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怀锋贾成文鱼富丽
1.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咸阳 712000 2.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贾成文,陕西省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参加临床、教学工作40余年,诊疗、教学经验丰富。贾教授治学严谨,言传身教,传承大医精神,答疑解惑。临床诊病中西合参,古今通用,参西不背中,学古不拘于古,临床诊疗思路清晰,治疗手段丰富,灵活多变,疗效显著,屡起沉疴。贾教授术精德高,待患者如至亲,就诊者无不称其良医;临证施治穴少而精,临床对傍针刺等古典针法及烧山火等古典补泻手法颇有建树,擅长运用腕踝针、头针、火针等针刺疗法,在针灸治疗脑中风、小儿脑瘫、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临床跟师于贾教授,获益非浅。现仅将贾教授治疗肩痹的临床诊疗浅述于下,供同道交流、探讨。
肩痹(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疼痛伴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证,是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变和慢性无菌性炎症[1],中医学又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老年肩”等。在临床上为常见病、多发病,大多为单侧发病,仅有少数双侧同时发病。肩痹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以女性多见,多见于体力劳动者。西医在治疗时多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止痛等对症治疗,在急性期对本病控制尚可,但容易复发。贾教授认为本病多因阳气内虚、寒邪乘虚侵入肩部、致肩部经筋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筋功能失司而发病。贾教授在临床治疗本病时多从经筋、皮部论治,灵活运用腕踝针、傍针刺等古典针法,辅以烧山火温补手法,穴少效显、安全,复发率低,易为广大临床患者接受。
十二经筋是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体系的分支,在循行中有结、聚、散、落的特点,其“结”指经筋在关节、肌肉部位的结合,“聚”指经筋肌腱部的聚拢,“散”指经筋的散布,主要指肌肉纹理部位,“络”指经筋的联缀作用,约束四肢百骸,利于关节屈伸活动。肩周部是人体上部最大的关节系统,有多条经筋纵横交汇于此,脉气充盛,以司关节运动。在《灵枢·经筋》中记载“手阳明之筋……上臑,结于肩髃。其支者,绕肩甲,挟脊;其直者从肩髃上颈”,“手太阳之经筋……上绕肩甲……”,“手少阳之筋……上绕臑外廉,上肩……”,故手三阳经筋无不到此。手阳明的经筋,主干直上头部,支路从肩髃处分出,似扇形覆于肩胛后结于脊柱;手太阳经筋从腋后直上,过肩甲后,结于颈后完骨;手少阳经筋经肩甲后,在颈部同手太阳经筋相合。同时,在《灵枢·经筋》又记载“手太阴之筋……上循臂……出缺盆,结于前髃……”,手太阴经筋行于肩前,在肩髃处同手阳明脉气相通。《灵枢·经筋》又说:“足太阳之经……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2]故足太阳经筋其支者经腰部分出后,横贯肩胛达于肩髃,同手之太阴、三阳经气相通。以上5条经筋都达于肩甲部,输注经脉气血于此以司关节运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气血散布所在处。人身之体,内而五脏六腑,外而皮肤毫毛,其内外相通,五脏六腑精华之气血,外散达于皮毛,十二皮部位于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为机体正气所居之处,起着保卫机体,防御外邪的作用。肺脏外同皮毛相应,卫气由肺宣发于表,走与皮毛之间,皮毛腠理秘固,起到防御外邪的作用。人体之外藩是皮部,因此外邪所侵袭时,最先受扰的也是皮部,即所谓“百病始生,先于皮毛”。十二皮部,其源于十二经脉,根据十二经脉划分为十二皮部,又别与十二经脉,在诊治疾病时手足同名皮部“上下同法,脉气相通”,同时,再将督脉皮部合于太阳皮部,任脉皮部合于少阴中,上下相合而为六经皮部。腕踝针据此六经皮部,将人身上下以横隔为界,而分上下两段,以前后正中线为界,而分左右纵行六区,据此将人身上下、表里内外皆归属于相应的皮部之中,相应的皮部导引经气滋养本区域的脏器,内而五脏六腑,外而皮肤毫毛皆有所主。
