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虎地秦墓竹简》连词的使用特征

2019-01-02 02:04刘天福
文教资料 2019年30期
关键词:连词

刘天福

摘    要: 本文以《睡虎地秦墓竹简》里使用率较高、分布较广的“其”“节”“若”“且”等四个连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定性地描写它们的语义与语法功能及与同期传世文献的差异,揭示它们的使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一定的解释。

关键词: 《睡虎地秦墓竹简》    连词    使用特征

《睡虎地秦墓竹简》(以下简称《睡简》)是最早出土的秦简,写成时间大约是战国末年至秦始皇时期[1],是研究这一时期语言的重要材料。根据吉仕梅的统计,《睡简》共有27个连词[2]。考虑到篇幅和研究对象的典型性与价值,本文将选取其中研究薄弱、使用率高、分布广且有代表性的“其”“节”“若”“且”等四个连词,以之为个案,通过定量定性地描写它们的语义与语法功能及比较它们与时代相近的传世文献的用法差异,进一步揭示《睡简》连词的使用特征及成因。

一、《睡简》连词的语义语法功能

(一)连词“其”的语义语法功能

连词“其”在《睡简》中共50例,表假设,位于假设复句的假设偏句。例如:

(1)其叚(假)者死亡、有罪毋(无)责也,吏代赏(偿)。(秦律十八种45)

(2)隶臣妾其从事公,隶臣月禾二石,隶妾一石半。(秦律十八种32)

(3)县毋敢擅坏更公舍官府及廷,其有欲坏更也,必谳之。(秦律十八种47)

(4)旞火延燔里门,当赀一盾;其邑邦门,赀一甲。(法律答问130)

“其”在分句有句首与句中两种位置,当假设分句有主语时,可在主语前,如例(1)所示,也可在主语后,如例(2)所示;假设分句没有主语时则位于句首,如例(3)和例(4)所示。有时“其”所在的分句还有先行句,先行句内容为法律对某种具体行为的规定,“其”所在的假设分句承接先行句内容而假设一种新情况,后一分句是说明这种情况的后果。先行句的内容具体有两类:一为法律明确禁止的事情,如例(3)有表禁止的“毋敢”;二是重要性低于“其”所在的分句,如例(4)中的“(燔)邑邦门”的处罚高于“燔里门”,“其”不出现在先行句中。

假设连词“其”在传世文献亦见,但使用率不高。如在与《睡简》时代接近的《呂氏春秋》中仅见1例:

(5)汤其无郼,武其无岐,贤虽十全,不能成功。(《吕氏春秋·慎势》)

例(5)高诱注为:“郼、岐,汤武之本国。假令无之,贤虽十倍,不能以成功业。”[3]由此可见,“其”当为假设连词。《吕氏春秋》全文字数是《睡简》的三倍多,但假设连词“其”的使用频率远低于《睡简》,反映出“其”在不同文献分布上的差异。

(二)连词“节”的语义语法功能

在《睡简》中,连词“节”位于假设复句的始发句引出假设的条件,共16例。例如:

(6)更隶妾节有急事,总冗,以律禀食;不急勿总。(秦律十八种33)

(7)节有急行,以此行吉。(日书乙种243)

和假设连词“其”一样,“节”所在的分句也是始发句,分句主语可出现,如例(6);也可不出现,如例(7)。与假设连词“其”不同的是,“节”未见所在分句之前出现先行句的用例。

值得指出的是,《睡简》释文将假设连词的“节”处理为通“即”(“节”的繁体字形与“即”相近),我们认为这种处理并不妥当。在《睡简》中,“节”和“即”在用法上互补,前者只作假设连词,后者只有作副词或介词的用法,不表假设[4]。虽然“即”表假设在古代汉语中很常见,但在《睡简》所有50例“即”中,没有1例是表假设的,二者的这种区别在叙述同一件事的简文中体现得更明显,例如:

