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学地理学对《楚辞》的研究

2019-01-03 06:56杨琪琪
牡丹 2019年36期
关键词:刘师培楚辞屈原

杨琪琪

20世纪初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在战争的催化下,中西方文明发生了碰撞。一些学者开始采用西方学术思想和方式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时期涌现出一批既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知识底蕴,又有着熟知西方学术研究方式和理论的学者,如刘师培、王国维、梁启超、鲁迅等。他们没有停留在传统研究《楚辞》的注释型研究模式,而是将新的学术思想、学术方式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从政治、地理、经济、文化、哲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也是西方学术中常用的研究方式,从内容和形式上重新阐释了《楚辞》及其现代意义。

一、文学地理学的发展

从地理环境和地域环境的视角来评价屈原和《楚辞》,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指出《九歌》和沅湘巫楚文化之间的关系,王逸认为《九歌》是在巫楚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屈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的。这种研究方式是结合历史文化背景来阐述《楚辞》产生的另一种途径,但是王逸完全是以儒家的思想来批评指正屈原的政治思想,这影响了他对于《楚辞》中对于南方文化特殊性的判断分析。刘勰认为《楚辞》的形成多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屈原的特殊审美风格。例如,刘勰《文心雕龙》载:“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刘勰认识到了《楚辞》与北方诗歌在语言风格上的异同,但对于南方文化特点的认识不足,不足以说明《楚辞》的特殊性。

而大多数人接受的是宋人黄伯思的说法:“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这样的研究方式多是基于楚国语言文化上对《楚辞》文明的考察,也没有关注到南方文明与《楚辞》之间深层次的关系。这些学者都是将《楚辞》放在国家或者文化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文学地理学的一种思想脉路,但多局限于地域文学。这些思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地理学,大多都是基于表层的理论和论断,将《楚辞》的产生归因于南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上,并没有进一步领悟到楚国的巫楚文化精髓对屈原的影响,也没有关注到屈原对《楚辞》的再创造。

近代文学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可追溯到梁启超,他是将文学地理学理论化的第一人。他的《中国地理大势论》中,首次提出现代的文学地理学思想:“盖‘文学地理,常随‘政治地理为转移。”并于1902年出版的《地理与文明之关系》《欧洲地理大势论》《亚洲地理大势论》《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首先提出用文学地理学和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刘师培的《南北文学不同论》中,首次将文学进行了地域上的划分,而王国维的《屈子文学之精神》、梁启超后期的《屈原研究》、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的《屈原与宋玉》等作品也多是以文学地理学为学术背景下对屈原和《楚辞》采用新方式进行研究。这种基于西方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研究方式,更加关注的是屈原本身的个体的发展状况,而不仅仅拘泥于传统儒家伦理下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研究方向。

二、各家对《楚辞》的研究

(一)梁启超的研究

20世纪初西方的文学地理学传播到中国后,迅速而广泛地应用于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之中。梁启超的《中国地理大势论》就提出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文化上的差异。而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梁启超用更加清晰的文学地理学理论对屈原及其作品进行了分析。梁启超认为,《楚辞》中所表达的思想和北方文学中的“自由”相符合,但又并非是北方文学的产物。梁启超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在南北方文明冲突的基础上,对《楚辞》出现的成因进行分析。他认为《楚辞》有着南方独有的丰富的想象力,又受北方文明的影响,具有北方文明的文学特征。梁启超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上提出《楚辞》不同于南方文学特征的新的美学思想,打破了传统研究视野中离不开经学桎梏的方式,为文学地理学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二)刘师培的研究

刘师培的南北地域文化是在比较思想等的基础上提出的。刘师培眼中的南北方的划分是:“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祟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在他眼中的南方沼泽之地的文学作品风格多带抒情的特性。刘师培对南方文学总结的特点,使《楚辞》具有了现代文学上虚构和想象力的理论基础。

刘师培在文学地理学的基础上,从文学性和神话性的角度对屈原创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刘师培认为:“荆楚之俗,敬天明鬼,故《神女》作赋,《山鬼》《九歌》为入乐之章,《招魂》亦祀神之曲,楚国中巫蛊之术。”刘师培在探索《楚辞》的源流上时,认为《楚辞》的产生是和楚国巫文化及其独特的祭祀宗教儀式分不开。而观《楚辞》中确实存在大量描写祭祀的场景的篇章,如《九歌·东皇太一》中:“瑶席兮玉缜,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刘师培将《楚辞》富有想象力的文学特征归因于地理特点,奠定《楚辞》的浪漫主义基调。

刘师培从文学起源的意义上将《楚辞》的出现和楚国巫楚气息浓重的宗教祭祀联系起来,和传统上将屈原的作品特点归因于地理位置,这两种思维方式并无太大差异。传统的文学地理学对于《楚辞》的研究多关注的是内容和形式上所体现的南方文化的体征,只流于表面,对于《楚辞》和南方文明之间的深层次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深入地探讨。但是刘师培在研究《楚辞》的时候所采用的西方的学术方法和文学观点,成为后期研究《楚辞》的一个范例。刘师培认为,《楚辞》中有着南方虚无和荒诞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奇幻色彩。在这样的观点下就断定《楚辞》属于南方文明,虽有失偏颇,但为《楚辞》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王国维的研究

