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灌注的体外循环管理策略的探讨

2019-01-04 01:56周秀娟周荣华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饱和度调节动脉

周秀娟,周荣华,刘 斌

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和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技术的提高,心脏术后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等依然是术后常见并且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愈后。这迫使人们优化ECC管理策略,保证机体灌注。为此,一些专家将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目标导向治疗概念引入ECC领域,并被定义为目标导向灌注(goal-directed perfusion, GDP)[1-2],以维持 ECC 中充分而合理的灌注,降低心脏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

1 GDP概念

长期以来,ECC中以体重及体表面积为标准来计算灌注流量,然而,在不同的温度、血液稀释度、酸碱状态、麻醉深度等条件下,如何保证最佳灌注或者如何衡量灌注流量(perfusion flow,PF)是否充分?传统的反映ECC非生理灌注的指标包括PF、灌注指数、红细胞比容、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乳酸(lactic acid,Lac)、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um,NIRS)等。GDP是在上述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氧供(DO2)、氧耗(VO2)、二氧化碳生成指数(VCO2i)等氧代谢指标,在循证的基础上将其中某些指标作为灌注的目标,以指导ECC灌注流量及血压管理等,是整合各种监测手段的精细化、个体化ECC灌注策略,其中氧供指数(DO2i)及最佳血压是GDP管理的核心指标[1-2]。GDP策略有利于早期发现ECC中组织器官的低灌注状态,并及时进行干预,提高ECC质量,以期望改变患者的愈后。

2 GDP实施策略

ECC灌注的核心原则是维持机体氧供需平衡,保证组织灌注,常用的衡量组织氧供需平衡的指标包括SVO2、Lac及尿量等,然而这些参数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或滞后性。当外周血管收缩,尤其是微循环功能障碍,因其周围组织灌注不良,组织氧摄取降低,此时尽管在DO2不足的情况下,SVO2也可不变、甚至高于正常。并且,SVO2仅能反应全身的氧供需平衡,由于各器官的供血和VO2量不同,即使SVO2正常,亦不足以说明各个器官均已获得了良好的灌注和DO2。Lac是组织无氧酵解的产物,但在ECC低温、外周血管收缩等情况下,组织低灌注不会即刻引起Lac升高,Lac的变化具有滞后性[3-4]。Shahbazi等[4]研究显示,ECC 术中高 Lac血症与 SVO2并无相关性。再者,若患者处于代偿性休克状态,虽然组织灌注不足,但因机体的自身调节作用保证心脑肾重要器官灌注,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尿量)仍然处于正常。以上各因素都影响组织氧供需失衡及器官灌注不足的早期诊断。而GDP的提出无疑为此提供了一种更灵敏的方法,现将以DO2、VO2为核心的GDP策略及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2.1监测氧代谢指标,指导ECC灌注

2.1.1DO2i ECC 期间的全身 DO2通过泵流量乘以动脉血氧含量来计算[5]。 DO2i= PF[ml/(min·m2)]×[1.36×动脉血红蛋白含量(Hb,g/L)×动脉氧饱和度(SaO2,%)+0.0031×动脉氧分压(PaO2,mm Hg)]。DO2比各独立的血液氧合、Hb和PF指标更能综合的反应机体DO2,因此,DO2i是ECC“最佳”灌注的最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正常清醒及麻醉状态下,PF为 2.3~2.6 L/(m2·min),假设 Hb 为 120 g/L,DO2i约为 350~500 ml/(m2·min)。 ECC 期间,由于血液稀释,Hb降低至 70~80 g/L,如果 ECC 流量维持 2.2~2.4 L/(m2·min),则 DO2将降至 200~ 300 ml/(m2·min),此时,如果全身VO2不变,则需要增加氧摄取率来补偿减少的DO2,因此,ECC过程中DO2、VO2之间的安全界限可能会缩小[5]。

临界DO2i阈值也称为最小安全DO2i。随着DO2降低,机体通过增加氧提取率以维持VO2不变,当DO2低至临界值时,氧提取率达到最大值;如果DO2继续下降,DO2与VO2将呈线性相关,会导致全身VO2下降、组织氧合下降及代谢性酸中毒,因此,维持DO2i高于临界DO2i至关重要[5]。麻醉状态下,临界 DO2i约为 330 ml/(m2·min)。

