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琛然,王礼茂,梁茂林
(1.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百色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融化改变了北极的地缘政治属性。[1](P463~471)北极从“天然屏障”“极地荒原”的地理边缘逐渐向地缘政治边缘地带演变,导致俄、美、加、北欧国家等围绕北极地区主权和北极航道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2](P38~44)中国也对北极地缘政治态势进行了持续关注,[3](P98~103)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对北极航道的开通及相关地缘政治影响进行了研究。[4](P34~39)自2014年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成功访华并明确宣布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来,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不断深化。在此背景下,中俄两国领导人2017年7月提出开发利用北极东北航道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此后,“冰上丝绸之路”开始受到相关政府部门、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И.Н.贺梅利诺夫等和王志民等分别就“冰上丝绸之路”安全保障、[5](P8~12)机遇与挑战[6](P17~33)等进行了有益探讨。还有学者从战略视角和国家间关系维度、[7](P21~23)港口贸易新格局的影响、[8]发展布局[9](P24~34)和建设环境[10](P13~23)等对“冰上丝绸之路”建设进行了多维分析。
不难发现,从地缘战略视角对“冰上丝绸之路”的探讨还比较薄弱。纵观历史,重要的航线、运河的开通,都会对世界经济和航运格局以及推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11](P1~9)美国在海权论指导下开凿并控制了巴拿马运河,开启了美国在加勒比海以及太平洋的霸权,有力地支持了美国的对外扩张,并对后来美国争夺全球霸权产生了重要影响。“冰上丝绸之路”作为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倡议的新构想,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启两国合作的新方向,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经济意义。这就不难理解中国政府在2018年1月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涉北极合作,努力为北极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12]
本文以地缘政治学理论和地缘战略为基础,以国家安全理论、国际关系理论为指导,以“冰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联系功能和中国地缘政治战略的有机联系为主线,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国周边海洋地缘政治环境以及海上通道的地缘政治特点,指出了中国海上运输通道长期存在的地缘政治风险,探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中国国家地缘安全的重要战略意义。
地缘政治关系中,一个大国对于在地缘上邻近的另一大国的战略行为,往往会从多方面进行解读,以致造成前者往往“战略互疑”多于“战略互信”,[13](P15~32)如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冰上丝绸之路”从雏形显现到最终达成共识,始终得到中俄两国领导人及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倡议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和推进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当前,中俄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主要是开发利用穿越俄罗斯北部地区的东北航道进行建设,沿线国家单一,不稳定因素较少,安全性较好。“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重要方向。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北极地区海冰融化,使得北极地区国家积极探索开发北极水运航道,东亚国家和西欧国家也加大了对东北航道这一新商业航线的关注度。[14](P1375~1393)2009年夏季,两艘德国商船首度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后,西欧、北欧、俄罗斯、东亚等国的海运企业开始积极试航东北航道,东北航道上的商船航行逐年增加,2010年6艘,2011年41艘,2012年46艘,2013年71艘,2014年53艘,而2011年到2013年共158次航行中,过半为国外港口间运输,所载货物主要为干散货、石油和天然气。近年来,通过北极东北航道的货运量也逐年大幅增加,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8000万吨。根据俄罗斯北方海航道管理局的数据,2016 年航行在东北航道上的船舶达到297 艘,合计1705航次,冬季通行494次,夏季(7月1日~11月30日)通行1211次。其中297 艘船舶中有107艘来自俄罗斯以外的24个国家,1705个航次中,来自亚洲港口36 航次,俄罗斯远东港口46 航次以及欧洲港口。[15](P40~43)
