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之奢:中国漆器艺术

2019-01-04 09:26包燕丽徐悦上海博物馆
检察风云 2018年24期
关键词:描金螺钿漆器

文/包燕丽 徐悦 图/上海博物馆

代表作品:战国彩绘漆镇墓兽

湖北省荆州市刘家台25号战国墓出土

镇墓兽由基座、兽体、一对大鹿角组成,基座与兽体用整木雕制而成,方形底座浮雕方块纹,兽体直接插入底座中间的榫孔内。兽头浮雕,兽眼凸起,云状兽眉,龇牙咧嘴,口吐长舌,兽颈后曲。兽体髹黑漆,并用红漆描绘云纹、几何纹等。

一对鹿角插在兽头两边,向外张开的枝杈既显示威严,又寓意繁衍再生。这件镇墓兽阴森中透着神秘,充分体现了楚文化的特色。

千文万华漆之魂

“千文万华——中国漆器艺术展”伊始,上海博物馆器物部的包燕丽主任就在特展开幕中介绍说:“中国是漆器的发源地,可是现在漆器的英语表达是JAPAN,这是外国人对漆器的误读。中国才是漆器的始祖。漆器也是真正意义上,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因为漆器皆为皇家所用之物,且素有千里万刀一斤漆的说法(制作一斤漆料就需要在千亩之地的漆树上砍制千刀,等待收割漆原料),可以说制漆是非常费人力物力的一门工艺。制作完成的精品漆器送入皇宫,残废的漆器也不会流入民间,而是在专门的地方销毁,以体现皇家之物的尊贵象征。我想漆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千文万华”这个词出自《髹饰录》,它原本是形容明代漆器工艺的盛况。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已发现距今7000年的朱漆木碗,漆色已经不是天然大漆的黑褐色,而是调入了朱砂的红色。“千文万华——中国漆器艺术展”已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将展至2019年2月24日。漆器因其本质的脆弱性,不宜展出时间过长,而一次性展出280余件自战国时期直至20世纪的中国漆器珍品,足见上博收藏漆器之丰富。同时,邹衡先生曾经指出:“由于漆器容易收缩变形,难于保存,因而历代收藏家均只收藏字画、青铜器、瓷器、玉石器和金银器等文物,却从未收藏过漆器……更谈不上有关漆器的著录。”

回顾我国古代漆器研究的历程,都是与考古发现密切相关的。但国人对漆器似乎已经淡忘,除了出土的早期漆器外,明清漆器主要收藏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和少数几家博物馆,东瀛日本却保留了大量宋元时期的漆器珍品,并成为他们后期漆器工艺模仿效法的榜样。

代表作品:黑漆螺钿楼阁人物图菱花形盒

南宋—元(1127—1368)

上海博物馆藏

十二瓣菱花形。盒外黑褐色漆地上嵌螺钿。盖面在菱花形开光内表现人物和庭院景观,人物姿态生动,各具性格。冠服制式、纹样的刻画较为写实,有宋金元时期典型特征。长者策杖冠巾,雍容尔雅,其衣衫所刻大花纹样表示官员身份而且品级较高,头巾式样如风帽状,乃幞头巾子之一种,其后有垂幅蔽风,宋元绘画常见。侍从穿有衬领的圆领衫,上有滴珠纹、十字、米字纹锦。一人袖口套有“襻膊儿”且挂于颈后,属宋代发明,用于提拢衣袖以便劳作,南宋至元使用广泛。左上角半露厅堂建筑,工艺鬼斧神工。其中童子持莲、花鸟等纹样以及屏板之山水画面,皆具宋元时期显著特征。盒内髹朱漆,外壁饰缠枝花四十八朵,形态各不相同。该盒造型大方,制作规整,边缘部分都用金属丝加固。螺钿为整片雕刻好再镶嵌,纹饰可爱精致,纤细疏密各适其宜,为早期软螺钿漆器罕见之作。

明正德剔红人物楼台图圆屏

漆器的品种其实非常多样,有彩绘、素髹、雕漆、螺钿、金饰、建漆等等,涵盖了中国漆器史上两大高峰时期的多数工艺品种。战国至汉代是中国漆器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礼仪、生活、丧葬用品,都可以用漆器制作,各地墓葬中出土的以彩绘为主的漆器数以万计。在现场视频中,观众还可以了解到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和湖南长沙马王堆等处汉墓漆器出土的盛况。

汉代是一个政治较为稳定,与民生息,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汉初的经济政策,对恢复生产十分有利。至西汉中期,生产得以恢复,人们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漆器制作也迅猛发展,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这就是为什么说漆器工艺兴盛的时期,一定是王朝国力强盛的时期,因为漆器造价高,若非皇朝鼎盛时期是不会有极大的人力物力花在如此奢侈之物上的。因此,汉代也是中国漆器史上最灿烂辉煌的时期。在中国物质文化史上,如果玉器时代对应新石器时期,青铜时代对应夏商周时期,汉代则可以说是在青铜文化衰退阶段,逐步形成的一个漆器时代。

