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是控制恶性肿瘤患者病情恶化的有效手段之一[1], 特别是头颈部恶性肿瘤多采用放射治疗。 然而, 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 也会对放射周围皮肤的正常细胞造成损伤, 致使局部皮肤出现红斑、 湿性脱屑、 水疱、 破溃等不良反应, 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而且还可因此导致放射治疗中断, 影响治疗效果[2]。 研究显示, 临床上多将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利肤宁)、 三乙醇胺乳膏等预防性应用于放射治疗患者的局部皮肤, 以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 但临床疗效报道不一。 为此,笔者于本研究中回顾性分析了分别采用利肤宁及三乙醇胺乳膏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 以期为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提供参考。
回顾2016 年8 月至2018 年8 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10 例行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 将放射部位预防性应用利肤宁者设为试验组、 应用三乙醇胺乳膏者设为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共57 例, 男性39 例、 女性18 例,年龄(57.16 ±8.02) 岁, 肿瘤为鼻咽癌者29 例、喉癌者13 例、 口咽癌者15 例(扁桃体癌者4 例、舌根癌者4 例、 下咽癌者7 例); 对照组患者共53例, 男性38 例、 女性15 例, 年龄(54.42 ±6.77)岁, 肿瘤为鼻咽癌者27 例、 喉癌者14 例、 口咽癌者12 例(扁桃体癌者2 例、 舌根癌者4 例、 下咽癌者6 例)。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情况对比采用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χ2=0.140, P =0.708, P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年龄对比采用u 检验, u =1.862, P =0.056, P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肿瘤分布情况对比采用3 行×2 列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χ2=0.297,P =0.862, P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大连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符合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者; (2)颈部淋巴结转移者; (3) 放射部位无皮肤病者;(4) 未曾使用本研究以外的其他皮肤防护剂者;(5) 卡氏评分>80 分者; (6) 病历资料完整者。
(1) 肿瘤部位采取手术治疗者; (2) 未完成全程放射治疗者。
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营养支持、 放射剂量、化疗方案等, 并均于第1 次放射治疗后开始应用皮肤防护剂, 直至放射治疗疗程结束后15 d 停止用药。
试验组: 第1 次放射治疗后, 局部放射皮肤均匀涂抹利肤宁(青岛软新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鲁械注准20152340650), 厚约1.0 mm, 每天3 次(放射治疗前4 h 内不得用药)。
对照组: 第1 次放射治疗后, 局部放射皮肤均匀涂抹三乙醇胺乳膏(法国JANSSEN CILAG 公司生产, 注册证号H20120425), 厚约1.0 mm, 每天3 次(放射治疗前4 h 内不得用药)。
注意事项: 嘱患者穿纯棉低领衣物, 避免衣领摩擦颈部; 保持放射区域皮肤洁净, 避免暴晒、 热水洗浴、 抓挠及刮蹭。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治疗1 周后及接受不同放射剂量时的皮肤损伤情况, 皮肤损伤程度根据RTOG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分级标准予以判定: 0级, 无变化; 1 级, 皮肤出现滤泡样暗色红斑及干性脱皮、 脱发等, 且汗液减少; 2 级, 皮肤出现触痛性或鲜色红斑、 片状湿性脱皮及中度水肿等; 3级, 皮肤出现凹陷性水肿, 皱褶以外部位出现融合成片的湿性脱皮; 4 级: 皮肤出现溃疡、 出血甚至坏死[3]。
应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 表示, 采用u 检验; 均以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放射治疗1 周后, 试验组患者中皮肤出现1 级损伤者18 例、 2 级损伤者37 例、 3 级损伤者2 例,对照组患者中皮肤出现1 级损伤者10 例、 2 级损伤者29 例、 3 级损伤者13 例、 4 级损伤者1 例, 两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对比采用秩和检验, Mann-Whitney U =1087.500, Z = - 2.893, P =0.004,P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患者在放射剂量为20 Gy 以下时均未出现皮肤损伤, 有18 例患者在放射剂量为20 ~40 Gy时出现皮肤损伤, 39 例患者在放射剂量为40 Gy 以上时出现皮肤损伤。 对照组患者有1 例在放射剂量为20 Gy 以下时出现皮肤损伤, 29 例在放射剂量为20 ~40 Gy 时出现皮肤损伤, 23 例在放射剂量为40 Gy以上时出现皮肤损伤。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放射剂量时的皮肤损伤情况对比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 =1123.500, Z = - 2.686, P =0.007, P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目前, 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生物治疗等, 其中头颈部恶性肿瘤因其位置特殊, 周围重要血管、 神经分布较多,手术风险较大, 因此多予以放射治疗[4]。 但在放射治疗过程中, 放射线可致使局部组织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而导致局部正常细胞凋亡, 促使局部皮肤出现红斑、 色素沉着、 毛发脱落、 脱皮甚至坏死[5-7]。而颈部皮肤较薄、 皱褶较多、 汗腺和皮脂腺分泌较活跃, 更易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8]。 为此, 临床多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将利肤宁、 三乙醇胺乳膏等皮肤防护剂预防性应用于放射治疗患者的局部皮肤, 以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 其中, 三乙醇胺是一种良好的吸湿剂, 能够减少放射部位皮肤的水分流失, 并可改善皮肤血液循环, 促进渗出物排出[9-10]; 同时, 其还可降低机体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 减轻炎症反应[11], 对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重要价值。 利肤宁是一种中药制剂, 其内含有的狼毒、 地肤子[12]、 土茯苓等具有清热燥湿、 解毒疗疮的功效; 黄柏中富含小檗碱, 具有显著的防治溃疡作用[13]; 野菊花能够解疔散毒, 抑制血小板聚集, 增强局部血液循环[14-15]; 苦参则具有升白细胞作用, 能够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16]; 此外,芦荟凝胶、 硬脂酸、 羊毛脂、 聚乙二醇等基质性成分能够在皮肤表层形成一层脂质保护膜, 以减少表皮的水分流失, 并可防治细胞损伤[17], 提高放射治疗区域细胞抵抗力, 从而达到保护皮肤的目的[18]。
本研究中,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分别采用利肤宁及三乙醇胺乳膏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 结果显示, 治疗过程中利肤宁组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明显轻于三乙醇胺乳膏组,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对比, P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可见, 利肤宁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明显优于三乙醇胺乳膏。 分析原因可能在于三乙醇胺乳膏仅有单一有效成分起作用, 而利肤宁是复方制剂, 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 通过多重机制保护放射部位皮肤, 因此皮肤防护作用更佳。
综上所述, 利肤宁可有效延缓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 降低皮肤损伤程度,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