王国维研究《楚辞》的方式和刘师培相同,都是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出发,但是在研究的时候却另外加入了西方研究人文学的因素。他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中指出,《楚辞》是受北方文学思想影响,是南北方文明交融的产物,但更多的是受楚国文化的影响。《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这样充满奇幻的世界和宗教祭祀浓厚的巫楚之风,都是楚人在没有进入文明融合之前,属于自身文化基础之上的自由幻想。相较前期学者对《楚辞》文学产生地域上的偏颇,王国维更多关注的是《楚辞》中的南方文化的发展,分析《楚辞》在北方文明中的独特优势。王国维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真正做到了将《楚辞》放到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对《楚辞》所具有的南方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北方诗学的独特魅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三、对文学地理学研究《楚辞》的评价及意义

(一)对文学地理学研究《楚辞》的评价

不论是刘师培、梁启超、王国维,他们都是将文学地理学和《楚辞》研究联系起来。但从整体上看,他们大多都是较为片面地从文学的角度界定南北方文学的不同,将南北方的区分限定在南北方的语言、创作风格、思想和独特的风俗习惯上。只界定南方文学为想象力丰富,北方文学为思想豪放等就断定南北方文学之间的差距,这些论证上缺乏相应的说服力。

除此之外,还有《九歌》中《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这些有着丰富的楚国神话寓意的故事,其中也掺杂了大量的巫楚祭祀宗教仪式等具有地域特质的情节。以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楚辞》,除了考虑地理空间上对于《楚辞》创造的意义,还要考虑在地域空间里的宗教祭祀。《楚辞》的创作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吸收了北方文明和楚国独有的风俗习惯、宗教祭祀、神话传说,再加上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的再创造。它既有对北方文明的继承,也有对南方文明的新建构。学者采用文学地理学的方式对《楚辞》进行批评研究是一种新的突破,对于《楚辞》的创作分析也属于不断完善批评研究的过程。文学地理学对于《楚辞》研究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文学地理学使传统文学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对文学地理学研究《楚辞》的意义

梁启超、刘师培、王国维他们所提出的文学地理学对于《楚辞》的研究带来了新突破。他们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上对《楚辞》进行的分析,虽然在论证的角度上略有偏颇,但对于清末《楚辞》的研究,已经开辟了一种新的模式,将西方的学术研究方式和研究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传统文学研究中,为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范式。

文学地理学的出现打破了自东汉以来王逸、朱熹的注释型为主的研究模式。注释型的研究模式虽在以往的《楚辞》研究上取得过重大成就,但是相对于后期的研究来说较为单一。文学地理学研究方式的应用,开启了一种多领域研究《楚辞》的综合型研究模式。

近代以来,文学地理学对于《楚辞》的研究与传统上考证文本的研究方式不同。文学地理学是在一个完整的社会环境背景下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论证屈原及《楚辞》,是在综合考虑历史、政治、地理、哲学、文化和作者生平之间的关联性,屈原的文学创作和心理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政治和文学之间的关联性等这些方面对《楚辞》进行的详细分析。学者将屈原和其作品的艺术特色、表达方式和屈原的性格、心理、品质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于肯定屈原文学地位,阐释文学现象成因具有重大意义。

20世纪初出现的“地理文学决定论”“文学和地理”对文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学者用这种研究方式从屈原和《楚辞》研究扩展到整个文学领域。学者用文学地理学来研究《楚辞》形成的源头,探析《楚辞》形成的背景因素,从地理、文化、思想之间的联系,把握《楚辞》建构的整体框架和艺术风格。文学地理学对《楚辞》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地域领域,而是将《楚辞》放在一个整体时代背景下,从地理环境背景、历史文化背景、宗教巫楚文化角度对《楚辞》创作进行综合考虑,使《楚辞》研究更加完善。由于文学地理学的首先传入,也将西方心理学、美学、文化人类学、比较文学的方式相继引入到文学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使《楚辞》研究的视域更加广阔。学者的研究方向不仅仅局限于作品本身,也开始关注作者的心理、思想、人格。

四、结语

20世纪初的文学地理学对于《楚辞》的研究所采用的新的模式和方法、文學观念、学术术语、研究思想以及批评思维和方法,这些都是现代性的文学研究方式,为现代文学研究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楚辞》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超越了传统的文以载道的研究方式,将新的学术思想结合进来,打破了以儒家经义解读屈原的传统价值趋向,成为了新时代研究文学的新突破,并不断得以继承和发展,在《楚辞》研究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20世纪《楚辞》研究的新发端。

(长江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刘师培楚辞屈原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屈原和楚辞
刘师培的 成功“秘籍”
秋夜读《楚辞》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刘师培与何震:名为夫妇,情如狮羊
大师拜大师
屈原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