(8)爰书:某里典甲曰:“里人士五(伍)丙经死其室,不智(知)故,来告。”即令令史某往诊。……节死久,口鼻或不能渭(喟)然者。自杀者必先有故,问其同居,以合(答)其故。(封诊式158)

在例(8)中,“即”表示时间;“节”表示假设,两者的用法截然分明,丝毫没有类同。

表假设的“节”在传世文献中用例极少,仅在《墨子·备城门》以下的“城守各篇”[5]发现3例。例如:

(9)而札书得必谨案视参食者,节不法,正请(止诘)之。(《墨子·号令》)

此外,《墨子·备城门》以下“城守各篇”还使用“即”表假设,共有9例,例如:

(10)即有物故,鼓,吏至而止。(《墨子·号令》)

综合例(9)与例(10)可以看到,与《睡简》不同的是,《墨子·备城门》以下“城守各篇”里假设连词“节”和“即”存在混用的情况。

(三)连词“若”的语义语法功能

连词“若”在《睡简》有两种用法,一是表假设,标作“若1”,共13例,主要见于《日书甲种》。例如:

(11)若■以是月殹(也)东徙,击。(日书甲种189)

连词“若”在《睡简》中的第二个用法是表示析取并列,标作“若2”,连接项可以是词、短语和分句,共33例。例如:

(12)已断已令,未行而死若■亡,其所包当诣● (遷)所。(法律答问107)

(13)甲有罪,吏智(知)而端重若■轻之,论可(何)殹(也)?(法律答问102)

(14)或斗,噛断人鼻若■耳若■指若■唇,论各可(何)殹(也)?(法律答问113)

(15)斗以箴、鉥、锥,若■箴、钅术、锥伤人,各可(何)论?(法律答问113)

“若■”连接的内容都是做句子的某个成分,不是独立的句子,因此“若■”的连接项与陈述语气或疑问语气并无必然联系,如例(13)—(15)所示,连词“若■”出现在疑问句中,但只出现在前一分句,不是句子的疑问焦点。

(四)连词“且”的语义语法功能

连词“且”在《睡简》中主要表选择,相当于“还是”,共13例,全部见于《法律答问》。例如:

(16)问杀人者为贼杀,且斵(斗)杀?(法律答问109)

(17)抉籥(钥)者已抉启之乃为抉,且未启亦为抉?(法律答问100)

表选择的“且”与表选择的“若2”不同,如上两例所示,全部位于选择问句的后一分句,且只连接分句,不连接词和短语,也没有多项连接的用例。此外,“且”连接的前后两项之间语义互斥,预设了选择问句的回答范围,听话人的答语只能从这个封闭组中选择。如例(16)的答语要么是“贼杀”,要么是“斵(斗)杀”,没有其他选择。余例类推。

二、《睡简》连词的使用特征

(一)《睡简》连词的分布特征

通过对“其”“节”“若”“且”等连词语义语法功能的描写,发现它们可分为两类:一是假设连词,包括“其”“节”“若1”;二是选择连词,包括“若2”“且”。这两组连词在《睡简》分布情况如下表:

表1    《睡虎地秦墓竹简》连词分布情况

(二)假设连词的使用特征

根据第一部分的描写和表1的统计可以看到,“其”“节”“若1”是《睡简》中使用率较高的三个假设连词。其中使用率最高的“其”分布于《秦律十八种》和《法律答问》;“节”使用率低于“其”,但出现的篇目范围更广,而“若1”则主要分布于《日书甲种》。不同假设连词在使用率及内容分布上的不同,反映出连词在发展中“一义而多词”的表达现象,体现了此时的语言表达已具有精密化、多样化的特征。

与传世文献比,《睡简》假设连词呈现出自己的使用特點,如“其”虽在传世文献中亦有使用,但使用率与《睡简》存在差异,如与《睡简》时代接近的《吕氏春秋》“其”仅见1例。假设连词“节”在传世文献中只见于《墨子·备城门》以下的“城守各篇”。