维持ECC期间DO2高于临界DO2i,是 GDP管理的重要理念和方法,数项临床研究探讨ECC中临界DO2i,但尚无统一的标准。早在2005年、2006年,Ranucci教授研究团队通过前瞻性观察性临床研究,在探寻ECC中高Lac血症的相关因素及与预后相关性时,他指出 DO2i低于 260 ml/(m2·min)会导致Lac明显增加[3];而关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DO2i与术后AKI相关性的研究表明,DO2i低于272 ml/(m2·min)是术后 AKI的重要预测因子[6]。随后,de Somer等[7]回顾性分析意大利两所不同医院心脏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DO2i低于262 ml/(m2·min)是术后 AKI的独立相关因素,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似。2018年,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显示,ECC 中维持 DO2i大于 280 ml/(m2·min),能显著降低心脏术后 AKI发生率[8]。Leenders等[9]在对357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ECC 中 DO2i<300 ml/(m2·min)与术后谵妄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Magruder等[10]报道 ECC 中 DO2i<300 ml/(m2·min)与脑损伤特异性标志物泛素c-末端水解酶L1升高之间存在独立相关性。其它的文献显示临界DO2i的范围为225~300 ml/(m2·min),数值的差异可能与 ECC 中不同的温度有关[11-13]。同时,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ECC中DO2i的临界阈值及靶控DO2i对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临界DO2i的概念提示,ECC灌注流量不应该机械地只参照患者体重、体表面积及温度,还应该结合血液稀释程度、膜肺性能等因素灵活地进行调整,并根据需要进行超滤、输注红细胞、调整复温速度等,以做到最佳灌注。

然而只关注临界DO2i来评估机体DO2并不全面,还应该结合ECC中DO2低于临界DO2i持续的时间对患者的影响。近年,在持续监测DO2i数值的基础上,研究者绘制ECC中DO2i时间曲线,计算DO2i高于及低于临界值的曲线下面积,来衡量ECC中氧的运输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显示,DO2i低于临界值的曲线下面积与患者预后负相关[14-15]。

2.1.2VCO2i 通过二氧化碳(CO2) 分析仪测量ECC膜肺出口CO2的生成量(VCO2),除以体表面积(BSA),而得到 VCO2i,以反映 ECC中机体氧耗[16-17]。 VCO2i[ml/(m2·min)] = [呼气 CO2(eCO2,mm Hg)×气体流量(Ve,L/min)×1 000/760]/BSA(m2)。 正常成人,清醒状态下,VCO2i约为 100 ml/(m2·min)[16-17]。

ECC中,由于麻醉、血液稀释、低温等因素的影响,VCO2i较正常成人有所下降。导致VCO2i升高的主要原因为DO2不足、复温时VO2增加等因素导致机体无氧代谢增加,ECC中VCO2i临界阈值约为60 ml/(m2·min)[16-17]。 与 DO2i相比,VCO2i能更好地预测ECC中高Lac血症[17]。然而,2011年Somer等[7]研究 DO2和 VCO2与术后 AKI的关系,结果显示单纯VCO2i测量并不提高AKI预测的准确性,但是,结合 DO2测量(DO2/VCO2比值),VCO2的测量在检测缺氧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是判断ECC中临界低灌注的重要指标。

2.1.3最低 DO2/VCO2正常状态下,DO2是 VO2量的 4~5 倍,DO2/VCO2比值综合反映 DO2与 VO2,与DO2i、VCO2i均属于重要的 GDP 监测指标[7]。Ranucci等[17]研究显示,ECC 中 DO2/VCO2<5 是高Lac血症的预测因子,弥补了Lac滞后的不足,比单纯监测血Lac水平能更好的反映组织灌注。另有研究报道,最低 DO2/VCO2比值<5.3与心脏术后 AKI发生率及预后相关[7]。ECC过程中,非生物材料接触、平流灌注、血液有形成分的破坏与激活、炎症反应等因素都会影响微循环和器官灌注,监测DO2/CO2比值可能是评估微循环的第一步,为进一步的干预提供依据[18]。

2.2维持ECC中最佳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灌注ECC中血压管理目的是维持器官灌注,最佳血压是与氧代谢相关而又独立的指标,它依赖于脑血流自动调节的血压范围,把自动调节的压力下限作为最低安全血压,经验性地维持ECC中MAP目标值为:成人≥50 mm Hg、儿童≥30 mm Hg[5]。 其中,主张较低血压的维持成人ECC中MAP在50~60 mm Hg,而支持较高血压的选择70~80 mm Hg;较低血压的优势在于减少大脑栓塞及脑水肿、减少血液有形成分破坏,而较高血压则有利于维持较好的组织灌注,尤其是对于晚期动脉粥样硬化、高龄、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患者[5]。大量临床研究比较不同血压对ECC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影响,然而,至今尚无确切定论[5,19]。