贾教授认为痹症多因虚因寒而起,其类似于现代医学骨与关节和部分胶原性结缔组织一类疾病。一为阳气亏虚。阳失温煦,人体自寒,人身不论气血津液,终归为阴阳,阳气内虚,阴胜而发为邪气;同时,阳气又是人身藩篱,卫外兵将,阳气内虚,外寒邪气因城中空虚乘机内犯居于经络之间。天受冬之寒气,万物凝结,人受天之寒气,气血凝而不行,气血为寒邪所冻,经脉壅滞不畅,正所谓不通则痛,故而痹痛乃作。寒邪客于关节,屈伸不利,寒邪客于筋肉,束而不动,故肩痹乃发。正如《景岳全书·卷之三十六·天集杂证谟》曰:“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为痹。”又曰:“痹病痛者寒气多,有寒故痛也。”“痹症大抵因虚者多,因寒者多,惟气不足,故风寒得以入,惟因邪留滞,故筋脉为之不利,此痹之大端也。”[3]二为寒邪盛。贾教授在诊疗疾病时多因时因地辨病,如本地因处西北之塞,冬令时长,寒冬气盛,因此痹症患者也多因风寒而病或症状加剧。而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就有“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的记载,充分认识到阳气可以温养坚固经筋,若是正阳亏虚,其温煦、柔筋功能减弱,加之寒邪大作,筋肉僵冻,运动就会失常,说明肩痹多由阳气先虚,加之寒邪外袭而发。《素问·痹论》又说,“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经筋功能正常,在人身则气血流畅,周而不散,行而不断,关节滑利、稳健,活动自然。若是经筋不用,其束骨、利关节、屈伸关节活动势必失常,并出现肩部关节活动不利等一系列症状,发为肩痹。
4.1 巧用皮部,导引经气 皮部理论在临床中运用比较广泛,腕踝针疗法是其中之一。贾教授在治疗肩周炎时,常先找到患者痛点,再根据十二皮部上下相通形成的六经皮部,在腕踝针相应的分区内,准确找到进针点,以0.30mmx40mm不锈钢毫针,快速刺至皮下,针尖在相应的区域指向相应的痛点,以患者无任何痛感或酸麻胀痛等针感为最佳,若是患者疼痛仍然未消失或减轻,再相应地调整针刺的方向。贾教授认为腕踝针的关键有三:一为针刺方向。经络之气是“抽病”的关键所在,进针之处是经络之气激发处,而针尖是经络之气的向导,经气随针尖而上下出入,只有分区正确,并掌握好针刺方向,才易于激发经气,易引气达于病所以除病邪。正如《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所载:“转针向上气自上,转针向下气自下。”[4]二是进针宜速。贾教授认为腕踝针应速刺以守气,根据标本、根结可知,经络之气所发在四肢之末,而气街所指者,是经脉之气在共同的循行路径及集散场所,如《灵枢·卫气》说:“胸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此,在腕踝部也有经气流经聚集之所,也是经络气血最盛之处,在腕踝部针刺时,也是最易激发经络之气的部位。但经脉之气来去皆速,应疾刺以守经气。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工独有之”说明经气来去只在瞬息之间,故此把握时机进行针刺守气十分重要。三是腕踝针必须浅刺在皮下。操作时,针尖与皮肤呈15°角将针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压平针身与皮肤相平行,再将针身推入皮下以调营卫之气,因十二皮部是经脉之气所在处,经脉之气所指者“不离于营卫血气”,营在皮内,卫在皮外,营卫于皮部皆有分布,因此单纯作用于皮部即可对相应区域的营卫之气进行调节[5],激发经络之气,引营卫之气直达病所以除病邪,故用腕踝针治疗时应刺至皮下表浅处,刺入后随即令患者活动关节,多数患者常能感到疼痛明显减轻。
4.2 活用经筋,穴精效显 贾教授在治疗肩痹时多在经筋交汇处、经筋所过、所结处进行针刺,再在局部辅以傍针刺法增强疗效。肩髃处是手阳明、足太阳两条经筋相汇处,阳明、太阳经气都输注于此以司关节运动;臑俞是手足太阳、阳维、阳跷四脉交汇处,又同是手足太阳经筋所过处,经气于此处强盛;天宗穴位于肩甲正中,又是手阳明经筋必过处,《外台秘要方》记载天宗主“……肩重,肘臂痛不可举”[6];曲垣在肩胛冈的内侧端,属手太阳经,手阳明经筋绕肩甲后挟脊过此处,故于此处针刺最易同时激发两经经气;天柱穴位于项后,是手太阳经筋所结处,针此处也可激发太阳经气,故此,以上主穴多是经筋、经脉交汇处,或是经筋所结处,取一处可激发多经经气,其疏通经络、祛风散寒之功效更佳。根据经筋病以痛为输、以知为数的治疗原则,通常辅以傍针刺法,以加强局部痛处的通经活络作用。《灵枢·官针》记载“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傍针刺是先直刺一针,再在近旁斜向加刺一针。操作方法:先在患者天柱穴部浅刺一针,刺在太阳经筋所结处,再在臑俞、天宗、曲垣处各直刺1针,再在该针旁0.5~1寸处向该穴中心斜向加刺1针(以针尖接近直刺针为佳),在该3穴主针上加以电针,选用连续波进行刺激20~30分钟,以促进针感扩散传导。直刺是刺深,斜刺是刺浅,正傍相合,这种刺法对浅部的卫气及深部的营气都具有疏通作用,一阴一阳,调节全身气机,阴阳平秘,诸证皆愈[7]。
