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琳琳 毛晓红 毛小报 阿迪拉·艾海提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杭州 310021;2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杭州 310058)
山区是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也是精准扶贫的难点之一,产业扶贫是山区精准扶贫的重要模式,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又对山区产业扶贫提出了新的要求。养蜂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等特点,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养蜂业不仅能促进农村减贫、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更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绿色发展,是真正的“空中农业”、“健康农业”和“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与现实情况高度吻合。目前,养蜂业逐渐成为全国山区和林区产业扶贫的重要产业之一,真正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近年来,浙江省紧紧围绕“种业、规模、标准、质量和效益”目标,持续推进浙江蜂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蜜蜂饲养量、蜂产品产量和外贸出口数量、蜂业产值连续20多年均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浙江省饲养蜜蜂箱数达到94.46万箱,饲养蜜蜂123万群,年产蜂蜜9.17万t,总产值达40亿元。而浙江省于2015年起,在淳安等26县扶持贫困农户中蜂养殖,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实施“十箱万元土蜂养殖计划”,累计扶持1043位低收入农户发展中蜂养殖,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让中蜂产业成为浙江山区精准扶贫中的一大亮点。
为深入了解浙江省中蜂产业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充分挖掘其比较优势及其相对短板,从而提出相应的产业振兴对策,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丽水市发展中蜂产业进行综合分析,以充分发挥该市的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明确发展方向、找准目标定位,为进一步推动山区蜂业产业扶贫提供模式参考与经验借鉴。
学界对产业精准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具体贫困地区的实证研究,提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路径,从而减缓贫困问题。黄祖辉[1]、黄承伟[2]等学者在以产业精准扶贫为主题的研究中提出,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重要的造血式、开发式扶贫方略,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而张跃平[3]、覃建雄[4]、陈希勇[5]等学者从特色产业发展出发,对山区产业精准扶贫展开研究。
从全国各地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报道统计来看,养蜂业逐渐成为山区和林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好项目,学者们也指出,山区蜂业扶贫效果十分显著,并从各地实际出发,对蜂业扶贫的实例展开研究。何智慧[6]对全国蜂业扶贫政策及实效进行了总结,顾佩佩[7]、田志勤[8]、赖作莲[9]、谢旭东[10]等学者分别对浙江、山西、陕西、北京等地蜂业扶贫的典型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培育蜂业带头人,营造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蜂产品追溯体系等措施。但现有蜂业扶贫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蜂业扶贫政策、扶贫绩效和对策完善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还比较局限,而本研究从丽水蜂业扶贫的案例出发,对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总结与分析,从而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六江源头,有“浙南林海”、“华东天然氧吧”、“浙江绿谷”等美誉,是华东地区设区市中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是发展蜜蜂养殖的优势区。作为全国首批扶贫开发改革试验区和浙江省扶贫工作的重点区域,丽水市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改革路径,进一步推进蜂业政策扶持,“十箱万元”助农增收、标准化养蜂基地建设、蜂旅融合建设等实施力度不断加强,2017年全市蜜蜂存栏12.7万群,其中中蜂9.5万群,同比分别增加15.9%和28.4%。根据对丽水市的调查,中蜂购置平均成本为650元/箱(内有3脾蜂),按每箱蜂割蜜5kg、售价120~160元/kg计算,养殖当年就能实现盈利,助农增收效益明显。
近年来,依托搬迁扶贫、产业扶贫和社会各种力量定点扶贫等,丽水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2017年,丽水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72元,增长9.8%,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5%,农民收入增幅连续9年全省第一。其中,蜂业扶贫是一大亮点,丽水通过扶持低收入农户养殖蜜蜂,已经为低收入家庭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目前,养蜂业已成为丽水山区农民脱贫增收的源头活水,成为从“绿水青山”中寻找“金山银山”的最佳富民产业之一。
