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雨诗,王宇雄
(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0)
近年来,在实现城市向现代化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城中村改造成为重要的问题。对城中村的改造主要是物质方面粗放式的改造,以经济补偿为主,而对城中村居民的价值观引导显然不够。如何引导城中村居民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实现人的城市化与物的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加以关注。
城中村位于城市中,与远离城市的农村有所不同,深受城市化的影响,但作为城市中的“夹缝地”,又与城市文明有着显著差异。城中村属于城市与乡村相交融的“混合型”社区。改造城中村,实现城市现代化,就是实现“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实现从农业的、农村的、封闭或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型。”[1]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城中村居民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变化,同时转型发展必然会带来多种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如何解决这一群体在价值观方面的“两面性”,实现价值观上的现代化转型,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拆迁暴富”成为媒体新名词。拆迁暴富带来诸多非理性行为,最显著的表现是在消费观上存在一种非理性消费——炫富式消费[2],开豪车、买名表名包等奢侈品成为他们得到拆迁补偿款后的首选。更有甚者,赌博输光了所有拆迁补偿款,因生活所迫进行偷盗或者抢劫。这些渐渐演变成社会问题,增加了社会治安的难度。此外,一些原本和睦友爱的家庭,也因种种利益分配问题产生矛盾和纠纷,家庭关系出现危机。这些非理性行为背后都反映出价值观层面的问题。在拆迁一夜暴富后一时难以理性支配自己的财富,仅仅满足于低层次需求的非理性消费,助长了消极的人生观。这种在价值取向上的趋利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一些媒体宣传的“有钱就有一切”的价值观的冲击。
城中村居民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乡村,一方面,在人们普遍的价值判断中,认为城市优于农村,无论是在就业、生活还是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人们羡慕并渴望能融入城市生活,享受市民待遇,内心对城市生活有较高的期待。[3]61但不容忽视的是,城中村居民长期生活的环境是农村,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城市市民的生活状态、心里诉求有着显著差异。在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碰撞中,城中村居民在价值判断上出现矛盾,不知道是应该坚守传统还是放弃传统去适应现代化的都市生活。
城中村居民对文明的认知与城市市民存在着明显偏差。他们习惯生活在由差序格局组成的礼俗社会中,这样的社会靠道德来维系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4],他们的文明认知和行为规范与市民有较大的差距,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中,但是处于自己封闭保守的圈子内,传统性特征显著。而现代城市是法理社会,通常一个城市靠城市文明公约去约束市民行为,城中村的村规民约对居民的文明行为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他们在文明行为方面,明显存在着公共意识不强的问题,缺乏公德心,在文明礼仪、文明行为以及文明用语方面存在着诸多不文明行为。
城中村改造后,随着财富的倍增,居民之间的经济差距也被放大,有一部分人由于改造前地理位置优越,又有经济头脑,本来就十分富足,而改造后又借助补偿款妥善经营,生活水平大幅提高。[5]但也有一些居民文化程度低又缺乏专业技能,难以实现再就业,同时缺乏做生意的头脑,靠补偿款维持生计,补偿款又有不可持续性,最终导致生活水平逐渐下降;还有一部分居民生活水平介于二者之间。这种在城中村改造以后出现的阶层分化,极易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平衡,长期处于不安、失落、惶惑和焦虑之中,从而形成社会隐患。
城中村改造前,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出租房屋和务农所得,改造之后土地被大量征用,缺乏种植和养殖的条件,他们的务农收入随之消失;另外没有足够多的闲置房用于出租,他们的房租收入也受到影响。城中村改造后,他们会搬进按照城市标准统一建设的小区,水、电、气、暖、电梯等设施齐全,改善了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开支。原本可以部分自给自足的生活必需品(如蔬菜、家禽),改造之后要全部从市场上购买,住进小区楼房之后,他们需要承担水费、煤气费、暖气费、物业费等费用,这些对比之前的生活都成为额外支出。
有些城中村在改造前,居民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着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师资水平较低,办学教学意识滞后;政府对城中村学校关注度不高,对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家长也不够重视子女的教育等问题。改造后,城中村居民子女会选择去城市的学校就近入学,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和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教育资源的质量明显提升。但城中村居民子女学习基础弱,成绩普遍不理想,城中村父母文化素质也相对偏低,在城市化的冲击下,他们在教育方式上的不当逐渐暴露出来。他们缺乏应对现代城市社会教育的能力,在融入城市化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比过去优越的物质生活,却忽略了自身精神、文化方面的提高,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教育问题。[6]
城中村改造后,原城中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但转变为真正的市民,不仅仅是法律层面上的市民,需要他们在生活空间和生活节奏上也融入到城市生活。需要注意的是城中村居民素质还停留在改造前,很难在短期内割断与农村的脐带,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素质较低,文化程度偏低,二是思想观念落后,小农意识明显,公民意识缺乏,法制观念淡薄,对城市制度法规、市民准则不熟悉,在与城市生活接轨中存在诸多问题。[4]
娱乐方式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对而言,城中村居民的闲暇时间较多,除了农忙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他们最经常的娱乐活动就是打牌、打麻将、看电视。而改造之后他们住进城市社区,打牌打麻将的人少了,在社区里通过基础健身器材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唱歌、跳舞也成了他们的一项娱乐方式;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上网、看电影等娱乐活动也逐渐地丰富着他们的闲暇生活。城中村居民在融入城市生活中会不适应城市的娱乐生活,应当引导城中村居民正确认识城市文化,以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和心态,融入城市生活。
