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娟 潘绍坤 鲁荣海 郑江蓉 林立金 张茜 李欣欣 陈玲
摘要:以豇豆幼苗为材料,低温胁迫处理前分别采用0.0、0.5、1.5、3.0、5.0 mmol/L水杨酸(SA)喷施豇豆幼苗叶面,研究不同SA浓度对低温胁迫豇豆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及对其缓解效应。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喷施外源SA,可使豇豆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豇豆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豇豆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降低;喷施0.5 mmol/L SA处理的豇豆幼苗,其生物量、相对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相对最高,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未喷施SA的增加208.11%、59.64%,而相对电导率相对最低,比对照降低74.42%。因此,SA预处理能缓解低温对豇豆幼苗的胁迫,以0.5 mmol/L外源SA效果相对最好。
关键词:水杨酸;豇豆;低温胁迫;生理生态;叶绿素;相对电导率
中图分类号: S643.40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21-0220-03
收稿日期:2018-08-06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蔬菜创新团队(编号:nycytx-31);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6NZ0032);四川省“十三五”蔬菜育种攻关(编号:2016NYYZ0033);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科研专项(编号:510100-201700290-2017-00363)。
作者简介:向娟(1991—),女,四川德阳人,硕士,助理农艺师,从事蔬菜育种与栽培研究。E-mail:351212980@qq.com。
通信作者:陈玲,研究员,从事蔬菜育种与栽培研究。E-mail:nkschenling@126.com。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植物内源激素,是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内源生长调节物质[1-2],参与植物体开花、种子萌发、膜透性、离子吸收等许多生理生化过程[3]。SA作为一种内源信号分子[4],在缓解植物因低温胁迫引起的伤害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叶面喷施SA能有效提高西瓜幼苗的抗冷性,降低西瓜幼苗的冷害指数[5];外施SA可显著增加低温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維持了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伤害程度,从而缓解了低温胁迫对大豆幼苗生长的抑制,并以1.5 mmol/L外源SA效果相对最好[6];甘蓝和茄子施适当浓度的SA也有利于缓解低温伤害[7-8]。
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是豆科豇豆属豇豆种1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9],喜温,耐热,不耐低温,设施中作为早春蔬菜栽培,越冬易受冻害[10-11]。在低温胁迫下,随着温度降低和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豇豆种子萌发率、出苗率会下降,萌发、出苗时间延长[12],且豇豆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幼苗高度、根系长度、酶活性降低[13],当温度低于15 ℃时,甚至豇豆结荚会受到影响[14],进而导致减产,使豇豆生产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鉴于此,本试验以“7104”豇豆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外施SA,以探讨不同浓度外源SA对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为豇豆低温冷害的有效防御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豇豆“7104”,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试验筛选出的新材料。
1.2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8年3—6月在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内进行,选取粒大、饱满、大小一致的豇豆种子,用2%(5.25 g/L)次氯酸钠消毒15 min;用蒸馏水洗3~4次,每次1 min;将豇豆种子播种到含营养土、蛭石配比1 ∶1为基质的营养钵中,置于人工气候箱中培养,白天温度设定为(25±0.5) ℃,夜晚温度为(15±0.5 )℃,光照度为600 μmol/(m2·s);待豇豆幼苗长到2叶1心时,选择长势一致、无病虫害、健壮的植株,分别用0.0、0.5、1.5、3.0、5.0 mmol/L SA均匀喷施叶面1次/d,以叶面凝成水滴又不滴下为准,每浓度处理30株,其中,以喷施0.0 mmol/L SA为空白对照(CK);将经处理的豇豆植株放在气候箱中进行低温胁迫,白天温度设定为(10±0.5) ℃,夜晚温度为(5±0.5) ℃,光照度为200 μmol/(m2·s),光照时间为12 h/d[5];连续低温胁迫9 d,采用测定相应指标,每处理重复3次。
1.3测定内容与方法
将豇豆幼苗的根、茎、叶分别用自来水洗净,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吸干水分,用电子天平称量鲜质量;根、茎、叶105 ℃杀青15 min,70 ℃烘至恒质量,分别采用电子天平称量其不同部位的干质量即为各部位生物量;统计地上部生物量及根(茎、叶)含水量,其中,根(茎、叶)含水量计算公式为:
根(茎、叶)含水量=[根(茎、叶)鲜质量-根(茎、叶)干质量)]/根(茎、叶)鲜质量×100%。
选取完全展开的第3片真叶,分别采用氮蓝四唑(NBT)光还原法、愈创木酚比色法、高锰酸钾滴定H2O2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分别采用水合茚三酮显色法、考马斯亮蓝法、蒽酮比色法测定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采用丙酮-乙醇(1 ∶1)混合浸提法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含量,采用电导仪测定相对电导率[15]。
1.4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7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采用SPSS 20.0软件对试验处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SA对低温胁迫豇豆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喷施SA的豇豆幼苗根系、茎秆、叶片、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说明喷施SA可促进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的生长;喷施SA 0.5 mmol/L处理的豇豆幼苗,其根系、茎秆、叶片、地上部分生物量相对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47.77%、57.56%、58.89%、58.3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喷施0.5 mmol/L SA对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相对最好。
