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金民卿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和精准诠释。在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回答和准确把握“为了谁”“依靠谁”“由谁共享”和“接受谁的检验”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站稳政治立场,践行根本宗旨,交出完美答卷,接受人民评判,真正把人民主体地位原则转化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实践。
是人民群众还是英雄人物创造历史,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一个根本分界线。早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初期,马克思就鲜明地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毛泽东明确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2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者,从一开始就把唯物史观作为建党、立党、兴党的“哲学的根据”(《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页),始终坚持人民的“在场”性,就是要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见到人民的身影,听到人民的呼声,发挥人民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依靠人民群众,实现全面发展。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兵民是胜利之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更是突出地强调,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48页),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牢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巩固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党领导人民干出来的。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正是在广大人民的精神创造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会上所总结的:“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这就要真正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剧作者”,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的创造热情。要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人才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充分重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成果,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最活跃的作用。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民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为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创造更好条件,把人民群众的才华和能量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充分释放出来。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国民素质,扩大人才群体,在发挥人力资源大国优势的基础上,建设智力资源大国,把亿万人民群众头脑中蕴藏的智慧资源充分发挥出来,汇聚成建设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
为了谁的问题,也就是立足、发展和维护什么人的利益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鲜明地提出,共产党是由“最先进和最坚决的”分子组成的全世界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先锋队,在理论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一最先进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在实践上始终走在人类解放运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前列,始终以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幸福为根本追求和历史使命,始终代表整个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利益,“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人民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利益主体,始终坚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指向。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立场和政治性质,始终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定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时期,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揽推进“四个伟大”,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征程上,“为了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的坚定信条。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前进的价值指向,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和内在要求,是新时代条件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主体地位落到实处的重大战略安排。
首先,必须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4页)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必须充分把握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经过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在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持续提升的同时,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更加强烈也更加丰富多样。在新时代条件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更稳定工作、更满意收入、更可靠社会保障、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居住条件、更优美环境、更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
最后,必须科学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集中解决制约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各方面障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要下大力气解决好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实体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发展不充分等重大课题,实现平衡性与可持续性的发展,破解影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满足人民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着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评判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把“蛋糕”做大,更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好不好,最终要由人民来检验和评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生活是否美好、是否幸福,归根结底是由人民群众“说了算”,要看“人民拥不拥护”“人民赞不赞成”“人民高不高兴”“人民答不答应”,这是评判是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标准。
人民群众的体验和感受是判断幸福生活程度的核心标志,这种体验和感受具体来说就是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最大限度、最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在共享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这里,获得感是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基础,幸福感和安全感是获得感的升华。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而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离开经济发展的民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济发展直接联系的就是人民的获得感。只有在经济发展成果形成全面共享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人民得到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幸福感、安全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和发展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紧紧抓住同人民群众利益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集中解决精准脱贫、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基层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全体人民在社会生活中拥有更直接的幸福感,坚决扫黑除恶、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实在的安全感,使人民的美好生活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评价主体地位,就要把人民群众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牢牢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当中,了解、体验和征集民意,把人民群众的追求和意愿集中上来,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决策,再转化为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注意的是,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复杂,党的“赶考”工作远未结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问题的核心就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就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恶风必然导致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必然形成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局面。为此,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用“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讲真话、用真力、求实效、办实事,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效果接受人民群众检验,把人民主体地位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