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华测绘的高精度落地,让城市越来越有模样

2019-01-03 07:32:04邹孝听
现代苏州 2018年24期
关键词:测绘园区交通

○记者 邹孝听

“最近常有朋友跟我‘炫耀’说,现代大道下班竟然一路绿灯,比原先畅通多了。我一听便乐呵,这一切其实归功于城市绿波系统,使得道路通畅率提升了17%。别人的表象感受实际上有内在的系统在支撑,而我们正是为智慧城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颇为自豪地说。

经过24年的开发建设,园区成功开辟出一条“产城互融共荣”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了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而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则作为城市规划的助理人,伴随园区一路成长,也因此成为了推动园区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0年前在此种下一棵树,实现数字化城市建设

2001年是蒋华初次来到园区的时候,“当时这里的环境还很艰苦,交通也不便利,对我们进行大量野外测绘工作带来了很多挑战”。而如今,测绘公司的工作范围不仅局限于你在路上看到的“测绘工程”,它的工作可以说支撑着整座城市的方方面面的应用。

蒋华表示,其实当1994年园区还是一片洼地的时候,测绘公司便在此种下了一棵智慧树,花了12年完成了对空间数据的采集,形成地理库,搭建出以地理信息为核心的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平台,慢慢地有了规划、建设、国土和房产四大应用,实现了数字化城市建设。

“我们把园区从空中到地面,再到地下的各种数据进行整合,并且保持道路、竣工小区、交通等数据实时更新。比如说去年有城市出现了高层失火现象,园区政府要求我们一周之内统计出区内高楼的相关数据,我们只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做完成了统计。”蒋华直言,正因为他们对园区的家底了然于心,才能有如此的自信。除此之外,他还向记者举了个例子:中环东路虽然启动晚,但在中环全线中工程结束得最早,这样的结果得益于基础数据的齐全。

他说,“园区是一座设计出来的新城,没有一寸土地是浪费的,舒适与协调是区域的一大特色。这么多年从未出现过重大安全事故,也没有出现过内涝等现象。除了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执行,与测绘的高精度落地也离不开关系,数字化城市建设,保证了一切按规划进行。”

问及数字城市建设颇具代表性的案例,他说基于此,园区的行政审批效率有了大大的提升。例如开发商要进行某个项目首先需要到一站式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往常需要周转好几个部门,而后来测绘公司根据对数据库的数据加工、录入和整合工作,可以配合行政职能部门快速地完成审批。

扮演好规划助理人角色

在蒋华眼中,行政审批效率的提升是测绘工作高精度落地的一个缩影,它最大的体现便是城市里的高楼拔地而起,城市越来越有模样。国际化都市的标准定少不了摩登大楼,实体建筑高度的上升体现了园区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住宅高度,1999年,湖西的第一批住宅小区新加、新城花园带来了多层(小于等于6层)建筑,之后,都市花园四期首度推出小高层(小于等于11层),紧接着,湖左岸等小区均以小高层独领风骚。2002年,东湖大郡以小高层和多层混搭模式入驻湖东,慢慢地,越来越高的住宅楼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都市化氛围雏形初显。

除了住宅版块,商业版块也从湖西的环球188、东方之门到湖东的圆融星座、诚品生活苏州、九龙仓国金中心等出现更多的高层商业体。蒋华表示,从居住到商业再到商、住、办公一体化模式,城市建筑日益长高的同时,也与周边的环境更加融合,等于说向宜居城市迈近了脚步。

目前,园区已经出现了两条天际线,从东向西看,以苏州中心以及东方之门为制高点向周边延伸;从西向东看,则以九龙仓为制高点,包含苏州文化博览中心、艺术中心、文博广场、圆融星座、摩天轮公园等建筑群逐渐向下辐射。

蒋华告诉记者,每块地都有容量和高度规划的标准,在三维图中可以看到很多蓝色透明的建筑群,高度和建筑形态都已提前规划好。作为测绘人,他们始终扮演着规划助理人的角色。

智慧城市背后的大数据,使城市建设走向城市管理

2012年,测绘公司又有了人口库和法人库的数据积累,成立了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应用从最初的四个延伸到社区、档案、公交、教育、安监、城管、环保、交通、水务等城市方方面面。至此,数字化城市建设开始走向智慧化城市管理,当初种下的树越来越壮大,结出了很多果子。

蒋华最大的体会便是园区的生活、购物更便捷了,还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虽然说城市的车辆越来越多,但是交通既有组织,又有保障,这一切都是因为测绘公司在为园区智慧交通做数据支撑。每每看到或听别人说到跟自己工作有关的事情,他都倍感自豪。

为了让老百姓能更简单地理解城市管理,蒋华举了几个例子。针对大家日常所能看见的井盖、消防栓、树、绿灯等公共设施,他们会对每一件坐标进行采集,如果遇到井盖缺失、树被风吹断等问题,城市网格员只需要拍下照片上传到工作模块,相关维护人员就能获取到准确的位置信息,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关于交通,通过对星湖街和苏虹路交叉口进行智能交通系统分析,提出了设立红绿灯的建议,从此事故率降低了67%,道路通畅率提升了20%;星塘街修路导致堵车,利用交通数据进行流量监测,做出大数据分析,提出道路优化方案;根据社区人口数据分析,设计、优化微巴线路。

还有老百姓关心的入学问题,测绘公司会根据动态人口数据变化,将人口数据定位到空间上,提前规划和指导建学校。对园区的每个小区从空间上划分学区,以前只有一堆文字,现在使得教育局能够依托基础数据提升教育精准服务。

诸如此类案例,蒋华表示,这是他们工作从事后管理向事前、事中管理的过渡。智慧城市背后的大数据,使得城市建设走向了城市管理。

猜你喜欢
测绘园区交通
繁忙的交通
童话世界(2020年32期)2020-12-25 02:59:14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12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园区的开放样本
商周刊(2018年24期)2019-01-08 03:30:36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小小交通劝导员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7年9期)2017-04-17 03:01:00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