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水皆东,唯汀独南”,江河大部分自西向东流去,最后汇入大海,正如“滚滚长江东逝水”。而发源于武夷山南麓福建汀州古城的汀江,则汇众山之水为一溪,穿城而过,悠悠向南流,流进广东,最后流向韩江。据史载,汀江古时属闽越,从东晋开始,中原地带的客家先民,因战争等原因几次大规模的南迁,逐步在汀江流域聚居。于是,汀江成了“客家人的母亲河”,汀江流域的长汀成了全世界客家人的首府。
这或许是闽西长汀与我的缘分吧。闽南沿海长大的我,看惯了大海的广阔无边、汹涌澎湃,难以理解儿时教科书所说的福建省属于丘陵地带。今年,正值三秋九月,我与作协文友们乘大巴车,一路向西,来到汀洲古城、红色革命根据地——长汀。高速公路上行车,虽免去了古人跋山涉水的辛劳,从闽南沿海至位于福建与江西交界处的长汀,也有近5个小时的车程,也算颠簸。山一重,水一重,身向闽西那畔行,儿时关于福建丘陵地带风貌的疑惑有了答案。遥遥的山脉,没有北方来得萧瑟,反而平添了一份金秋的温暖。
诚如朋友所言,长汀古城是一座温暖而精致的山城。古城山旗飘扬,灯火璀璨,将这座古城打扮得格外的迷人。是时,山风徐来,孤月皎皎,江水绵延,与巍巍的城楼、厚实的城墙、透亮的华灯,俨然已组成一幅集繁华古都和山水人文为一体,既绚丽多姿又韵味十足的宏大画卷。炫目之间,我穿越到过去了,仿佛从现代时尚之都穿越到古时的繁华山城汀州。我抚摸着古城斑驳陆离的墙壁,感受这座山城的岁月侵袭和历史伤痛;城楼下仰望着古城檐角上张灯华彩,城楼上俯瞰川流不息的来往车流,这一切都是这座山城历经沧桑复兴后繁华的明证。我的视线慢慢地停留在汀江上,最后落在了夜空中那轮皎皎的孤月。望着汀江水缓缓地流淌,我慢慢地放下生活的忙碌,慢慢地抚平内心的焦躁,任凭江风吹拂我的发梢,任凭月色洒落的肩上,任凭江水悠悠向南流……
今夜,我初遇汀洲,我初识古城,而这古城汀江的明月何时初照何人呢?
它照在了1935年2月24日,转移途中不幸被捕的革命党人瞿秋白的身上。那晚,原本神采俊秀、风骨挺拔的他,为革命事业勤奋工作而呕心沥血的他,身患肺病的他,身躯更瘦弱了,还不时咯着血。冷冷的汀江月光洒在了关押他的铁窗上,映在了他正伏案刻印的案头上。关押对他来说,是幸得一个休息的机会。他虽身心疲惫,但心境却安静。他曾经的学生,当时驻防长汀的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多次劝降,无果,蒋介石下达处决令。瞿秋白大笑,颔首豪言:“死是人生的大休息。”幽幽的月光还婉转流进了6月17日瞿秋白的梦中,梦里他行走在山径,夕阳明灭,寒流幽咽,仿佛置身仙境。他暗知大限已至。点点月色还映在他的书卷上,映着书里的那句诗:“夕阳明灭乱山中”。旋即,他《偶成》一首:
夕阳明灭乱山中,
落叶寒泉听不穷。
已忍伶俜十年事,
心持半偈万缘空。
看破了,就放下了;就义,犹如归家。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
此时,让我不禁想起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他从北方一路往南退,过零丁洋之际,实已无路可退。他率军在广东五坡嶺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经过零丁洋。写下了这首《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什么是“心持半偈万缘空”?什么是“人生自古谁无死”?哪半偈?“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谁无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原来,他们都早已视死如归了。我该为他们同为文人却带起兵打仗,死前表现出文人傲骨的不屈精神、慷慨从容为荣,还是为不同时代同为英雄的他们最后的落寞而悲伤?兼而有之。
我痛,至于落泪……
为缅怀革命烈士瞿秋白,我们来到了瞿秋白就义之处——罗汉岭。中山公园中央矗立的是一块雄伟高大的瞿秋白纪念碑,它高高直向天空,象征了他傲岸的品格和不朽的精神,体现了长汀人民对他的缅怀和尊敬。距离纪念碑不远处的一处草地,横着一块石头,上面刻着:秋白就义处。这就是他盘膝而坐,饮弹绝命的草坪;这就是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开枪吧!”的草坪;这就是他为自己所选择的逍遥归处。瞿秋白曾写过一词,《卜算子·寂寞此人间》:
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
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
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我环顾四周,暮日和煦,青山掩映,草木成丛,花香隐隐。“寂寞此人间”道出了他远离亲人,被人误解的孤独。然而,云烟过尽,风雨过处,春会再来,花会重开,沉冤终有得雪日。他以宁死不屈表明了自己对党、人民、革命事业的忠诚的心迹,以“不跪着死,不打头”的要求捍卫了自己不是罪人的尊严。他临死调侃、赞叹:“中国豆腐干好吃,世界第一”,其半吊子文人的情趣和洒脱显露无疑。他对生死的了悟和明澈,犹如月光般透明,汀江水般清澈。
历史有时有着惊人的相似。1279年春天,文天祥在五坡岭被俘,用囚车押回燕京的途中,他唱出:“游子衣裳如铁冷。”在柴市口赴刑场的那天,他衣带上写着一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们终其一生,竭尽了全力;他们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他们无愧了,对待死亡也就坦然了。他们终是文人,临终不免感叹“身无主”“如铁冷”的凄凉惨况和落寞心情;然而“应有香如故”,“留取丹心照汗青”,落难时,破败的衣裳裹着的依然是士人哪怕碾作尘也依然香如故的圣洁灵魂和威武不能屈的铮铮硬骨。
夕阳明灭山下,我们该回去了,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回到古城市区。这一趟长汀古城之行,让我透过书本知识,来到革命老区亲身接受一次红色革命文化的洗礼,心灵再次经受历史伟人的精神感召得到升华。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变幻了历史时空,斑驳了汀州古城。一段段令人心酸的陈年往事,透过汀江悠悠的流水,江上皎洁的月光,透出了点点回忆的微光,照亮了人们无尽的未来。
蓦然回首,惟见江心秋月白,汀江依然悠悠向南流。
(石光中学)
作者简介:郑红艳(1981-),女,福建石狮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福建泉州作协会员、石狮作协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