另一方面要深化微观研究。需要注意的是,拓展宏观视野,不是意味着弱化微观研究。宏观与微观都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牢牢把握的,二者并非互斥而是一体的,是相辅相成的。理论层面,要积极推进理论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理论的科学化、精细化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发展的要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仅仅依靠粗线条的研究是不够的,理论只有深入才能挖掘本质,只有精细才能发现规律。实践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深入日常生活,落细落小落实。要密切关注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动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性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难题,以此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综合了政治学、哲学、法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多门相关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新兴学科,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综合性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虽然该学科成立三十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从一个单一学科发展成为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群,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学科视野偏窄、思维方式单一的问题,这些不足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学科研究是学科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学科基础尚显单薄,自身资源较为有限,与其他人文和社会学科相比学科体系的建构尤显不足。加强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能够实现多学科与多领域的相互渗透、资源共享,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借鉴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上,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突破学科局限,打破学科壁垒,找寻学科生长点与创新点,也为社会治理带来新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社会治理关注的是复杂的社会系统,重大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性的理论支撑,需要依靠系统的综合性知识和多元化的思维方法,特别面对当今多变的世界局势和多样的社会现象,仅仅靠单一的理论还是不够的。只有从多元的视角,综合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运用综合思维模式,进行跨学科研究,才能对社会问题形成全面的认识、提出科学的治理思路。尽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已经开始注重交叉学科的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例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等学科,但是,学科的交叉渗透还不够深入,学科视野也不够广阔。交叉学科在融合后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成长缓慢。很多学科还只是停留在教材阶段,缺乏深入的研究,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边际关系也没有加以明确,学科与学科之间出现争议,阻碍了学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理的主体、要素和时代条件都发生了改变,支撑社会治理的理论也需要不断更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也需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要求,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自身的学科特点,深化相关交叉学科研究,通过吸纳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新的学术分支,实现科学规划与创新发展,以此解决社会心态、社会价值、社会信任的相关问题,为社会治理提供理论支持。需要注意的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在发展相关交叉学科的同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立场,研究自己的问题,建构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避免学科边缘化。
在社会治理的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把人和社会作为研究对象,以推动人与社会的发展进步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要以社会现实条件为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迎来了网络时代,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活动日益活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了知识边界的消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各类言论层出不穷,这都给舆论控制带来了困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被弱化和淡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亟需创新实践方法,转变实践模式,实现科学化发展。
首先,要借鉴新技术、新理论,突破传统方法,实现方法的科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不仅要迎合社会发展趋势,还要结合历史经验;不仅要借鉴国外的优势,还要立足本国的实际。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在发挥传统方法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相关学科关于社会治理新理论以及科技发展新成果并合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去。理论灌输法、激励教育法、榜样灌输法等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有着传统的优势,结合新媒体这一新载体、大数据分析这一新手段,通过开展系统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扩大传播途径,更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方法的科学化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化,还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支撑,要以传播论、信息论、系统化管理等科学的理论为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思路,打造网络化、系统化的社会治理模式。另一方面要立足本国实际学习国外优秀经验并实现本土化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国普遍存在并且各有特色,很多都有借鉴意义。比如日本的家庭教育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营造提供了新思路;雅典的“民主教育”和斯巴达的“战士教育”为民族和社会品格的培育提供了新借鉴,不一而足。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做到融合,结合自身特点实现内化,拒绝简单的模仿。其次,要顺应时代要求,创新教育模式,实现教育方法的科学运用。要实现教育方法模式创新,就要摆脱方法与方法的简单累加,实现方法与方法的阶乘,达到效果最大化。方法的选择不能是机械化的,人性化和具体化是当今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方法的选择要因势、因时、因地而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方法的合理选择,而不是一股脑地套用。方法的运用也不能是刻板化的,要实现方法的多样化组合式运用,比如结合心理学、管理学等应用型学科的实验法、假设法、模拟法等研究方法等来剖析社会现象,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型和实验假设,通过实践来论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在实践过程中借助大数据的技术手段对方法的效果进行实时观测,便于随时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最大可能扩大社会治理的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立、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实践积淀,离不开改革开放 40年的时空境遇,同时,这门学科自1984年创立以来又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着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观察和思考当代的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人类社会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历史中去看,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门独具中国特色的应用型社会科学,既能在微观上铸魂育人,又能在中观上凝聚共识,还能在宏观上治国治党。在新时代,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中国社会治理相关联进行研究,既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定学术使命、生发学术基地、涵养学术价值,也是为提升中国社会治理水平探寻最佳路径,进而更好地推动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发育和成长,不断增强社会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不断彰显社会的自我逻辑和自我价值。新时代的社会治理任务艰巨繁重,不仅要解决过去发展中遗留的老问题,而且还要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要以一种高度的学科自觉、全新的学科自信、扎实的学术担当,对新时代的中国社会治理问题提供学理解释和实践指引,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软性治理活动的优长,不断调适社会心态、释放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公平、凝聚社会共识,致力于建设一个共享型社会,促进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