(1)遂昌县:依托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示范带动,促进群众中蜂养殖热情高涨。县扶贫办为低收入农民免费提供蜂桶,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在垵口、西畈两个乡实施了“十箱万元助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为40户低收入农户购置蜂箱并引蜂400余箱,实现户均增收8000余元;扶贫结对干部累计送蜂箱1000余箱。目前全县已有550户低收入农户养殖中蜂,养殖量达5800余箱,约占全县中蜂总养殖量的30%。
(2)景宁县:采取“统一蜂种、统一蜂具、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为低收入家庭带来稳定的收入支撑。2016年,景宁县已建成家地、九龙2个“中蜂之乡”,以及梅岐乡“十箱万元”助农增收试点,共对接扶持农户60多户,新增饲养中蜂1200群。目前,全县中蜂有6180箱,产值达700多万元,带动200多户蜂农增收。
(3)庆元县:以省、市振兴蜂产业为契机,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蜜源植被,每年扶持低收入养蜂户20家,户均增收1万元。全县计划到2020年,发展规模养蜂4000箱,总存栏量达8000多箱,力争蜂产值突破千万元大关。
(4)龙泉市:坚持扶贫与开发并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促进蜂旅融合发展。近年来,龙泉市抢抓全域旅游发展契机,通过组织原生态、有特色的蜂文化系列活动,盘活蜂业经济,积极推进文旅、农旅融合发展。全市扩建新场35个,每户80群以上,规模养殖户再增3000群以上,中蜂扶贫计划600户,每户2~5群,争取2018年底蜂群数达2.5万群。
本文结合丽水市蜂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内外环境,综合分析丽水蜂业精准扶贫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从而制定对应的产业发展策略。
(1)蜜源植物资源丰富:丽水是“中国生态第一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0.8%,具有多样性的气候与植被,特别是漫山遍野的野生花卉资源,为丽水蜜蜂养殖打上了独一无二的烙印。按照丽水的生态环境,至少可以容纳50万群蜜蜂,丽水优越的生态资源禀赋为蜂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2)当地养蜂历史悠久:丽水养蜂历史悠久,据嘉靖《浙江通志》记载,早在嘉靖40年(1561年)就有丽水处州蜜的记载,为丽水蜂文化的挖掘奠定了历史基础。此外,丽水市中蜂养殖的群众基础也较为深厚,村村有养殖,乡乡有规模,有“中国蜜蜂之乡”的美誉。
(3)蜂业产业基础厚植:丽水市养蜂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现有蜜蜂养殖、蜂具生产、蜂产品加工经营等相关龙头企业5家,合作社29家;有蜂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1个,丽水市名牌产品2个,浙江省农博会金奖11项。近年来,丽水市将蜂产品营销与互联网相结合,以场内与场外互动、线上与线下互动、主媒体与自媒体互动的形式,全面开展市场营销,实现蜂农增收蜂业增效。
(4)抗病性强,技术要求低:中蜂抗病性强,并且平时无须太多照看,所以对养殖技术的要求也较低。只要对农户加以培训,规范蜜蜂管理,例如在连续阴雨天或是冬季,给蜜蜂喂食糖水,避免它们食用蜂蜜,产量就能大大提高,农民即可取得可观的收入,是实现产业扶贫的上佳选择。
(1)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丽水市境内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山地面积占88.42%。受地理条件所限,丽水地区目前仍然以公路汽车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由于河道落差较大和高昂的水运成本,基本没有发展航运。交通不便影响蜂产品物流,成为蜂业扶贫的一大阻碍。
(2)蜂蜜市场较为混乱:目前市场上蜂蜜产品鱼龙混杂,价格混乱。蜂产品加工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多为小企业甚至加工作坊,大规模企业极少,集约化加工程度低,缺乏应有的质量保障,导致蜂蜜质量参差不齐。假蜂蜜因为价格低廉,严重影响天然蜂蜜的销售,导致蜂产品出现严重的销售困境。
(3)蜂农品牌意识薄弱:目前丽水的蜂蜜产品仍以个体零售为主,蜂农品牌意识薄弱,极少外出宣传自己的蜂蜜,他们一心一意放在养蜂上,生产出来的蜂蜜主要销售给“熟客”或者收购公司。整体上看,丽水蜂蜜品牌口碑推广渠道匮乏,品牌知名度低,品牌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1)符合生态畜牧的发展方向:养蜂业是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用工省、污染轻、收益高、男女老少均能从事的业态特点,是名副其实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也被称为“甜蜜的事业”。养蜂业既不与其他养殖业争饲料,又不与种植业争水土,只是利用自然界中的“美丽资源”,便可获得蜂蜜、蜂王浆、蜂胶、蜂花粉、蜂蜡、蜂毒、蜂蛹等10多种产品,符合生态美丽畜牧的发展方向,是一项精准脱贫、扶农致富的好项目。
(2)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丽水市中蜂扶贫项目同时面临扶贫和养蜂两个方面的政策环境支持。在扶贫政策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均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全部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养蜂政策方面:浙江省已全面实施蜜蜂产业振兴计划,省财政自2015年起,在3年内投入2000余万元支持蜂业发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以壮大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实现浙江省由养蜂大省向养蜂强省迈进。
