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促进学生运动技能

2019-01-02 01:36赵磊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12期
关键词:运球动作技能

赵磊

运动技能是体育运动的灵魂,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基础。要求学生能够做一些简单的组合动作,能够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学会几项田径运动技能,是小学体育课程标准里明确规定的内容。所以,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也是小学阶段体育课堂的重要内容。但是,如果单凭枯燥、反复的动作训练,让小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是不符合其心智发育特点的。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把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融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就成了小学体育教师努力探究的方向。

激发体育运动兴趣阶段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一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地投入到这项运动当中,而且对于这个运动的过程印象就会非常深刻。所以说,要想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兴趣是前提。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让课堂本身变得丰富有趣,而使课堂丰富有趣的方法就是组织新颖、活泼的游戏活动,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如在前滚翻教学中,教师首先给学生创造游戏情境:假设同学们在野外玩耍的时候,被困到了一个高高的土坡上,同学们怎样才能安全地离开这个土坡呢?然后小组内积极讨论,寻找最安全、最有效的离开土坡的方法。由学生们的交流讨论,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前滚翻,并告诉学生“前滚翻或滚翻就是脱离土坡、摆脱危险的体育技能”。接下来,再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用篮球和四方的盒子进行滚翻,让学生说出为什么篮球滚翻得快。接着这样的游戏,老师给学生示范前滚翻,告诉学生“要想滚翻,必须把自己的身体蜷起来”。最后学生模仿老师,尝试练习,大胆展示,相互评比,形成技能。

滚翻的动作,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所以学生上课的兴趣非常高。由于小学生喜欢尝试新鲜的事情,因此,这节课的重点不在于如何激发兴趣,而主要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在40分钟的课堂中始终保持着高涨的兴趣,在兴趣的引领下逐步掌握滚翻动作。教师通过游戏情境的设置,运用具体的游戏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建立動作表象认知阶段

任何事物都有它发展、运行的规律,学生的运动技能的形成也一样,总是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从熟练到变成自己的技能,甚至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长这样一个规律。这个规律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让学生建立这项运动技能的概念表象,能够粗略地掌握某个动作,了解这个动作的概念。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运动技能和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结合在一起,组织学生游戏,引导学生模仿。

如在小学跳跃练习的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哪些小动物是跳跃向前行走的?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说出自己知道的小动物,比如青蛙、兔子、袋鼠等。依据讨论结果,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青蛙组、兔子组、袋鼠组,让各小组内部交流和练习青蛙、兔子、袋鼠的前进方式,然后三个小组互相展示评比。在展示评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动物跳跃前进的方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从而引出双脚连续跳跃的动作概念。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就把学生的模仿游戏上升到体育运动概念的高度,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快乐游戏中掌握了体育运动的简单动作。

跳跃是人体的基本运动形式。教师在这节课里通过组织学生的模仿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并且,教师还组织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进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习能力。

改进完善整体动作阶段

当学生能够说出这个动作的名称,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这个动作时,那么接下来就是学生对这项技能逐渐熟悉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把第一阶段中的学生不能注意的动作细节凸显出来,把错误纠正过来,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动作定型。对于小学生,教师如果只是抽象地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反复练习,那么由于动作难度的加深、运动负荷的增大,学生就会对这项运动失去兴趣,所以还得靠符合学生心智特点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度过这个阶段。

如在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教学中,上课开始,教师把学生两两分组,引导学生自主练习,既要从概念上明确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区别,又要让学生体验两种运球有什么不同。对于行进间运球,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两次运球”,因此要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行进间运球,必须努力纠正学生们的这个错误动作。为了让学生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细节,运球的过程中不违例、犯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谁是称职小老师”的游戏。首先是一部分学生运球,另一部分学生作为“小老师”从旁观察,看哪位同学在运球时出现了“两次运球”的现象,对于能够发现到运球学生错误的“小老师”进行表扬,然后两部分学生轮换当“小老师”。

小学阶段,不苛求学生掌握运动细节,形成完善优美的动作技巧,但是也必须让学生认识每一项运动都有一定的运动规则,在进行运动时必须遵守运动规则。比如这节课,老师通过小游戏,不仅让学生懂得了行进间运球的规则,而且还帮助学生熟练了运球的技能。

结束语

虽然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并不侧重追求体育技能传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也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的细节,但是这不等于说小学的体育课堂就可以“放羊”,就只能“玩一玩”。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还是应该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依据小学生的特点,利用欢快、新颖、智慧、多元的游戏,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为他们的终身运动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小学)

猜你喜欢
运球动作技能
下一个动作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完形填空一则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拼技能,享丰收
画动作
“双人运球”乐翻天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