中国作为一个近北极地区的北半球大国,也是较早利用东北航道的国家之一。2013年8月8日,中远海运旗下永盛轮从大连港起航,开启了中国商船首次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的破冰之旅。[16](P14~15)2016 年中远海运集团利用北极东北航道夏季航行窗口期实施“永盛+”项目,实现5 艘船舶成功通过北极东北航道,其中“永盛”轮实现双向航行。2017年8~9月,中远海运所属莲花松、天健轮、天福轮等5艘船全部成功通航北极东北航道,再次彰显“冰上丝绸之路”的商业价值。根据俄罗斯运输部预测,到2030年,亚太至欧洲的货运25%将取道北极东北航道。届时,中国商船通航北极东北航道将成为新常态。当前,中俄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倡议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可谓正当其时,正逢其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北极地区的地缘经济合作。
表 中国青岛港-挪威纳尔维克港不同航次比较
注:*巴拿马型是指能通过巴拿马运河最大船舶的尺寸为:长:294.1米,宽:32.3米,吃水:12.0米,高:57.91米。
经典地缘政治理论特别强调交通运输革命引起的机动力量及其机动性变迁导致的时空距离压缩对地缘政治空间结构及地缘政治过程和后果的影响。区位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特别强调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转移等的影响。交通地理学强调相对最短的地理空间距离带来的运输成本降低及其社会经济效应。[17](P2270~2280)东北航道最大的航行优势在于,与传统的中国商船必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或好望角才能到达欧洲各港口的航运路线相比,东北航道可以缩短三分之一及以上的航程。航程缩短,就意味着航运的耗油等成本降低。据测算,一旦东北航道通航成为常态,上海以北港口到欧洲西部、北海、波罗的海等港口,将比传统航线航程短25%~55%,每年可节省533亿到1274亿美元的国际贸易海运成本。[18]2016 年“永盛+”项目6航次船舶较走传统航线合计共节省航程32137海里、航行时间107.5天、燃油数千吨。这对于我国当前90%的外贸货物运输量都要依赖传统航线来说,通过“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来开发利用东北航道,无疑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的迅速发展在改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同时,也使中国面临愈来愈大的地缘政治压力,以美国为首的强国或大国依据经典地缘政治理论,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围堵中国,[19](P483~490)这使得中国周边海域以及海上通道面临着严峻的地缘政治风险。
中国是位于欧亚大陆东部边缘地带的海陆复合型大国,与8个国家海上相邻,海岸线总长约3.2×104 km(其中大陆海岸线1.8×104 km,岛屿海岸线1.4×104 km),海洋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面积约300×104 km2。中国周边海洋地缘政治中,不仅存在黄海和东海海域的岛屿主权争端、大陆架划界问题以及南海问题等直接地缘冲突,还存在朝鲜半岛核危机、日韩岛屿争端、俄日北方四岛之争等间接的海洋地缘政治危机,以及面临美国、日本等在欧亚大陆边缘海域围堵中国的地缘政治压力,使得中国周边海洋地缘政治环境错综复杂,严重威胁着我国海洋地缘安全和国家安全。[20](P129~136)
地缘敏感性可衡量地缘环境变化对国家的影响程度。[21](P737~746)海上通道地缘敏感性是指海上通道在面对地缘政治风险时国家的敏感程度和战略应对能力。受世界海洋与陆地分割形成的海陆结构的制约,全球海运航线中分布着众多海峡、运河等狭长形通道。这些通道由于处于两个陆地或两个海区之间而成为航行最便捷的途径,是往来船舶的必经要地;但同时由于航道狭窄、位置险要或是唯一出入口,成为海运航线上的咽喉,极易受到外部攻击和封锁。[22](P90~9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依赖海洋运输通道的外向型经济形态特征,使得海洋运输对海上通道的依赖程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23](P1~10)海洋运输承载着今日中国90%以上的进出口运输,其所依托的海上通道就成了中国的生命线。通过对我国30多条海洋运输线的梳理,并结合航行方向的近似性,可将其归并为4条基本航线:西向航线、南向航线、东向航线和北向航线。
中国所有的海洋运输航线中,均无一例外地要穿越一些世界上地势险要、航道狭长的海上通道。进出口南亚、中东、地中海、非洲、欧洲的货物运输严重依赖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和好望角等海上通道(西向航线);进出口东南亚、大洋洲的货物运输严重依赖巴士海峡、望加锡海峡、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等海上通道(南向航线);跨越太平洋通往南北美洲的货物运输必须穿越琉球群岛和严重依赖巴拿马运河等海上通道(东向航线);北上通往韩国、日本、加拿大西北岸的货物运输严重依赖朝鲜海峡(北向航线)。
中国远洋运输严重依赖少数海上通道使得我海上通道具有极大的地缘敏感性特性。特别是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南海等是当前中国进口石油和天然气都要经过的重要海上战略通道,其中石油进口的80%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和南海海域。[24](P7612~7615)根据海关的数据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0%左右,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中东(占进口总份额50%左右),海上通道地缘政治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着我国家安全。
目前,中国现行海上通道面临着被美国控制或可能遭到美国及其盟国封锁的风险。周边大国调整海洋战略,联合域外大国遏制中国崛起,域外大国介入中国南海争端,以及美日印澳构建围堵中国的联盟等,这些都是对中国海上运输通道的多重威胁。
1.中国现行海上通道多被美国控制
