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林
【摘要】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越来越多的利用信息技术。语文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的效果变的更好,使课堂教学向容量大,信息多和效率高变化,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优化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7-0052-02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拿语文这一学科来说,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出他们的情感。还会引起学生对某些事物的好奇心,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求知欲,使課堂教学的效果极大增强。在下文中,根据实际情况的例子,来讲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哪些利弊。
一、应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情景交融,以及更直观的视觉体验。通过信息技术呈现的一些可感知的材料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发展,对一些表面的现象问题可以进行很好的分析与概括,让课堂活力满满,学生们的兴趣和求知欲都涌现出来。
举个例子,在《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展现多个画面,更好的实现了教育目标。我先是将课文的导语引出来:被人们称之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名字为圆明园。接下来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的不同画面呈现的字体来介绍圆明园的相关资料,同时播放动听的轻音乐。在了解圆明园的辉煌时,用多媒体展示圆明园的俯瞰图和平面图,在了解圆明园是怎么样的建筑风格时,可以通过展示PPT中的园景建筑:殿堂的辉煌明亮、亭台楼阁的美丽玲珑、风景优美的“平湖秋月”、流传千年的“蓬莱瑶台”等,产生了明显的对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赏切实地意识到如此闻名的圆明园果真是名不虚传。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圆明园的毁灭,通过给学生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使学生对侵略中的愤怒仇恨之情被激发出来,同时运用该电影解说词中一段话对学生进行“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上的教育。
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如果信息技术运用的恰当,那么将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要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不管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利的,教师的业务和素质方面都得到提高,学生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教学过程。这样上课,既说明了信息技术容量大、信息多和效率高。还可以让学生们带着兴趣快乐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使重点突出,把难点攻破。
要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就要着重解决“重点突出”和“攻破难点”这两个问题点。在教学中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对于解决这两个重难点问题相比于过去传统的教学则有着很大的优势。
在讲授《狼牙山五壮士》课文时,为了让更深刻的体会到壮士们面对敌人面不改色,不畏惧死亡的英雄气概,播放影片片断,使学生不管是从形象还是声音情感上都对课文有着更深刻的感悟。在学习《迎来春色换人间》《赤桑镇选段》这两篇课文时也可以用该方法。
三、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网络资源使知识来源不再受限制,扩大了教学容量,使学生不再只学习书里的内容。拿《鲸》这篇说明文来说。课文分别从鲸的几方面分别展开描写,分为形体特点、进化进程、不同种类等等。在课前给学生提前布置好任务,让学生自行收集鲸的资料,为的是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在课上先通过向学生们展示一段“鲸”的录像让学生们感受鲸的世界。紧接着进行提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它叫“鲸”而不叫“鲸鱼”吗?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对鲸展开的介绍?当学生了解问题后,通过分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鲸的形状大小、怎样进化、有哪几种生活习性,学生学习后再集体进行沟通交流。在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后,让学生利用自己收集到的内容信息介绍课文中没有提及的内容。有《蓝鲸的自述》等,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人们的错误行为,对爱护动物形成更强烈的情感。信息技术的使用,不管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还是合作探究能力都十分有益,学生们各方面素养也会有所提升。
四、通过信息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是一种辅助学习的工具,对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和主体作用的发挥都十分有利。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的方式,进行探究后达到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用信息技术将学科知识、生活中的常识与自身体验这三者联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知识连接起来,从而使主体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再拿《梅花魂》这一课举例,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张在严寒中独自开放的梅花,同时播放《红梅赞》这首歌曲。这时,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已经被大大激发,对知识的向往使得课堂氛围变的更好。让学生在了解了梅花精神后,进而知道什么是有气节的人,以及掌握这类人的有关故事。学生在这种学习的氛围里,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得到极大提高。既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又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