经过城中村改造之后,居民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但很多固有的传统生活方式与城市生活方式有融合也有冲突,比如原先城中村居民大多喜欢走街串巷、拉家常,与隔壁邻里聊天或者是打牌、打麻将,但改造后搬入新的社区,周围邻居发生变化,生活方式也不像从前,与老街坊联系不那么方便,对原来村共同体还有着很强的依恋性和依赖性,又对新社区文化难以接受和认同,社区凝聚力下降,容易造成他们心理的空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城中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又存在着自卑感,在思想观念、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风俗习惯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在举办的各种社区活动中表现出参与度低、积极性和热情也不高,长此以往,会使居民出现孤独感、恐慌感等消极心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解决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价值认同危机的价值体系,对丰富国民精神世界、创建精神文明、提高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精神价值的引导最终要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认同,并且还要付诸于实际行动。城中村在改造后,原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被动发生变化,面对陌生的环境难免产生排斥感、孤独感等心理问题。引导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在崇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指引下,做好融入城市生活的精神准备。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顺应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拆迁改造后,城中村居民旧有的思想观念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在这一时期容易表现出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上的矛盾,身份认同上的疑惑、消费观念不适应城市消费等方面的问题。政府要引导他们正视这些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实现价值观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型。
生活在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城市文明交界地带的城中村居民,由于城中村的改造,激化了两种文明的碰撞,关注他们在这一碰撞期的思想变化,帮助他们学习城市生活的基本规范,建立起适应城市生活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培育理性的、开放式的主体意识,引导城中村居民从主体出发用现代城市文明规范要求自己,使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针对拆迁暴富后带来的非理性行为,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正面引导,普及理财知识,聘请一些理财师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财知识,帮助居民合理支配自己的财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通过让居民学习成功的典型案例,利用榜样的力量正面引导城中村居民理性看待自己的财富。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向居民展示和宣传一些反面典型的案例,用大量直观的事例促使其警醒。利用多种宣传途径,比如宣传单、宣传栏、露天电影的故事片形式、社区舞台宣讲等方式向居民展示暴发户在短时间内败光家产的故事。[7]尤其是对年轻居民进行重点教育,使他们明白财富的来源只是赶上了城中村改造的便利,而且拆迁补偿款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勤劳才能致富,没有免费的午餐,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要想真正解决居民就业问题,必须要解决他们知识技能短缺的问题。首先,要真正了解培训对象,详细了解城中村人现有的文化程度,就业意愿与就业倾向,并且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政府可以组织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的就业培训,要突出体现实效性。重点开设计算机操作、电子装配、电焊工、钳工、园林绿化、家政服务、缝纫洗烫、小区保安等培训班,做到急用先学,学以致用,切实解决居民就业问题。同时要注意的是,最好选择晚上授课,不占用居民白天的工作时间,培训教育一定是免费的。也可以对积极配合参与的居民采取一定的奖励政策,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尝试多种方法解决居民的就业难题。与此同时,还要善于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帮助失地居民尽快就业。在进行创业指导的同时,引导居民转变观念,向居民讲解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想,丰富群众对就业创业的认识,拓宽就业渠道,尤其处在“互联网+”的时代,要积极鼓励居民创业就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改变他们依靠土地获得财富的传统就业观,引导他们紧跟时代步伐,树立适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就业创业观,主动地、广泛地创造更多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提升居民文明素质,规范居民文明行为,首先可以由村委会组织,通过个人评比活动,对文明行为进行奖励,通过罚款、通报等惩罚措施对不文明行为进行负强化。城中村居民在进入新的生活环境后,一方面需要重新学习新的生活行为规范,另一方面由于在自身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下,仍会不自觉地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何让其摒弃不良习惯,也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惩罚措施,不断对他们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负强化,从而消除他们成为新市民后的不文明行为,引导他们树立起文明的规范意识,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其次,政府要进行专门的文明行为教育和培训,教育方面主要包括对转换成市民角色的认同教育、适应并融入城市文化生活、提高公共意识以及对文明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在培训方面,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讲起,让文明行为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开展多种主题实践活动,不仅让他们意识到提升文明素质的必要性,也让他们在思想习惯上增强礼仪观念,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健康文明生活观指引下真正融入到城市文明中。
城中村居民在改造以后,生活环境由农村变为城市,在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思想,改造完成后贫富差距的拉大,会使他们的不公平感增强,原先熟悉的环境也变得陌生,应当更多地举办社区活动并鼓励居民们参加,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去,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在充分了解“城中村”当地居民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前提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积极的、对群众精神生活有益的产品或者活动作为资源,由政府牵头,并且发挥城中村改造后村居委会、街道办的力量,多组织适合当地居民的娱乐活动,让他们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能接受文化教育,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在充实他们文化生活的基础上,消除其融入城市生活的隔阂感,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增强城市的代入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生活观。
总之,城中村改造作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改造后居民价值观方面的精神需求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政府作为城中村改造的主导者,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充实改造后城中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政府可以借助其政治影响力,参与城中村居民的价值观引导,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公益演出的形式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培育现代性的市民观,推动居民融入城市生活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