美国就公开宣布要努力控制世界上16个重要的海上咽喉通道,并进一步指出,确保航行自由、保护海上通道,特别是马六甲海峡以及其他能源供应线的安全符合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25]此外,由于印度洋对美国有重要战略价值,美军将全面控制印度洋上具有战略意义的航道和海峡,保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关键地缘利益。[26](P113)目前,美国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保有374个军事基地,驻扎着30多万军事人员,利用这些资源,美国基本能确保对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周边所有枢纽性海域和海上通道的战略控制,[27](P1~10)也已牢牢控制了全球16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海上咽喉通道,以及在太平洋构筑围堵中国的“双岛链”。目前,中国仅能对琼州海峡、渤海海峡等海上通道具有完全控制权,对台湾海峡具有部分控制权,对马六甲海峡保持一定影响,对霍尔木兹海峡、马来群岛诸水道和琉球诸水道保持微弱影响。
2.美国封锁中国现行海上通道意图明显
封锁海上通道或海峡,主要是为了切断敌方的后勤保障和物资供应通道,以摧毁敌方士气,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如一战时期俄军封锁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同盟国军需运输产生了极大威胁和打击。近年来,随着中国迅速发展而来的是美国加大了对中国的战略遏制力度,海洋也就随即成为中美全球地缘博弈的主要战场。
2011年,美国政府针对其所谓的中国正在建设以防止美国进入中国近海的“反介入和区域阻隔”战略,提出联合美国海陆军战力构建“空海一体战”战略,从海上遏制中国全新地缘战略。“空海一体战”以中国为主要假想作战对象,主张美国与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印尼和澳大利亚等国合作,在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龙目海峡等航道节点处,对中国实施从截停检查到全面战争的海上封锁行动,以截断中国海上运输,确保维持亚太相对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2013年,美国学者和相关的战略研究报告也在探讨一旦中美间爆发冲突,美国利用其控制的海峡或运河在海上封锁中国的可行性和具体措施。[27](P385~421)美国封锁中国海上通道就可能成为战争时期甚至和平时期在海上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
3.周边大国调整海洋战略防范中国
就中国周边大国的海权实力和意愿论,除了俄罗斯外,只有日本和印度既有一定实力和机动性与中国争夺区域主导权,也有在海上排挤中国影响力的地缘意愿,还拥有威胁中国海上通道的地缘禀赋。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在其“海洋强国”驱使下,海洋安全战略以控制关键航路为目的,向关键航路周边地区不断拓展势力范围,通过双边的、多边的海洋同盟不断介入国际海洋争端,扩大海上权益范围,试图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海上霸权中的一极,日本进入了明确的海洋强国战略扩张模式。[28](P15~24)目前,日本对中国海上通道威胁主要有:一是以美日同盟为基础,积极配合美国“岛链”战略和“重返亚太”战略,利用琉球群岛建立西太平洋海洋安全情报网,对中国东出太平洋的船只进行监控、防范和封堵;二是以保护西南航线为借口,积极与东盟国家和印度开展海上联合军演,向我南海、印度洋方向延伸海上防护范围,并借机染指马六甲,从而威胁我南向和西向航线的运输安全。
印度海洋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确保在印度洋的主导权,使“印度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印度之洋’”。[29](P97~129)对此,印度确定了称霸印度洋的海洋战略指导思想:一是排斥域外大国影响(当前主要是中国),确保对印度洋的绝对控制;二是控制与威慑并举,即控制周边小国,威慑远洋地区;三是建立一支世界级、多层次海军舰队,并扩建军事基地,确保对印度洋力量全覆盖;四是拓展海洋外交对象,推进全球海域内的全方位合作。目前,印度对中国海上通道威胁主要有:一是采取“联合美日抑华”的机会主义战略倾向,试图借助美日力量制约中国西进印度洋;二是加紧推进“东方海洋战略”,在南海问题上与部分东盟国家战略对接,与中国西进印度洋抗衡,并染指马六甲,对我西向航线形成战略压力。
4.域外大国介入中国南海威胁我海上通道
中国南海海域有多条连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中国80%以上的进口石油都经过该海域,既是我国的“海上生命线”,也是名副其实的海上战略通道。域外大国介入中国南海主要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权势力的介入,又以美国重返亚太实施“再平衡”战略为新起点,这背后的动机既有美国霸权思维必然要控制海上战略通道的内在惯性,也是应对中国在南海挤压了其海上战略通道空间的应时之策,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南海的控制以牵制中国。
近年来,美国军舰、航母等频繁闯入我南海海域,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已经从幕后黑手跳跃至前台操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控制南海这一海上战略通道。从美国“重返亚太”以来在南海的动向看,其控制海洋的方式也由主要控制海峡咽喉要道向控制重要海域转变,南海将可能成为美国要控制的全球第17个海上战略通道。[30]此外,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也频频插手南海问题,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美国等试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其目的在于利用南海问题牵制中国发展。
5.美日印澳构建“印太战略”指向中国意图明显