近年,有关 ECC对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自动调节功能的影响及最佳血压,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研究团队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超声标记NIRS及经颅多普勒实时监测脑血流,计算脑血流速率与MAP的线性相关系数、得到脑血流速度指数(brain blood flow velocity index, CFX),进而测定CBF自动调节功能,而最佳血压是指具有最佳自动调节功能的血压,即CFX最低或CFX与血压变化相关性最小的血压[20-21]。 Ono 等[22]报道,ECC中20%的患者CBF自动调节功能受损;且在复温过程中,受损比例是低温时的两倍[23]。 Hoshino 等[24]回顾分析了ECC下行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手术患儿,发现CBF自动调节机制在婴幼儿是不成熟的。 Joshi等[25]研究显示,ECC中 CBF自动调节压力下限平均值为66 mm Hg,但是下限压力范围很广(40~90 mm Hg)且存在广泛的个体变异,很难基于术前人口统计学和血压数据预测。Hori等[21]报道ECC中CBF自动调节压力下限、上限平均值分别为65 mm Hg、84 mm Hg,最佳血压为78 mm Hg 且 ECC中17%的患者脑自动调节压力下限高于此最佳血压,而29%的患者脑自动调节压力上限低于最佳血压。

以上数据均提示,ECC中以往经验性的血压管理可能导致MAP低于或高于CBF自动调节范围;而实时监测CBF自动调节功能、指导血压的个体化管理,对于确保心脏手术中有效的器官灌注至关重要。已有研究显示,心脏术中MAP超出CBF自动调节范围的幅度和持续时间与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谵妄、中风[26-27])、主要并发症(如中风、AKI、机械通气>48 h,血管活性药物>24 h,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及死亡率有关[28]。并且,维持ECC中血压在脑自动调节范围内也是维持其它重要脏器灌注的有效保证,研究显示ECC中MAP低于脑自动调节下限与心脏术后AKI相关[29-30]。

2.3NIRS监测局部组织氧饱和度 以上阐述了NIRS在监测CBF自动调节功能及指导ECC中血压管理的应用,心脏术中还采用NIRS连续无创地监测颅内Hb氧含量的变化,计算得出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以反映脑氧供需平衡[31]。 NIRS 不同于传统动脉氧饱和度监测,rScO2是脑动脉和静脉氧饱和度的混合(其中动脉所占比例为30%,静脉占70%),rScO2正常值为55%~75%,心脏术中rScO2及变化趋势是反映CBF的重要指标[31]。

ECC术中影响rScO2的主要因素包括:脑灌注压、动脉氧分压、Hb浓度、麻醉深度和体温,同时,年龄、颅骨厚度、NIRS探头放置位置、pH等也对rScO2监测数值有一定影响[31]。心脏术中当rScO2下降超过基线值15%~20%或rScO2绝对值<50%,提示大脑低灌注;当rScO2下降超过基线值30%或rScO2绝对值<40%时,则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31-32]。多项研究显示[33-34],心脏术中 rScO2降低幅度与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延长呈正相关。通过调节灌注流量、输血、超滤等措施干预术中rScO2值(如术中维持 rScO2降低幅度<基础值的20%),可以预防心脏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同时,NIRS监测对于指导主动脉弓部手术中选择性脑灌注、肺动脉内膜剥脱术中停循环及低流量的管理、小儿ECC中超滤及改良超滤的使用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ECC中还可以采用NIRS同时监测肾氧、肌氧(前壁及下肢),与脑氧一起,综合反映机体灌注状态。

NIRS不足之处在于只能反映局部组织的氧饱和度,而不能反映器官全部组织的氧饱和度。如NIRS监测脑氧,只能反映一侧大脑氧饱和度,而不能反映另一侧情况;若患者存在脑血管疾病,需监测双侧 rScO2。

2.4GDP监测系统的研发 GDP策略是整合上述各氧代谢参数、血流动力学和NIRS监测的综合性管理措施,随着ECC领域对GDP理念及策略的认同,国外已经研发出GDP监测系统,如M4系统和CONNECT系统[11],能够在 ECC 中实时记录、计算各项GDP参数,指导ECC灌注。然而国内还没有相关GDP监测系统使用的报道。

3 展望

GDP提供了一种更安全的灌注模式,是未来ECC管理的一个趋势,但是,仍然需要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深入探讨GDP策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形成共识和指南。同时,以下领域仍然是空白,如DO2i的温度校正、婴幼儿ECC中DO2i标准、GDP指导婴幼儿ECC管理策略[35]、氧摄取率监测VO2在GDP管理中的作用等[1],亟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饱和度调节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基于代谢调节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糖臬之吻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柔情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