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娟
(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222)
骨髓炎有2个必备性诱因,即必须在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发生,内在因素指的是局部以及全身性骨骼的抗菌能力下降,外在因素指的是具有高度感染力的细菌侵入机体。化脓性骨髓炎分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两大类,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就极易发展成为慢性炎症,因而科学、高效的临床护理对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能否有效转归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就诊的200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术后护理方式展开研究,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以我院骨科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于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5例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原发性疾病:118例急性骨髓炎,82例慢性骨髓炎;临床症状:发热、局部红肿、持续性疼痛、肌肉痉挛、拒绝活动患肢等等。
2 研究方法:(1)术前,按照常规骨科手术进行准备,但注意以下4个事项:①仔细检查详细审阅X线片,确定死腔、死骨的具体位置,制定手术方案;②在手术前2-7天内应用抗生素,并在用药之前测定抗生素敏感度、培养窦道分泌物细菌;③对于创伤致使的骨髓炎,在手术之前,进行破伤风预防;④在特殊时刻,进行输血。(2)术中:在全身麻醉之后实施切开引流术、置管冲洗术以及负压吸引术[1]。(3)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重护理工作,持续性冲洗患者伤口,在制动患肢的同时配合科学、适宜的功能性康复活动。
3 护理体会:(1)生命体征护理。注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以及血压变化,尤其是作为评估术后治疗效果重要因素的体温。(2)饮食护理。注意患者的营养补给,可采用静脉摄入、食用富含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类食品方式,监督其少食多餐,鼓励多喝鲜奶、酸奶等乳制品,进而加强营养补给、提高机体抵抗力。(3)特殊护理事项。在清创、伤口缝合使用引流管时,注意监测引流情况,有无发生引流堵塞等异常。在突发渗出时及时进行敷料更换;在骨髓腔内置管灌注药物时,保证无菌操作以防发生2次污染。①在使用抗生素对急性骨髓炎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应时刻观察药物是否发生副作用或者毒性反应,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必须控制流速及浓度;②对于患者突发高热情况,可通过额部放置冰袋、50%酒精擦拭身体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以此来规避常规解热镇痛药致使的患者过量出汗以及虚脱现象;③对于脏器功能严重衰竭患者,尤其关注固定之后的血运状况。[2-3]诸如在用石膏、夹板进行患部固定时,注意局部皮肤防护,以免造成患者皮肤受损,此外,相关护理人员定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以此防止发生褥疮、压疮等。(4)冲洗引流护理。施行置管冲洗护理方式,能够将骨髓腔和关节腔内的坏死组织、积血、脓液等有效排出,进一步降低毒血症发生率,同时,还能起到关节软骨保护作用;施行置管冲洗护理方式可以排出病灶区中的蛋白酶,有效控制感染;此外,还能在患者骨骼愈合过程之中,预防突发粘连,促进患者恢复。(5)固定引流管护理。①密切观察引流管引流情况,保证管道免受扭曲、压迫、折转等,保持引流通畅,同时注重固定引流管,防止其发生移位、脱出;②保证引流瓶正确放置,切忌将引流瓶放置于患者插管口的平面以上,在移动患者时,首先夹住引流管;当引流液体积>瓶体体积的1/2时,立即进行倾倒处理,以此预防因引流液液面过高而引发的逆流污染;③注意伤口、各引流管、粘膜的清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发生感染;④如实记录引流液性状、颜色、引流量,以及患者机体指标变化。(6)运用引流管护理。注意冲洗,一般情况下冲洗时间控制在2-3周;在引流液颜色清亮、患者体温正常并且局部患处没有炎症时,夹闭滴入管后再观察2天,在没有发生任何异常时,去除滴入管;护理人员必须向患者及其家属阐明置管引流护理方法在术后护理中的重要作用,禁止其私自拔管。(7)功能恢复锻炼护理。引导患者在局部炎症消退的早期进行功能恢复锻炼,以防关节发生粘连、肌肉萎缩、僵硬退化,进而改善关节、肌肉功能,促使其恢复,但锻炼量必须以患者实际炎症情况而定;比如在手术1天之后,协助患者进行局部性的脚趾、脚踝等四肢活动,手术2天之后,协助引导患者进行全身性的关键肢体活动,手术3天之后,协助引导患者进行患肢收缩锻炼,以此类推,逐步增加锻炼强度。(8)预防病理性骨折。化脓性骨髓炎患者,机体骨质受到炎症损害,极易破坏髓腔,造成骨质疏松,必须注重局部防护工作,以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主要预防手段包括:①将患肢抬高,可以有效促进静脉回流,减缓局部肿胀、疼痛;②在进行患肢移动时,包括轻、准、稳3要素;③注意观察患部邻近关节有无发生红肿、热胀、疼痛等炎症现象,以防患者机体发生病灶转移,同时监察患者有无因骨质疏松致使其发生骨折。(9)预防性护理。①注重营养补给,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有效保证病区卫生条件;②监督患者患肢保持功能位,避免因过早负重造成病理性骨折,在X线检查证实病变以及恢复至正常以后,施行负重;③保证抗生素的持续性使用,直至体温恢复正常值2周以后;④在患者伤口愈合之后,出现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症状时,及时进行救治。(10)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用简洁明了的话语向患者阐明急性化脓骨髓炎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式和流程、相关注意事项,培养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最大限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手术治疗及护理配合度[4]。(11)预防护理。对患者机体的其他感染部位进行控制,对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而言,预防第一步便是增强其机体抵抗力,以防细菌感染,其次健康的个人卫生习惯、营养补给、患者疾病认知能力的提升也是重要预防措施。
4 结果:在术后护理3-4周之后,所有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在术后均成功治愈出院,200例患者之中,121例痊愈,61例有效,18例无效,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1%。
在普通人的血液之中,经常性有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细菌入侵,但均被机体自身抵抗力消灭。而在抵抗力较弱且自身有感染病灶的机体中,细菌可以经由病灶进入机体血液之中,随着血液循环侵入人体骨骼,进而致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此病症最常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了80-90%,其次便是大肠杆菌、链球菌,最少见的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等[5]。通常情况下,有3种进入人体骨骼视为途径,即骨骼附近软组织感染、外伤性以及血源性途径。对于化脓性骨髓炎患者而言,急性期是最重要治疗时期,决定着疾病未来的转归方向,如果在急性期,患者机体抵抗力较低,卫生条件差,营养得不到保障,病情没有得到彻底性控制,在出院之后极易转发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所以,必须重视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的术后观察以及护理。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护理3-4周之后,所有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在术后均成功治愈出院,200例患者之中,121例痊愈,61例有效,18例无效,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1%,进一步证明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手术之后,应用切开引流置管冲洗治疗方式,使用抗生素,用生理盐水进行切口冲洗,将抗生素用药流的形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消灭细菌,改善血凝块情况,促进脓液排出,具有护理有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的术后观察及护理之中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