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岚
摘要:高校学报作为一种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学术创新的主要发布平台,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及时掌握最新学术发展动态的重要窗口。而学报编辑人员是期刊学术质量、编校质量的把关人,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严守学术规范,才能确保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办刊水平,从而推动学术交流和创新,为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学报编辑;责任意识;学术规范
中图分类号:G23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9)12-0148-03
学术期刊是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和人类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因此,高校学报对于读者而言具有教化与导向功能,这就决定了学报编辑人员必须对自己编辑的期刊杂志负有全面的责任,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和引领自己的编辑工作,时刻注意保持政治敏感性,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切实保证期刊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含量。
一、学报编辑必须不断增强责任意识
学报编辑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要本着对党的编辑事业负责任、对广大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切实增强责任意识。
1.堅持政治和学术的导引性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时刻保持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在组稿和审稿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坚定和清醒的政治头脑,对于涉及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民族或者宗教等内容的来稿,要以高度的政治鉴别力把好政治关口,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1]。另外,坚持认真学习、全面掌握期刊出版的相关法规政策,做到依法依章进行稿件编辑,确保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严格遵守国家的办刊要求。同时,在学术方面也要坚持导引性,在选题策划、组织稿件、编辑与加工稿件的全过程中,要把“最高”的理论水平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刊载的标尺,坚持把那些具有学术前沿导向价值的稿件发掘出来。应积极思考、及时发现本领域具有前沿性的难点和热点课题,并且围绕它们来组织、编辑和刊发相关的稿件,从而以较强的学术和思想价值,保证期刊能够充分体现学术的导引性。期刊作为学术展示交流的平台,必须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传播最新的理论知识,交流与研讨最高水平研究成果。这是期刊必须要具有的学术和社会价值,也是能够保持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2.坚持科学地审读稿件
对于学术期刊而言,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期刊,作者所提出的观点、理论,都必须有科学的依据,经过科学、缜密的推理和判断,才能站得住脚、才能具有学术传播交流价值。但是事实上,任何一名作者在某一个研究领域都不可能是通才和专才,都会由于某些制约因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学报编辑人员在审读的过程中必须突出科学性,本着对学术研究负责、对作者本人负责的态度,帮助作者及时发现稿件中的观点、论证、结论的局限,并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和建议,或者直接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和修正,从而确保刊发的稿件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总而言之,学报编辑科学地审读稿件,科学地把关,能够使期刊的整体出版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3.坚持编辑工作的创新
所谓的“创新”不是为了追求“不同”,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变化来推陈出新,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鲜事物。而学报编辑的创新,也是期刊是否具有价值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更是编辑人员必须坚持的一个工作原则。针对学报编辑人员来说,就是在期刊编辑的全流程、全过程中,要坚持发掘那些在学术方面具有创新价值的稿件,再通过科学的编辑加工刊发出来,从而在某一思想或者学术领域,以其独特的学术价值起到引领作用。具体而言,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创新”就是学报编辑人员从发展的角度、以专业的思路来客观地评判稿件的学术价值,或者通过自己的编辑加工来凸显出稿件的价值。因此,学报编辑人员应基于自身的专业眼光和专业能力,带着问题、以思考的状态来对稿件进行审读,在众多来稿中及时辨别和发现具有创新价值的稿件。在判断这类稿件的创新价值时,要坚持全面、客观和公正,不能因为唯权威而否定与权威理论观点不同的稿件,也不能自以为是地摒弃与自己观点相悖的稿件[2]。相反,要反复推敲、勇于推荐和刊发那些具有学术创新价值的好文章。对于一些既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又有一些引用内容的稿件,编辑人员也不能轻易放弃,要通过自己的精心编辑,删减其引述的已有观点和内容,把其具有创新价值内容突出出来,在刊发以后同样具有学术引领作用。
4.充分发挥编辑工作的指导价值
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各类期刊,由于其具备知识性与时效性相融合的独特优势,能够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学报编辑人员无论是审读编辑理论类稿件,还是审读编辑实务类稿件,都必须高度重视挖掘、发现、传播其在知识层面或者操作层面的指导价值。分别来看,一方面理论类稿件的结论部分不具有指导价值,而稿件中作者的推导论证过程才最具指导价值。因此,学报编辑人员要尤其注意认真审读推导论证过程的内容,要确保稿件内容中推导论证部分是主体,使之具有更加充分的论据,同时论证更加清晰有力,最终当读者在阅读到此类文章后,能够有效理解和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方法,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实务类稿件中的案例分析最具指导价值。因此,学报编辑要特别注意把握作者引用的案例是否合理、解决案例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和可行、对案例的分析是否具有参考价值,也就是说最终看其是否能够有效指导读者的工作和生活。上述情况都需要学报编辑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加以细致甄别和筛选,对于那些论据偏颇或虚假,论证过程不具有指导价值的理论性稿件,以及那些采用作者假设的缺乏合理性的案例而导致不具备指导价值的实务类稿件,要坚决摒弃掉。同时,在与作者约稿或者交流的过程中,要善意地提示他们重视并提升稿件的指导价值,逐渐帮助他们构建出版思维、树立读者意识,最终确保稿件具有较强的出版价值。
5.在文字编辑和出版周期方面突出严谨性