(三)选择连词的使用特征

《睡简》连词“若■”和“且”都有表选择的用法,但在频率、分布及功能上都有差异。通过表1可以看到,使用频率上“若■”高于“且”,分布上表现为“若■”使用范围广,在《睡简》各部分内容均有用例,而“且”的使用范围狭窄,仅见于《法律答问》;此外,“若■”可以出现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出现在疑问句时不涉及疑问点,为预设信息。“且”没有用于陈述句的用例,只见于选择问句的后一分句。功能上“若■”可连接词、词组或分句,“且”仅用于连接前后两个语义互斥的分句,形成一个封闭组,预设了答语的范围。总之,两者分布不同,分工明确。

三、连词使用特征的影响因素

考察发现,造成《睡简》的连词分布和使用特征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语体性

《睡简》作为出土的法律文书文献,内容的法律语体性势必影响连词的分布和使用。换言之,连词使用受到文献内部不同内容和表达程式的影响。从上文考察可以看到,如表1所示,假设连词“其”“节”多分布在《秦律十八种》和《效律》这些法律文献中,显然是为了体现法律的规范性、准确性。《睡简》的法律条文的表达大致可归纳为“条件+要求/后果”这种程式化格式,即前一分句主要表示条件,说明法律的适用对象、范围等,后一分句主要针对前述条件说明具体要求或者承担的法律后果,假设连词引出条件的功能正好能满足这种格式要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睡简》使用率最高的假设连词“其”和“节”主要出现在律文部分。

《秦律十八种》和《效律》是陈述法律条文的,因此不用连接疑问分句的连词“且”。《法律答问》是以答问的形式解释秦律的条文、术语等内容[1],故多用选择问句。能够连接疑问分句的连词“且”正好满足这种需要,这是它出现在《法律答问》中的原因。

(二)地域性

《睡简》是秦墓出土的竹简,不仅出土地域明确,而且其中的法律文书等是在秦地形成并长期在秦地使用的,地域性鲜明。这种语料的地域特征必然会在连词使用上有所体现,例如“其”作为《睡简》中使用率最高的假设连词,并不见于战国楚简,楚简中假设连词使用率较高的是“苟”“如”[6]。由此看来,“其”是一个秦地使用的或至少秦地偏好的假设连词。再如假设连词“节”在出土文献中只见于秦文献,传世文献中仅出现在或为秦人撰写的《墨子·备城门》以下的“城守各篇”内,汉以后才逐渐被“即”替换[7]。连词“且”在《睡简》中主要表选择,在战国楚简中主要表示并列。凡此种种体现,基本可说明秦地方言对出土秦简连词的使用有影响,或者说有偏好选择使用的影响。

四、结语

通过对《睡简》中“其”“节”“若”“且”等四个连词的考察,可以看到《睡简》连词的使用特征与文献内容的语体性、地域性有关。语体方面,表现为不同内容对连词的使用和分布有影响。地域性方面,表现为秦方言对《睡简》连词使用有影响或至少有着偏好性的选择,表现为具体连词的使用及连词的功能在不同地域文献的分布上有差异。以这四个连词为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注意到出土文献并不是均质的语料,内部具有复杂性,我们在利用出土文献材料的时候,要重视其在地域及语体方面的特点和属性。

参考文献: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2]吉仕梅.《睡虎地秦墓竹简》连词考察[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02):31-37.

[3]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460.

[4]皮家湾.《睡虎地秦墓竹简》连词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6.

[5]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6]刘凌.战国楚简连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7]张国艳.假设连词“節”“即”使用情况研究——兼考《墨子·备城门》以下诸篇的成书时代[J].广西社会科学,2007(01):129-133.

猜你喜欢
连词
例谈从属连词的考查方式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复合句(状语从句)连词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代词并入的连词化历时考察——以“此外”及相关词汇为例
中考连词考点例析
并列句专项练习
牵手中考复合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