(3)“丽水山耕”模式蓬勃发展:丽水市坚持以优势特色农产品为基础,以品牌引领的“1+N”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体系为载体,以平台服务集聚效益为推动力,以“浙江制造”高度来打造“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升级版。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丽水农业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金融化、电商化发展的生态精品农业现代化的“丽水山耕”模式,为蜂蜜产业的品牌发展提供依托平台。
(1)自然风险大:养蜂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产业,养蜂生产活动中不仅风险点多而且难以控制。尤其是定地养蜂生产时间短,相比而言更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也需要更多饲料来喂养蜜蜂。除了病虫害风险和蜜源风险外,暴雨、洪灾、泥石流、山林滑坡是养蜂生产中最大的自然灾害风险。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都有可能给养蜂者造成灭顶之灾。
(2)农民普遍缺乏养蜂技术:蜂业扶贫的对象很多都是高龄低学历低收入群体,且之前从未从事过蜜蜂养殖,普遍缺乏基本的养蜂技术和经验。一方面,由于担心养蜂技术问题,农民不愿加入到养蜂队伍;另一方面,养殖技术有限,错误的饲养方法造成养殖成本提高,从而使得养蜂经济收益大打折扣。
通过对丽水市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梳理,采用态势分析法来分析丽水市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对策,得出4种策略(见表1):增长型策略(SO)、多种经营策略(ST)、转向型策略(WO)、防御型策略(WT)。各对策应用条件如下:SO对策充分发挥内部优势,抓住发展机遇;ST对策是内部有资源,外部有挑战,为分散风险而实施多元化战略;WO对策是外部有机遇,内部有劣势,调整发展方向;WT对策是内外部条件均不如意。在实际工作中,WT对策、SO对策的适用条件均过于极端,不适用于丽水实际情况。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是丽水特色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建议采用WO对策和ST对策。
通过对丽水市山区中蜂产业精准扶贫的现状研究,得到如下经验启示:
推进蜂业组织化发展,大力培育新型蜂业经营主体,鼓励“公司+蜂农”、“合作社+蜂农”等订单产业模式。处州蜂业和松阳县金铭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典型例子。处州蜂业采取与低收入农户结对的方式,为农户免费提供蜂种、蜂箱,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产出的蜂蜜则按协议价回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养蜂积极性。松阳县金铭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与村里的蜂农合作,免费给低收入农户提供现代化养蜂工具,传授一套专业的养蜂方式,带动周边蜂农扩大养殖达1200余箱,发展当地留守老人20余户。
以遂昌县为例,通过总结“中蜂养殖标准化+”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做法和成功模式,力求形成标准,加大对蜂农的培训力度,提高养殖水平,提升蜂蜜质量,切实通过中蜂养殖带动黄沙腰镇、柘岱口乡、西畈乡等山区欠发达乡镇经济发展,促进精准扶贫。目前,遂昌县参与起草的《中华蜜蜂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已列入丽水市2017年地方标准规范,遂昌县畜牧兽医局牵头起草的《中华蜜蜂常见疾病与天敌预防准则》、《中华蜜蜂圆筒蜂箱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已申报遂昌县2017年地方标准规范,1户家庭农场申报中华蜜蜂标准化养殖遂昌县农业标准化项目。
表1 丽水市中蜂产业精准扶贫的SWOT分析
虽然中蜂抗病性强,但并不意味着无需加强技术管理。由于中蜂饲养分蜂性强,蜂王产卵力又较低,难以维持强群饲养,无法进一步发挥中蜂的生产潜能和大幅度提高饲养中蜂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中蜂饲养技术指导十分必要。开展蜂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养蜂实用技能是蜜蜂产业扶贫的关键。丽水市针对低收入农户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现象,组织农户赴外地学习养蜂技术,并邀请专家实地指导并举办培训班,把养殖技术推广到每个低收入农户。
通过拓展蜂业的多元化功能,将蜜蜂养殖和文化休闲旅游业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蜜蜂产业的附加值,提高低收入农民的养蜂收入。如龙泉市以“红色古村,美丽西井”打造的采蜜节活动,包含蜜宗拳展示、现场采蜜、重走红军路、召开蜂产业发展座谈会、蜂产品展销等一系列活动,旨在拓展蜂业的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增强蜂业品牌宣传力度和蜜蜂养殖效益。
规范蜂蜜市场,加快蜂业品牌建设,扩展宣传渠道,让更多蜂蜜品牌纳入“丽水山耕”区域品牌体系,提高丽水蜂蜜的品牌知名度。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蜂群养殖、蜂产品生产、蜂产品物流及蜂业电子商务进行融合,以最大幅度降低蜂业养殖劳动强度,提升蜂产品质量,拓展蜂产品网销渠道,实现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