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斌剑 章培星
关键词:职业流动;草根;民营企业主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71503129)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0月16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其中民营企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江苏省民营企业从1999年末的12.5万户增加到2017年的222.9万户,浙江省从1999年末的70余万户增加2017年的152.6万户。全国工商联在济南发布了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浙江省共有120家企业上榜,连续19年蝉联全国第一。
随着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不断变化,城镇化的加快,不断产生新的职业和产业,新的社会阶层随之出现,最突出的就是“民营企业主”这一阶层。对于创造民营经济的主体——民营企业主的发展仍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不同地区民营企业主受到不同政治文化的影响,其出身来源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更关注的是“谁能成为民营企业主”,由于受到两地政治文化的影响,人们对职业选择的倾向有所不同。自然资源的束缚以及生存环境的恶劣造就了浙江人吃苦耐劳、积极创新的精神,历代相传的浙商文化融入血液,使得浙江人热爱创业。相较之下,江苏省的重视教育和集体主义文化的发展赋予了江苏人稳中求进的精神,年轻人更愿意通过上学选择稳定的工作。针对于此,本文提出第一个问题:两省不同的政治文化影响下民营企业主创业前的职业流动有何异同?
此外,民营企业主存在群体内差异,特别是受到不同教育程度的企业主所能带来的企业绩效是不同的。据相关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越高的企业主越可能是大企业主,这是因为其能掌握的市场信息更丰富,更能解读市场信息,抓住创业机会,从而发展成为大企业主。虽然江苏省民营企业主的受教育水平仍有提高空间,但是仍高于浙江省。于是,本文提出第二个问题:两省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主教育程度是否有差异性?
江苏文化强调集体、等级,企业家注重等级念,而浙江文化提倡功利、重商、富民,强调“工商皆本”,这种务实精神、开放意识是浙江民营经济保持活力和后劲的内在原因。从政府支持方面来看,江苏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强势政府的有力推动,而浙江主要是依靠人力资源和民间资本发展个私经济,政府的作用微弱,甚至被称为“无为”。然而,现有研究对江浙文化、政府行为差异对整个区域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影响研究较多,但更深入的从政治文化差异探讨民营企业家的社会来源不多,因此给了我们更多的讨论空间。
代际间的职业流动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国内有不少文献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陈光金(2005)指出在创办私营企业之前,民营企业主一般不只一次经历过职业和职务变动。他们在开办企业前可能经历外出谋生经商,有可能来自国有企业改制,或者两者兼有。范晓光(2017)指出体制内精英“下海”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在降低,高学历者在毕业后直接进入私营经济的比重自21世纪以来上升很快,但是全国层面的结论可能不能简单地推及到省级层面。这些研究没有指出引起职业流动的政治环境、文化因素对民营企业主职业流动选择的影响,带给我们一些启示,使我们立足江浙两省,对两省政治文化影响民营企业主创业前的职业流动进行比较。
高虹远(2007)指出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社会私营企业主不遗余力地给子代提供更好的教育,以帮助他们进入体制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十二五”期间江苏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29%,浙江为12.42%。浙商的活力与实力与浙江省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形成鲜明反差。陈光金(2005)认为拥有高等学历的人会越来越多地加入私营企业家的队伍。不少研究指出江苏教育水平确实高于浙江,但是在民营企业主是否有相同的趋势?已有文献在教育程度与区域经济的增长有较多研究,而对与民营企业家个人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旨在比较两省之间不同社会来源的企业家受教育程度的异同。
(一)变量。本文对江浙民营企业主在创办企业前的职业流动划分为以下五类:“下海”型、“改制”型、“跳板”型、“跨界”型、“草根”型。“下海”型是指在创办该企业前仅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过的企业主;“改制”型是指在國有企业工作过的企业主,也包括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流动到国有企业的企业主;“跳板”型是指在三资/外企或者其他私营企业工作过的企业主;“跨界”型是指既在体制内工作过又在体制外工作过的企业主;“草根”型是指只经历过村干部、打工、留学、个体户、农民出身的企业家,他们在市场能力与体制资本两方面均处于劣势。本研究将规模以上私营企业的所有者界定为大企业主,由此得到大企业主和中小企业主两大群体,在中小企业中,将工业营业额不超过3,000万元和其他行业不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拥有者界定为小企业主,其余为中企业主。
(二)分析方法。本文主要是研究江浙民营企业主在创业前的职业流动,由于因变量职业流动是多分类变量,因此本文选择多项logit模型进行回归。假设效用函数的误差项是独立分布的,民营企业主样本i选择职业流动方式k的概率logitYyi=kY可以表示为:
logit(yi=k)=,k=1,2,3,4,5 (1)
式(1)中,因变量yi是一个分类变量,为五种职业流动组成的可能集,在实际分析中,将2“改制”作为其他四种职业流动的对照组。利用Stata11.0进行回归,可以得到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参数估计值将反映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各变量对企业主不同职业流动相对概率的影响。
(一)描述性分析(表1)
1、职业流动趋势。描述统计还显示,在中企业主中,江苏 “下海”、“改制”企业主占2.83%、38.84%,分别高于浙江的2.35%和27.07%;“草根”占45.93%,低于浙江的58.37%。在小企业主中,江苏曾在体制内的企业主占33.38%,大于浙江18.25%;“草根”占56.51%,低于浙江69.92%。不管中企业还是小企业主,江苏曾经来自体制内的企业家的比例都大于浙江,而在大企业主中,不同的是曾经来自“改制”的比例低于浙江。由此可以得出,浙江省企业主来自“草根”阶层的可能性比江苏省大,且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家来自“草根”的比例大于江苏省,而江苏省来自体制内的民营企业家比例大于浙江省。我们还发现在浙江省,企业规模越大,企业主来自体制内的可能性越大。通过有关学者研究可知,如果企业家具有国有部门工作背景或干部家庭背景对经济资源获取所发挥的作用更大,能够帮助公司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2、文化程度变化趋势。随着企业注册时间的推移,江浙两省本科及以上学历企业主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且江苏省始终高于浙江省。浙江省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企业主始终高于江苏省,这可能的解释是,20世纪80年代起,浙江承接了大量的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论学历高低,只有人们有勤劳的双手就有可能成为企业主。由表1可知,江苏省大中小企业主学历在高中及以下的比例都低于浙江省,学历在大专、本科及以上的比例都高于浙江省。这与前人研究也相似,浙江私营企业主认为自己本身文化程度较低。进一步研究表明,江苏省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所占百分比与浙江省本科及以上人数百分比的比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而大专学历人数所占百分比呈现下降趋势。说明随着注册时间的推移,江苏省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民营企业主的比例逐渐与浙江拉开距离,而文化为大专的企业主比例在不断靠近。由此可知,江苏省大、中、小企业主的文化程度都比浙江省高,并且相对浙江省来说,江苏省民营企业主文化教育水平上升速度快于浙江,这与江苏省重视文化教育密切联系。我们通过研究还发现,江苏省“下海”型、“改制”型企业主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分别占62.62%、56.19%,浙江省“下海”型、“改制”型企业主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分别占56.31%、44.65%,这也说明体制内的企业家学历较高。(表1)
3、政治身份。在小企业主和大企业主中,江苏省拥有党员身份的企业主比例高于浙江省。由于江苏省曾在体制内工作过的企业主高于浙江省,而大多曾在体制内工作过的企业主开办民营企业之前已经是中共党员,这些“老党员”与其昔日同事们存在更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在缓解民营企业外部环境约束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这些人更有可能成为中企业主或者大企业主。在计划经济下,政府掌握了大量资源,而中企业主为了企业的发展不断寻求政治条件的支持,政府也为了扩大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把民营企业主的先进分子吸收进党内。在中企业主中,两省的党员比例都是最高,并且江苏省党员身份比例大于浙江省,这可能是因为小企业主没有能力与政府建立政治联系,而大企业实力比较强,不需要靠与政府建立联系发展企业。
(二)回归结果及说明。表2呈现的是分别对模型1、模型2、模型3和模型4进行实证,其中模型1是分别对江浙两省企业主总样本的分析,模型2、3、4是对企业主子样本分析。模型1分析顯示,教育程度对江浙两省“草根”流动的负效应显著存在,学历越高影响越大,并且江苏本科及以上的回归系数大于浙江,说明两省高学历的人比起“草根”更可能来自“改制”,且江苏省可能性更大。这可能是由于体制内就业中存在着明显的职业代际传递现象,体制内职工的子女更可能获得体制内就业机会,这些人家庭条件相对都比较好,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也与我们上文得出的结论一致。在政治身份上,江苏省民营企业主的党员身份对其“跨界”有影响正显著,浙江省中民主党派身份对“草根”有正向影响,这说明浙江省拥有民主党身份的民营企业主更可能来自“草根”型,因为浙江省非公经济非常发达。此外,江苏有过公益捐赠的企业主对“下海”有显著正影响,说明江苏省有过公益捐赠的民营企业主在创办企业前更可能是来自“下海”型,这可能是由于来自党政机关的企业主拥有的政治关系对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正向促进作用,或者认为通过捐赠可以获得税收优惠、改善企业营商环境、获得“制度红利”。(表2)
表2中子样本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小企业主(模型2)中,教育程度对江浙两省“草根”流动的负效应显著存在,且学历越高影响越大。江苏省不同学历程度的小企业主来自“改制”的可能性比浙江省民营小企业主大,而且江苏省本科及以上小企业主对“跳板”型有显著负影响,这说明了江苏省小企业主更可能来自“改制”型,而对浙江省没有通过检验。此外,江苏省有过社会捐赠的小企业主更可能来自“下海”型。