4.3 痹症多寒,治以温通 贾教授认为痹症多虚多寒,故在治肩痹时突出“温通”二字,注重温补手法的运用,常使用的是“烧山火”。“烧山火”作为一种复式补泻手法,具有温通经脉、温补阳气、助阳祛寒之功,运用“烧山火”治疗本病,符合“寒则热之”的治疗原则。正如明·高武《针灸聚英》烧山火歌所说:“四肢逆冷最难禁,憎寒不住病非轻,拨忙运起烧山火,患人时下得安宁。”[8]温可祛寒,经络气血周而不凝,痹痛自除。在操作“烧山火”时,以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为标准的烧山火术式进行操作: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层(即天、人、地三部),针刺由浅入深,每层各做紧按慢提手法9次,合计27次,然后退回至浅层,称为一度,若是患者觉针下有热感,或是操作者觉腧穴处有热感,则停止操作,若是未见热感,如此反复操作,最多一次不可超过3个循环,再将针插至深层留针。在进针出针时也可配合补法,呼气时入针(呼吸补泻),出针时立即按闭针孔(开阖补泻)[9],以患者感觉针下有温热感为佳。
张某某,女,47岁,2018年9月26日初诊。主诉:右侧肩甲部疼痛伴活动受限1年余,加重1周。现病史:去年冬天,因大雪后扫雪时肩部保暖措施不佳而受凉,逐渐感觉右侧肩胛部有发凉感,未在意,后凉感逐渐加重,并伴有肩部活动时疼痛,上举、外展明显,夜间、遇天气变化时,上述症状加重,自服止痛片(具体用药不详)未效。后于本年6月于本院本科门诊诊断为“肩周炎”,并行针刺治疗,疼痛有所缓解,后因患者有事中断治疗,至今年9月中旬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症状较之前严重,遂再次于门诊行针刺治疗,未效。经人介绍,遂来贾教授处。现症见:右肩部疼痛,以肩甲部内侧近脊柱处及肩关节处明显,上举或外展肩关节时疼痛明显,经热敷或天气晴朗时疼痛可减缓,余未见不适,食纳尚可,舌淡苔薄白,脉弦紧。诊断:肩痹(风寒袭络证)。治疗:针刺治疗。取穴:肩髎、肩髃、臑俞、天宗、曲垣、臂臑,腕踝针右上4、5区。先取腕踝针上4、5区,以1.5mm×40mm不锈钢毫针,针尖朝向躯干部,快速刺入皮下,以患者无感觉为佳,并嘱患者随即活动肩关节及按压寻找痛点,痛处已经不明显,且患者可抬高右肩,外展肩关节角度增大。再令患者左侧卧位,针其余穴位,先刺天柱、肩髃、肩髎、臂臑穴,再针天宗、臑俞、曲垣3穴,3穴均用傍针刺,傍针刺在直刺时辅以“烧山火”手法后,再傍入另刺一针,后在天宗、臑俞、曲垣穴上选两穴加用电针一组,配合TLD神灯照射,留针30分钟后出针,嘱患者活动,随即感觉痛消神清,以同法治疗5次后,症状竟全然消失。遂愈,经随访,亦未复发。
在当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肩痹病的影响,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西方医学在治疗时有其优势,同样也存在弊端。今天,传统针刺疗法受到更多患者的青睐,同时针刺在治疗时有其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优势。肩痹多是因风寒之邪引起,其表现多是以疼痛及活动受限为主,而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与筋肉的连属部分,并受经络气血濡养,经筋能联缀四肢百骸,司关节运动,经筋受寒邪痹阻,筋肉关节失于温煦、濡养,故而疼痛发作,举用失常。同时,十二皮部是经脉之气旺盛处,也是针刺易激发经络之气的部位。因此,贾教授在治疗肩痹时多从经筋论治,配合以十二皮部为理论基础的腕踝针,加上以治疗筋病为主的傍针刺,辅以温热手法“烧山火”,安全、简单,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工作者探讨交流。当然,此种方法在临床上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在治疗某些顽固性肩痹时依然得不到满意的疗效,本人仅将此方法浅述于此,望广大临床工作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