宋元明清时期是漆器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品种繁多,数量可观,而且以艺术品居多,出现了“千文万华”的局面。宋金时代漆器的展出部分,我们特别借调了浙江省博物馆、常州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所藏的7件重要出土漆器珍品。有些堪称顶级的国宝,自出土以来从未离开过当地,弥足珍贵。

漆彩之飞扬

彩绘漆器是出现时间早而又延续时期长的漆器品种,自新石器时期开始萌芽,经过夏、商、周时期不断探索,到战国始吐芬芳,秦、汉时期达到鼎盛,以后历朝历代都有制作,遍及全国,各种器物应运而生,是中国漆器的第一个高潮。这是的漆器胎体多为木胎。

上海博物馆所藏的漆器中,有一批于2008年从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调拨的该地区墓葬出土器物,正是战国至秦汉彩绘漆器的代

代表作品:黑漆莲瓣形奁

南宋-元(1127—1368)

1952年上海市青浦县重固镇章堰乡北庙村元代任氏家族墓出土

木胎。奁呈八瓣莲花形,分盖、盘、中格、下格、底五层,下承高圈足。器物从器形上看非常美观,奁主要功用是放置手饰用品,每层放置的内容不同,其中最薄的一层是用来放铜镜之用。盖面莲瓣柔和且有韵律感,古典之美衬托了中国古人的高贵审美品位。此件作品是宋元时期素髹漆制作的最高水平。表。有红、黄、黑、白、褐、绿等色漆髹绘于镇墓兽、耳杯、奁、盒、盆等各类器物之上,或为舒卷云气,千变万化。

清雅之素髹

素髹漆器中,表面髹涂单色或双色漆,不加纹饰,纯用漆装饰器物称为“素髹”。颜色以朱黑二色的沿用时间最长,也是最主流之色。

素髹漆器是出现时间最早、最为简约也是传承时间最久的漆器品种,历代都有制作。展品中有上海地区出土的宋元时期日用品,也有古琴等高雅艺术用品,精致内敛,气息古朴。清代乾隆时期菊瓣形朱漆脱胎器制作工艺高超,装饰华丽,体现了皇家的审美情趣。

雕锦之镂华

雕漆是在器胎上层层髹漆至数十层或百余层,再用刀雕刻出纹饰的漆器,按所髹漆色和雕刻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剔犀、剔黑、剔红、剔黄、剔彩等,是传世漆器之大宗。雕漆的历史应该早于唐代。汉至三国时期的“剔犀云纹圆盒”,揭示了雕漆起源时期的风貌。宋、金、元时期,雕漆品种齐全,漆质优良,雕工精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福建茶园山、山西大同、上海青浦出土的剔犀、剔红器是这一时期珍贵的实物。

明永乐剔红游归图莲瓣形盘

代表作品:识文描金盝顶舍利函

北宋庆历二年(1042)

1966年浙江省瑞安市仙岩寺慧光塔出土

识文是堆漆的一种,即用漆灰堆作阳线花纹或平地作阴线花纹,花纹与漆地同一颜色的髹饰技法。在这些花纹上屑金、泥金或打金胶上金和贴金称为“识文描金”。这些舍利函有明确的制作日期和精确的出土地点,可能说是宋代识文描金漆器的典型作品。有趣的是,我们有时对宋代孤本或书画的年代存疑,可是在漆器艺术品上的宋画,却是毫无疑问的,此函上的宋画就是没有争议的宋画样本。

此函以檀木为胎,通体髹浅褐色漆,为须弥座式函,两部分组成此函。盖面是识文描金对称缠枝莲花,四角对饰招折枝牡丹纹。盖身四壁饰连弧形开光,两弧线连接处各镶嵌小珍珠一颗,极为别致。开光内有金粉白描佛教故事四则,宋画代表,极为珍贵。基座束腰处四壁中间各堆饰一狮纹,四角饰折枝牡丹纹、卷草纹。函内底有金丝栏金书11行180字。(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器物堆漆肥厚、雕工圆熟、纹饰繁密、漆色深沉。明代中期的雕漆风格就异彩纷呈了,但有款的作品较少。上海博物馆藏的一件正德款“剔红人物楼台图圆屏”举世无双,弥足珍贵。明代嘉靖及以后的器物刀不藏锋,棱角鲜明,并出现了很多新造型。清代乾隆时期雕漆色泽鲜艳,运刀自如,趋向繁缛,品种多样,器物向大件发展。清代后期至民国,雕漆风格粗糙呆板,亦多仿古作伪,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局面。