在中企业主(模型3)中,江苏省教育程度对“下海”流动有显著负效应,大专及以上对“跳板”、“草根”也有显著负效应,说明江苏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中企业主来自“改制”型流动可能性比较大。在浙江也相似现象,浙江大专学历的中企业主对“草根”、“跳板”有显著负效应,并且本科及以上学历中企业主对“跳板”抑制作用小于大专学历的,因此浙江大专学历的中企业主更可能来自“改制”。这些人可能是原来国有企业中的管理者、厂长等具有很强能力的人。江苏省党员身份对“下海”型有显著正影响,对“跨界”有显著负影响,在浙江省没有通过检验。这可能是因为江苏省中企业主比小企业主更有远见但是又没有大企业主雄厚的资金,于是他们不得不与政府保持联系,而政治参与的一个途径就是成为党员,浙江省的经商环境使得企业主没有这种担忧。此外,有过公益捐赠的浙江中企业主更可能来自“改制”型。
在大企业主(模型4)中,浙江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企业主对“草根”有显著负影响,说明更可能来自改制,教育程度对江苏省大企业主职业流动未通过统计检验。江苏有党员身份的企业主更可能来自于“改制”型。
通过对江浙两省1997~2012年的私营企业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对两省民营企业主构成来源有了整体的了解:“草根”型企业家是两省民营企业家的主要来源,并且大体上江苏“草根”企业家的比例低于浙江,由于浙江政府部门把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激活民间投资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使得“草根”企业家不断涌出。研究还发现,江苏省来自体制内的企业主学历更高,而浙江省来自“草根”的企业主学历更高。
本文根据企业主内部异质性将企业主分为三个阶层,结果表明浙江省企业规模越大,企业主来自体制内的可能性越大。此外,江苏省来自体制内的中小民营企业家比例大于浙江省。这说明江苏省官本位的思想并没有完全消除。随着企业注册时间的推移,江苏省大中小企业主学历在高中及以下的比例都低于浙江省,学历在大专、本科及以上的比例都高于浙江省。作为教育大省的江苏省在经濟与教育的发展与互动中,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民营企业主的教育素质明显高于浙江省。大中企业主中,江苏省拥有党员身份的企业主高于浙江省,而在小企业主中,江苏省拥有党员身份的企业主比例低于浙江省,说明体制内的优势并没有消除。
从职业流动机制来看,教育程度对江浙两省“草根”流动的负效应显著存在,且学历越高影响越大,且江苏省可能性更大。在政治身份上,江苏省中企业主党员身份对“下海”型有显著正影响,对“跨界”、“草根”有显著负影响,大企业主身份对“跳板”、“草根”型有显著负影响,在浙江省没有通过检验,这说明浙江省大中民营企业主的经商不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江苏省有过社会捐赠的小企业主更可能来自“下海”型,浙江省有过社会捐赠的中企业主更可能来自“改制”型。这可能是因为体制内的企业家更注重通过社会捐赠提升企业形象。
本研究率先从省级层面比较了江苏和浙江两省不同规模企业家创业前的职业流动。尽管已有研究探讨了中国社会民营企业主的社会构成,但在本研究中同时考虑了教育程度、文化环境、政府关系对江浙两省的影响,更加微观。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政府不断释放创新创业活力,市场环境越来越规范,早些年凭借勇气、吃苦耐劳就能创业成功的形式已经慢慢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高学历者纷纷投入创业浪潮中。我们也看到浙江私营企业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因此,浙江省民营企业要想持续良好发展,就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随着国有经济民营化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江苏省政府应逐步退出经济活动,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环境,加强文化宣传,鼓励高学历者积极创业。最后,由于调查数据的限制,不能分析最新的民营企业主创业前的职业流动,并且江浙两省的研究结果不具有普遍性。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路路,朱斌.中国经济改革与民营企业家竞争格局的演变[J].社会发展研究,2014.1(1).
[2]范晓光,吕鹏.中国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构成:阶层与同期群差异[J].中国社会科学,2017(7)
[3]余汉,蒲勇健,宋增基.民营企业家社会资源、政治关系与公司资源获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39(6).
[4]单东.浙江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2).
[5]高虹远.文化资本与地位获得对浙江某市私营企业主子女上向流动的个案分析[J].社会,2007(1).
[6]陈光金.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形成机制、地位认同和政治参与[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1).
[7]韩雷,陈华帅,刘长庚.“铁饭碗”可以代代相传吗?——中国体制内单位就业代际传递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6(8).
[8]李孔岳,叶艳.先赋性、后致性政治关系与社会责任——基于重污染行业民营企业的经验数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4).
[9]彭飞,范子英.税收优惠、捐赠成本与企业捐赠[J].世界经济,2016.39(7).
[10]唐跃军,左晶晶,李汇东.制度环境变迁对公司慈善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2014.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