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香,王宜顺*
(泰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苏 泰州 225300)
脑卒中后由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因此造成吞咽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发生。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饮水进食困难、发音不清且费力,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还可能诱发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相关报道指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吞咽障碍的相关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1]。本研究将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49~73岁,平均(61.22±5.89)岁,所有患者在一般社会性资料方面的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报备伦理委员会并批准后,开始进行试验研究。
患者入院后,对其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监测、健康宣教、心理指导等基础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基础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发音训练,每日3次,每次5~10 min,主要练习单字发音,锻炼患者闭合声带的能力,预防误吸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舌部前伸、后缩、卷曲等舌肌训练,若患者舌头无法自行进行训练,则需护理人员应用湿纱布将其舌头包裹住进行人工辅助训练,每日3次,每次10 min;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首先进行深吸气,憋气之后再进行咳出,每日2次,每次10 min;护理人员用压舌板包纱布蘸取冰水刺激患者的咽喉壁、舌根等部位。
(2)摄食康复训练,患者在进食前,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调整到最适宜体位,并叮嘱患者进行放松。进食时帮助卧床的患者调整体位为躯干仰卧位,尽量使患者头部前屈,可下床的患者可取坐位,头部前屈。护理人员应站立在患者健侧,将食物送入到患者的口腔健侧,并用匙背轻轻按压患者舌部,进而对吞咽产生刺激,告知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应吸气,吞咽时应注意憋气[2]。进食过程中根据评估结果,指导患者实施空吞咽与吞咽食物交替进行,侧方吞咽、点头吞咽动作,防止食物残留。进食后帮助患者清理口腔。
在护理前后,应用VFSS 评分对所有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的越好。
选用EXCEL电子表格工具对对照试验中得到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数据处理工具选择最新版的SPSS 15.0统计工具,n表示计数值,使用(±s)作为统计中的计量数值,使用t进行检验,当得到的P值<0.05时,组间有明显差异,差异值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患者的VFSS 评分为(2.97±0.46)分;护理后,患者的VFSS 评分为(8.05±1.29)分。护理后患者的VFSS 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组间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些年来,脑卒中的发病人数逐年增长,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健康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脑卒中后患者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状,其中吞咽障碍最为常见。吞咽障碍会引发误吸、呛咳等不良症状,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还可能诱发肺部感染等严重疾病,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3]。针对吞咽障碍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辅以科学全面的康复护理措施,进而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在发病的早期,患者的吞咽习惯未消失,咽下肌群的萎缩情况尚不严重,此时对患者进行科学化的吞咽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咽部神经网络的重组,改善其血液循环状况,进而提升患者的吞咽功能。本次研究也表明,护理前,患者的VFSS评分为(2.97±0.46)分;护理后,患者的VFSS 评分为(8.05±1.29)分。护理后患者的VFSS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组间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