“印太”作为地缘政治概念最早见于德国卡尔·豪斯霍弗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的“印度洋—太平洋的地域空间”概念。[31]自2010年以来,“印太”在美日印澳四国政界、战略界得到广泛关注。2012年安倍政府联合美印澳建构了针对中国的“菱形包围圈”;2016年,安倍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安全合作机制”。印度总理莫迪上任后,强化与美日澳三国海洋安全合作,以确保“印太”地区的海洋安全。[32]美国2015年版的《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为了应对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亚太”扩张为“印亚太”,提升对印度洋地区的重视。美国视印度与西太平洋的日本一道,是“印太战略”的基石和遏制中国的支点。2017年11月,特朗普总统亚太之行再次抛出“自由而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愿景”,试图用“印太战略”取代“亚太再平衡”。以平衡中国影响力为共同目标,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日美澳印四国,以显性和隐性的路径不断加强战略合作,成为21世纪亚太地缘政治安全格局中逐渐萌芽和发展的新多边合作框架。[33](P3~29)
“印太战略”以海洋和海上通道为纽带,整合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所涉范围内的广阔区域,它突破了以往地区主义所强调的地理毗邻,而通过塑造共同战略利益和认知,将原本两个孤立的地理区域结合起来,[34](P95~112)建构成以中国为对象的新的地缘政治围堵圈,可能会对中国西向航线和南向航线的海上战略通道构成严重威胁。
地缘政治学是从空间的或地理中心论的观点对国家所处的国际局势的背景进行研究和对世界的整体认识,认识的目的是提出地理与历史、政治、经济关系的远见卓识,指导国家内外战略谋划。中国作为正在崛起中的“边缘地带”大国,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根据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变革的新形势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新亚洲安全观、“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系列新主张,积极谋划中国和平发展的新地缘战略。
苏联解体虽然使俄罗斯彻底失去了往日占据“心脏地带”超级大国的光环,但其仍然是当今世界多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况且,2000年普京走上俄罗斯政治舞台中心,领导俄罗斯人民逐步走向大国复兴之路,重整“心脏地带”大国实力。特别是2013年11月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在西方国家持续打压下,不断深化与中国的战略合作,并将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因为俄罗斯复兴需要更多的发展空间。
中俄倡议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就是双方在新时期合作中时空结合的新成果,也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新成果。在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权在全球范围内全力遏制中国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需要从全球高度树立宏伟战略目标,评估自身面临的地缘风险和自身拥有的战略资源,积极寻找战略结盟对象或合作对象。[35](P723~727)因此,通过与俄罗斯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并与“一带一路”倡议一道,深化与俄罗斯合作和战略对话,有助于提升中国作为正在崛起为“边缘地带”大国的地缘影响力,提升与美国等地缘博弈的实力。
能源地缘政治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17年突破70%,[36](P10~20)其背后的能源地缘政治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高度关注。2017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4.2亿吨,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和非洲国家,分别占进口份额43.4%和19.3%。根据前述分析,目前对中国能源地缘政治安全影响最大的是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运输石油的西向航线上严重依赖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南海等海上战略通道,这些通道都面临着被美国封锁的潜在威胁。近年来,俄罗斯已超越沙特成为中国第一大石油进口国,2017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份额为14.2%,且俄罗斯北部北冰洋水域盆地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冰上丝绸之路”建设,能大大提升中俄油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中国油气进口来源地和运输通道的多元化,能够有力地缓解 “马六甲困境”,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欧亚大陆历来是世界地缘政治博弈的中心舞台,布热津斯基视欧亚大陆为维护美国首要地位的大棋局。[37]长期以来,美国在地缘政治理论指导下,以北约和亚太同盟体系为工具,控制了欧亚大陆东西边缘地带海域,积极规划部署(如新南亚战略,“印太战略”)对南部边缘地带的控制。从地缘政治格局来看,美国试图通过地缘政治“大棋局”来包围中国,对我国家地缘安全带来极大压力。因此,如何建构中国的地缘经济利益共生圈来解构美国的“大棋局”,首先需要从当前的“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解读。“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是中国引导建设包容性全球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构美国地缘政治“大棋局”的重要方式之一。