2.2SA对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含水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SA处理浓度的增大,豇豆幼苗根系、茎秆、叶片、地上部分含水量呈先增后降趋势;5.0 mmol/L SA处理的豇豆幼苗其根系、茎秆、叶片、地上部分含水量较对照有显著降低(P<0.05),分别比CK降低0.41%、0.99%、0.52%、0.76%;0.5、1.5 mmol/L SA处理的豇豆幼苗其根系、茎秆、叶片、地上部分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0.5 mmol/L SA处理时的含水量相对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20%、1.25%、0.36%、0.81%;3.0 mmol/L SA处理的豇豆幼苗根系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叶片、地上部分含水量显著低于对照,茎秆含水量低于对照,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2.3SA对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SA处理浓度的增大,豇豆幼苗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低温胁迫下,0.5、1.5 mmol/L SA处理的豇豆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有显著增加(P<0.05),其中,0.5 mmol/L SA处理的豇豆幼苗光合色素含量相对最大,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4.18%、27.24%、16.59%、3.19%,说明0.5 mmol/L SA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光合色素的合成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4SA对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叶片电导率及生理活性物质的影响
由表4可知,经SA处理的豇豆幼苗其相对电导率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说明SA处理可减轻低温对豇豆幼苗叶片细胞膜的伤害,其中,0.5 mmol/L SA处理对叶片质膜的损伤程度相对最低,其相对电导率较对照降低74.42%,1.5 mmol/L SA处理的次之,較对照降低37.65%;SA处理的豇豆幼苗其叶片SOD、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0.5 mmol/L SA处理的豇豆幼苗叶片SOD、POD活性相对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08.11%、59.64%;SA处理的豇豆幼苗其叶片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0.5、1.5、3.0、5.0 mmol/L SA处理的豇豆幼苗叶片CAT活性分别比对照下降8.06%、23.02%、20.72%、34.78%。
2.5SA对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与对照相比,SA处理可显著增加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含量(P<0.05),一定程度上保护叶片细胞膜结构,其中,以0.5 mmol/L SA处理的相对最佳,其叶片脯氨酸含量比对照提高20.16%,其次是5.0 mmol/L SA处理的,叶片脯氨酸含量比对照增加18.63%;喷施SA可缓解豇豆幼苗叶片内MDA的积累,SA处理的豇豆幼苗叶片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中,3.0 mmol/L SA处理的豇豆幼苗叶片MDA含量相对最低,缓解低温胁迫的效果相对最好,比对照降低36.26%,0.5 mmol/L SA处理的次之,比对照降低32.03%;0.5 mmol/L SA处理可使豇豆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有显著增加,比对照提高12.50%;0.5、1.5、3.0、5.0 mmol/L SA处理可显著增加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8.88%、50.47%、4533%、14.72%。
3结论
在低温胁迫下,喷施0.5 mmol/L水杨酸(SA)处理豇豆幼苗,其根系、茎秆、叶片、地上部分生物量相对最高,分别比未喷施SA的处理(对照)显著增加147.77%、57.56%、58.89%、58.33%(P<0.05)。外施SA提高了豇豆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其中,0.5 mmol/L SA处理的豇豆幼苗叶片SOD、POD活性相对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08.11%、59.64%,CAT活性比对照下降幅度相对最小,仅为8.06%。外施0.5 mmol/L SA的豇豆幼苗,其地上部分含水量、叶绿素总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相对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0.81%、16.59%、20.16%、12.50%、58.88%,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74.42%、32.03%。因此,SA预处理能缓解低温胁迫对豇豆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以施用0.5 mmol/L外源SA效果相对最佳。
参考文献:
[1]Salicylate R I. A new plant hormone[J]. Plant Physiology,1992,99(3):799-803.
[2]Pal M,Kovacs V,Vida G,et al. Changes induced by powdery mildew in the salicylic acid and polyamine contents and the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of wheat lines[J].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2013,135(1):35-47.
[3]赵敏,杜彩云,王俊英,等. 水杨酸对番茄幼苗抗冷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3,42(8):89-91.
[4]Malamy J,Carr J P,Klessig D F,et al. Salicylic acid:a likely endogenous signal in the resistance response of tobacco to viral infection[J]. Science,1990,250(4983):1002-1004.
[5]张永吉,李爱民,徐中友,等. 不同浓度水杨酸对西瓜幼苗抗冷性的诱导效应[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3):183-185.
[6]常云霞,徐克东,陈璨,等.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J]. 大豆科学,2012,31(6):927-931.
[7]周忆堂,梁丽娇,马红群,等. 水杨酸预处理对甘蓝幼苗冷害的缓解效應[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5):99-103.
[8]耿广东,程智慧,李建设,等. 水杨酸对茄子幼苗抗寒性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6):101-103.
[9]吕家龙. 蔬菜栽培学各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0.
[10]王明友,张红,李士平. 低温胁迫对不同豇豆品种抗寒性生理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4):60-62.
[11]郭经纬,商桑,穆大伟,等.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15,36(12):2179-2183.
[12]张献英,唐力生,犹昌艳,等. 低温对豇豆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2013,44(11):1785-1790.
[13]彭永康,郝泗城,王振英. 低温处理对豇豆幼苗生长和POD、COD、ATPase同工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1994,9(2):76-80.
[14]张蕾,霍治国,黄大鹏,等. 海南冬季主要瓜菜寒害风险区划[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10):1240-1251.
[15]李合生. 现代植物生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