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媛,漆 捷
(太原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三晋文化源远流长,马志超先生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对三晋文化进行了区分,狭义的三晋文化是从远古到战国的文化现象,多为物质文化; 广义的三晋文化则是统摄于山西这一特定地域由古至今的文化现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并重。[1]21-30这一区分既承认了三晋文化的历史性,又囊括了三晋文化的广阔性。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为三晋文化铺上了一层浓厚的人文色彩,使其拥有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三晋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超越自我、自强不息”[2]22-30,其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勤以立志、俭以养德,三晋人士视勤俭为至高无上的一种美德,是修身、齐家、治天下的必备素质。大至官府要员,小至平民百姓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精神。被称为“今时清官第一”的于成龙,以身作则,躬先俭朴,为官只做一身朝服[3],严格要求自己与各级官吏艰苦朴素、勤苦耐劳,得到百姓的一致认可和爱戴。闻名于世的晋商大家们,也是依靠这种不息、勤俭节约的精神白手起家、成就大业。
在贫瘠艰苦、民风淳朴的三晋大地上成长生活的三晋儿女们都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他们深挚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这种以国为家的爱国精神绵延了几千年,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到三晋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太行精神” “吕梁精神”等,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
三晋大地自古就以崇尚忠义而著称,忠义精神在古老的三晋大地最为深厚,是三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公是集“忠、义、勇”为一身的三国名将,忠义成为关公形象中最突出的符号[4],直到现今中国各地甚至在日本、美国等国家都有祭拜关公的庙宇、壁画等,这些都说明三晋忠义精神传播广泛,对后世道德伦理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治天下,必先重民生。以民为本的重民精神在三晋文化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三晋大地有很多提倡以民为本的思想家和为民善政的清官良吏。这些重民思想与养民如子的行为,丰富了重民之说,保障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事情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只有与时俱进优化自身,才能在历史的考验中生存下来。三晋文化具有鲜明的创造精神,晋商在管理方式、经营方式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首创票号,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商业传奇。三晋人士在各行各业通过积极创新,为社会做贡献。这正是我们当代社会发展急需的精神支柱。
三晋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载体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教育创造力三个方面。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大学生们缺乏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三晋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之所在。三晋儿女都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他们将一己智慧和生命都奉献给了祖国。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为抵御外族侵略、保家卫国,解除匈奴对汉朝的侵扰,先后六次出击匈奴,并在汉武帝拟奖其劳苦功高建造府邸之时婉拒,“匈奴不灭,无以为家!”[5]32-34,充分展示了三晋儿女的爱国情怀。山西是八路军的故乡,是敌后抗日战略支点,是华北抗战的主战场,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抗战文化资源大省,三晋红色文化也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除了各种精神资源,三晋大地还有千千万万的地上文化,如尧庙、安国寺、应县木塔等古文物,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革命教育基地。这些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成为高校大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爱国精神的主要来源。三晋文化以其独特的爱国精神,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三晋文化的学习,增强我们的民族本体性,坚定民族信仰,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
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受全球化的影响也出现了民族虚无主义、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等负面影响,出现了道德缺失、诚信危机等现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三晋文化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是对大学生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的完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三晋文化高度强调道德伦理,其文化基因中“德、孝、公、廉、敬、忠”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脉相承之处[6],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理论积淀与价值选择。学习三晋文化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乐从良善、敦崇清正”[7]88-92体现了服从真理和坦荡胸怀的道德观,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生,培育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塑造优秀的人格。植根于三晋大地中的“忠” “义”思想是传统的道德规范,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不可欠缺的宝贵财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大学生平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三晋文化,坚定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一种精神向心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群体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生活习惯等对社会成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产生影响,引导他们实施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8]2-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当代社会必备的精神品质。三晋大地处于各民族交汇地,使其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使得三晋文化充满了创新精神。赵武灵王主动向北方游牧民族学习便于游走的服装制作技巧与骑射技术,改革内政、移风易俗,成就了“胡服骑射”。正是因为创新性的改革服饰才使得赵国赢得了赫赫战功、加强国力,推动了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华夏民族的融合,加速了北方游牧骑马文化同中原华夏农业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文化的形成。把三晋文化的创新精神应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创造力,创新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作为一种特色地域文化,拥有其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9],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教育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挖掘优秀文化,丰富教育资源; 创新教育载体,提高教育实效; 健全教师队伍,强化传承意识三种路径将三晋文化更好地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三晋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与时间的洗礼,拥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思想精髓又被历代专家学者凝练、升华,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和教育价值,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养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三晋文化是由三晋大地上的三晋儿女谱写的,其中不乏名人名事,这些典型人物、神话传说以及真实发生的故事,都可以作为一种鲜活的教育素材运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这些新鲜、新颖的教育内容,改变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枯燥、晦涩的认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三晋文化中优秀的人文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理论积淀与价值选择,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有效传播三晋文化的一种方式。针对现今存在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可以通过两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一方面依托网络载体。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手机媒体、数字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大众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方式,大众不再是被动地从老师和书本中获取知识,学习有了更大的主观性。传播载体的丰富使得三晋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三晋文化的教育不再只是依托于传统书本、多媒体视频等,高校应该通过运用新兴的实时网络直播、新型网络浏览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带领学生多渠道了解三晋大地的自然风景、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地域特色、民俗习惯等,从而达到传播三晋文化的目的。另一方面依托实践体验。可以通过荧屏式的创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三晋文化剧组进高校,为学生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服饰、道具,传承三晋剪纸艺术与服饰文化; 观看体验山西本土秧歌、皮影、情景剧等,传承三晋民间舞蹈与戏剧曲艺文化。除此之外,组织大学生实地考察,参观文物古迹、红色革命根据地等,在亲身体验中增加大学生对三晋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创新教育载体和教育方式,扩大三晋文化的影响力,使得大众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接受主流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急需加强主流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而目前中国高校专门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多,就山西本地而言,只有少数诸如研究山西历史文化等特殊的专业、社团等才会进行系统化、逻辑性的教育,全国大范围的学习很少。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多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这就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大三晋文化的教育比例,健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文化传承意识。国家、学校等领导组织要加快对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传承三晋文化相结合,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学习、传承与创新三晋文化的能力。高校教师要先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认真学习掌握三晋文化相关知识,先内化于心,才能在授课或是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外化于行,将三晋文化渗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愿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渗入主流文化的影响,使三晋文化得到高效利用。[10]
三晋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不断吸收、发展与创新,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自身拥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以民族文化为基点,在三晋文化的研究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开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