学报编辑人员在确保稿件的导引性、创新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在文字编辑和出版周期方面突出严谨性。一方面,要严格审读稿件的语言文字,以及论述的逻辑性、表述的严密性。具体说就是以扎实的文字和语法功底、超强的规范字词句的能力,以及对最新的国家语言文字标准的把握,严格认真地修改稿件中相关的文字、标点和语法等方面的错误。同时,在对稿件进行通读的过程中,还需要尤其注意文中的句子之间、段落之间是否具有严谨的逻辑关系,如果出现逻辑错误,要遵循着作者原本的思路进行修改,使之文同字顺。特别是对于一些内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是因作者语言文字能力不足而导致可读性不强的稿件,如果编辑的责任意识不强而原文刊发,那么既不会得到读者的认可,也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学术价值。鉴于此,学报的编辑人员就应该对原文稿的内容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和删减,理顺文稿的整体结构、划清具体的段落,并使其语言文字更加通顺且具有逻辑性,这些工作虽然增大了编辑的压力,但是这种二次创作也正充分体现了编辑工作的真正价值。同时,任何期刊都具有固定的出版周期,因此学报编辑人员必须保证稿件的时效性,在每一期出版之前,要根据所编辑稿件不同的社会效果、学术效果和出版效果,对稿件的刊发日期进行统一筹划、合理安排,确保不拖期、不延期。
二、学报编辑必须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1.严格遵守相应的学术规范,带动形成浓厚的优良学风
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社科类学术期刊对于营造良好的学术规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业界一致倡导的学术规范,就是指在一定的学术共同体范围内人们从事学术活动所形成的基本规范,换言之,就是指遵循学术发展规律为了学术活动而制定的基本准则[3]。作为社科类的学术期刊,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在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开展编辑工作,不仅能够使工作更加严谨,而且有助于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而且还能够推动期刊与国际对话和接轨。一是学报的编辑人员要切实制定并执行相关的制度,以便于在学术研究中引导、规范和端正学风。例如:常见的利用期刊一定的版面刊登约稿启事,在其中针对投稿作者严格要求文章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等要素,严格规定标题的层级、段落结构和注释引用等格式,严格规范图表数据、参考文献,确保刊物成为学术研究与交流的范本,以此涵养和营造良好的学风。二是学报的编辑人员要注意不断通过提高所刊登文章的质量,来正向影响学风,进而对后续的研究者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在学术交流和评价过程中社科学术期刊具有核心与枢纽的地位,期刊本身所具有的优良作风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整个学术界的风气。通常情况下,读者都是通过订阅学术期刊来进一步了解这个期刊的,期刊的专业定位、选题方向、栏目设置,以及所刊载文章的风格,一方面对读者深入认识期刊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对相关研究者后续的研究方向与投稿方向产生积极影响。基于这一判断,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期刊的作用恰似指挥棒。具体说就是,高校学报发表文章的态度如果是严谨、实事求是的,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者就会适应该学报的学术风格来投稿;高校学报如果刊载的文章都是虚夸浮躁、闭门造车这一类型的,那么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者就会适应该学报的这种不良学术风格来投稿;高校学报如果办刊作风不实不正,人情稿、关系稿大行其道,或者花钱、找关系、找熟人也能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哪怕文章质量很差,那么将会引发很多人不专心做学问而选择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利用所谓的捷径来发表质量低劣的论文,进而形成不良的学术风气。因此,高校学报要对学术抱有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抵制各种各样的名利诱惑,坚定不移地抵制来自于人情、朋友、领导、亲属等各方面的压力,坚守文章质量这一底线标准,严守办刊所要求的学术规范。
2.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有效净化学术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迅速发展、成就巨大,但是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上的功利主义思想抬头,进而波及到哲学社会科学界,从而在学界滋生并蔓延着一种不正之风和不良学风,有关的学术不端行为时常见诸于各媒体,这不仅使中国的学术形象蒙羞,而且严重阻碍了学术研究的创新和发展[4]。鉴于此,高校学报作为社科学术期刊,对于反对和抵制学术腐败有天然的责任和独特的作用,应该为净化学术风气付出自己的努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首先,要严格制定并执行三级审稿和双向匿名审稿等相关制度,切实落实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三级审稿程序,从而有效预防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高校学报作为社科类学术期刊,必须通过审稿来审查和把关稿件中所展现的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确保刊物的学术水平。三级审稿虽然能够有效预防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但是相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其力度还是显得不足。因此,还应该在三审的基础上,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匿名的方式来进行双向审稿,要确保审稿专家是匿名的,同时送审的稿件也必须删除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基金项目等真实信息,使审稿的过程能够确保客观和公正,从而把学术不端行为消灭在源头。第二,要对学术不端保持绝对的“零容忍”,坚决拿下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的稿件。高校学报编辑部应该针对预防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制定并施行举报奖励制度、曝光制度和违规处罚制度,在加大审查稿件力度的基础上,要把广大读者、作者充分发动起来,积极地检举揭发学术不端行为,坚决曝光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并加以有效的惩罚[5]。学报编辑部一旦审查出抄袭、拼凑、剽窃的文章,馬上撤下来,同时以声明的形式表明立场并加以严厉谴责。总而言之,高校学报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严格的办刊标准和学术规范,就能够有效压缩学术不端行为的生存空间,令那些粗制滥造、东拼西凑,甚至剽窃抄袭的论文没有生存的土壤,从而有效地净化学术生态环境。
三、结束语
高校学报是刊载、交流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学术载体,肩负着推进高校教育科研发展、学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而要办好学报,编辑人员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报编辑人员作为期刊学术和编校质量的把关人,其综合职业素质的高低对于学术质量、办刊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学报编辑人员必须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持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期刊正常高效运转,实现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