螺钿之萋斐

螺钿是用螺、蚌的外壳在漆器表面加以装饰的工艺,有厚螺钿和薄螺钿两种类型。薄螺钿也叫软螺钿。厚螺钿镶嵌始于西周时期,至唐代乃臻妙境。宋元时期采用镶嵌方法装饰,螺钿工艺精进,钿片逐渐变薄,出现了许多佳作。

明代螺钿名目更多,纹彩皆繁,螺钿工艺迎合世人需求,呈现光彩夺目的视觉效果。明清以后在软螺钿基础上发展出“点螺”工艺,清中期开始流行。即用漆或胶将细若游丝的螺片黏着在器物表面形成纹饰。“点螺”又常与嵌金、银片结合应用,呈现光怪陆离的效果。

宋元时期的“黑漆螺钿楼阁人物图菱花形盒”“黑漆螺钿人物图圆盒”均为海外回流文物,国内罕见,十分珍贵。清代螺钿精益求精,钿片薄如蜂翼,细若秋毫,普遍采用点螺工艺,局部片嵌金花,其构图、配色模拟书画趣味,随彩而施,光华可赏。

金髹之彩妆

漆器的金饰工艺由来已久,品种繁多,主要可分为嵌饰与描饰两大类。唐代最为流行的金银平脱工艺,也归入嵌饰类。 漆器工艺中最常见的是戗金和描金漆器。

戗金是在朱漆或黑漆上用针或刀尖刻镂纹饰,再把金箔粘到上好金胶的饰物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村前乡宋墓出土的“朱漆戗金人物花卉纹菱花形奁”,代表了宋代戗金漆器的最高水平。

代表作品:沈正镐制彩漆鳌鱼桃盘

清宣统二年(1910)沈正镐先生捐赠

桃盘脱胎制。由四颗寿桃、荷叶形盘、鳌鱼底座等组成。果、叶、枝有机相连,蟠曲岐出的桃枝将寿桃绕于盘中,大小桃叶参差扶疏点缀装饰。底座为腾起于寿山福海中的鳌鱼,正好托起中间的荷叶型盘。所塑鳌鱼龙首鱼身,戏浪生涛,勇猛顽强。主体部位髹薄料彩漆,色彩丰富而鲜艳,有晕染效果。此法由沈氏家族独创,在色料入漆中加进金泥、银泥,拍敷上色,薄饰漆面,故称“薄料彩漆”。器底有“沈正镐”圆形印。

南宋朱漆戗金人物花卉纹荸花形奁(常州博物馆藏)

描金,即应用各种手段将纹饰做成金色,包括泥金、上金粉、贴金箔等。描金彩绘的范畴较为宽泛,描漆、描油、描金罩漆、识文描金等都属此类。浙江瑞安北宋慧光塔出土的“识文描金舍利函”,分别代表了宋代戗金、描金漆器的最高水平,堪称国宝。

闽风之瑞光

福州脱胎漆器是在继承中国漆艺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朵奇葩,轻巧光亮,色彩丰富,工艺独特。其开创者为清乾隆年间福州府侯官县(今福州市)沈绍安,他在恢复古代脱胎技法的基础上,巧配髹漆用色,使漆器更加艳丽盈巧,颇具观赏性。沈氏后人在此基础上创制薄料彩髹技法,将金、银粉末入漆,研制出金黄、天蓝、翠绿等色漆,明亮光彩,经久不变。

同时,创新发展出印锦、仿彩、变涂、台花等数十种髹饰技法,使福州脱胎漆器成为颇具特色的工艺品种。沈氏技艺代代相传,以沈绍安之玄孙沈正镐、沈正恂所制最为出色。沈正镐的代表作“彩漆鳌鱼桃盘”,也有恂记、兰记等标签的作品,是福州脱胎漆器之典范。另有一件厦门漆线雕代表作,二者均为20世纪福建地区漆器工艺的代表性品种,时代气息浓厚。

沈正镐(1862—1931),字右笙,福州人,为沈氏漆艺奠基人沈绍安之玄孙。擅长上光上色。后创立“沈少安正记”,后期亦称镐记,在国际博览会上屡获褒奖,名重一时。此桃盘(左图)结构复杂,设计巧妙,观赏性强,由沈正镐设计并髹漆,张振奎塑坯,是沈正镐代表作之一,十分珍贵。

今后,还将围绕宋元至近代中国漆器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开展对漆器保护与科技考古、漆器考古新发现等漆器保护课题的探讨,让世界能够更了解中国漆器的高贵气质与文化魅力。

(注:包燕丽为上博工艺研究部原主任)

猜你喜欢
描金螺钿漆器
Semer la graine de la transmission du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
螺钿镶嵌工艺概述
分析漆器中的螺钿镶嵌
蒲美合作品选
青玉雕御制诗描金长方形插屏
花梨木嵌螺钿玉石人物图顶竖柜
黑漆描金双龙纹药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
—— 墨彩描金瓷艺作品
漆器收藏三问
如何辨别新老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