从空间上看,“冰上丝绸之路”将从中国北方沿海出发,进入北太平洋,经过白令海峡,沿俄罗斯北部的北冰洋水域向西进入巴伦支海,到达西欧。从地缘态势看,“冰上丝绸之路”是中俄两国同步倡议,并与沿线国家共建的。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较,“冰上丝绸之路”虽然可能受到美国、日本等阻碍,但地缘政治风险相对较小,因为大部分区域属于俄罗斯的主权范围。
根据前述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半截圆”形地缘圈,“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成为横穿欧亚大陆北部“边缘地带”的地缘战略走廊。因此,对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建构中国的地缘政治“大棋局”而言,“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地缘政治战略意义在于:(1)“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合理补充,它将成为横穿欧亚大陆北部“边缘地带”的“地缘战略走廊”,扩大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空间布局;(2)改变目前中国在参与北极事务中的边缘性地位,提升中国在未来北极事务治理中的中心性作用和话语权,对建设我海上强国具有支撑作用,也有助于与北极地区国家一起治理生态环境等问题;(3)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起在欧亚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中央“心脏地带”和南部“边缘地带”形成“θ”形地缘圈,进而逐渐建构成拥抱跨欧亚大陆的地缘经济利益共生圈。
美国在东北亚地区奉行控日韩、拉蒙古、遏中俄、制朝鲜的地缘政治战略。当前东北亚地区形成了中日关系紧张、中韩关系起伏、日俄关系波动、朝韩关系敌对、中俄关系强化等复杂地缘政治格局。“萨德”入韩,朝鲜核试验,进一步恶化了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环境。此外,大国间还存在错综复杂的领土纠纷、美国搅局,以及遏制与反遏制的潜在冲突等。如果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朝鲜间的分歧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东北亚紧张的地缘政治态势将长期存在,并直接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
东北亚地区是中国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在该地区始终受到美国、日本的牵制。中国政府在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尚未明确将东北亚地区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合作区域,仅仅只有中俄蒙经济走廊有所涉及。这也影响了东北三省根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明确的发展定位。不管是从地缘政治,还是地缘经济抑或地缘战略上看,东北亚地区都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冰上丝绸之路”将成为“一带一路”在东北亚方向的新路径和新突破。
在未来东北亚地缘政治博弈中,“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地缘政治战略意义在于:(1)使中国东北三省根据国家战略规划,更好地结合本地实情,确定发展定位,为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新活力,提升我国北方各港口地位,进而提升中国整体实力;(2)中俄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美国的地区主导权,在维护岛屿主权问题上共同对日本施加地缘政治压力,对其形成南北压制的战略态势,为我解决岛屿主权问题创造条件,维护地区和平;(3)改变东北亚地区在国际战略中被地缘政治化的倾向,将其提升到地缘经济的重点合作区,改善中国在该地区政治影响力薄弱的状态,提升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影响,进而提升中国在该地区地缘政治博弈的主动性。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战略意义。但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就极为复杂,常年冰雪覆盖,极度寒冷,对“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全球气候变暖虽然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停,但商船通行仍然是季节性的。“冰上丝绸之路”虽然是中俄共同倡导,并与沿线国家共同建设的,但其建设可能会遇到不少风险和挑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中俄两国共同努力下,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建设,“冰上丝绸之路”将越走越宽广。当前“冰上丝绸之路”还处于规划和起步阶段,如何建设,还需要两国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加强研究,争取尽快进入实践阶段。中国地理学、国际关系学者等应该抓住机遇,加强对“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对气候变化、资源开发、航道建设和维护、北极环境保护、沿线国家合作、北极地缘关系等重大问题展开研究,为未来“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地理学、国际关系学等视角的科学支撑和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