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绍华
在适应新高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思考三件事:对新高考改革方向怎样认识?面对新高考,高中学校该做什么?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会遇到哪些具体困难?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第一次明确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高考改革,不论“取消文理分科”,还是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多元评价,都是要彻底改变基础教育被“分数”绑架的局面,让学生从十二年分数的奴隶转变成自我成长的设计师和追求者。新高考是对高中教育改革成果的检验,也是对高中教育改革目标进一步落实的引导。
但面对教育改革,有时候我们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中国教育现实中的不合理性,如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2015年8月《文汇报》发表的《我们的孩子真的缺乏创造力吗》一文中指出,中国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即“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遥遥领先其他参加测试的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数学、阅读、科学这三门测试中均排名世界第一。PISA测试的重点是看学生参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对阅读、数学和科学的考察并不限于书本,还包括成年人生活中需要的知识。
在创新能力测试中,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丹麦学生,尤其是在思维的拓展性,以及对他人现有知识的完善与扩展方面,中国学生得分比丹麦学生高了100%。
文中提到,“当中国大力提倡快乐教育,丹麦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快乐教育”。丹麦专家认为,丹麦教育想让学生快乐,于是举办了很多无法学到知识的集体活动。但让学生感到快乐的方法还有很多,一种方法是从社会角度搞些集体活动;另一种方法是让学生专注到学习上。从教育学角度讲,如果能让学生专注地去学一样东西,所产生出来的动力,也会让学生们感到快乐。
不论对中国教育现状的质疑有多少,我们的教育的确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关注情感体验,关注自主成长,关注人的发展等,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现实性要素。
正如文章结尾所说:“在创新能力方面……之前给中国孩子贴上缺乏创造力的标签有点为时过早。我们什么时候起对自己的基础教育丧失掉了自信?仅仅因为我们缺乏诺贝尔科学奖项吗?……没有一国的教育是没有缺陷的。推进教育改革,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也切莫妄自菲薄。”
新高考给予教育者的,更多应该是面对教育改革的自信和彻底更新教育理念的自觉。笔者认为,新高考的实施,给中国教育带来的刺激,就如分娩前的阵痛,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给教育者更多的应该是即将面对“新生”的唤醒和喜悦。我们在感受着高考改革给中国基础教育,尤其应试教育沉疴带来的颠覆式的“愿景”面前,在很多技术层面的确正面临一个临界点,但回到教育现实中看,这些仍是教育改革的延续。
现在高中学校要做的就是相互交流、借鉴,在对现有教育体制的反思和对课堂教学的探索中获取灵感,寻找到适合我们新时代发展的教育改革之路。高中学校更多的应该思考,如何在原有探索的基础上调整方向,瞄准“人的成长”,加快教育模式改变,加快教育资源优化,加快实现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
面对新高考感到的不适应,更多源于教育征途中行走的惯性。新高考制度下高中教育应立足当前,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核心素养转化、教育资源优化等角度进行有效统筹,以求多元适应、创新发展。
一是对课程目标的统整。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核心素养,课程实施应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设计,以学科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和学校办学定位为依据,细化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的教学和学习目标,实现对课程目标的有效统整。
二是对课程资源的统整。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创造性地“用教材”,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我们为每门学科配齐了3至5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倡导各学科教师以统配教材为蓝本,结合本校学生学习认知的现状,整合其他版本教材中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部分,采取整体移植或嫁接的方式,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较好解决了部分教材学科体系不完整的问题,实现了有学科个性的课程资源的有效统整。
如,语文学科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自主开发了学校课程《诗与人生》,整合了国家课程内容和山东省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并选编我国古典诗文中的名家名篇,包括地方文化名人蒲松龄诗词在内的经典之作,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同时,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实际,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活了课程实施过程。
同时,我们加快推进“诗性教育”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构建了以“诗性教育”为核心的多元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例如,艺术素养类课程——艺体模块教学将美术的扎染、剪纸、纸雕塑、篆刻等教学模块,与“美术欣赏”模块交替开设;将音乐的歌唱与戏剧表演模块,与“音乐鉴赏”模块交替开设;体育除了传统的田径和球类项目外,还开设了体育舞蹈、武术、女子足球等模块。丰富多彩的艺体课程,实现了专业教学、模块开发、校本课程的“三位一体”,促进了学生专业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伴随着新高考学生课程选择权的增加,我们进一步深化高中课程研究,逐步构建了多层次、多类型、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尤其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合理确定了校本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的比例,增强了课程的可选择性,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
如果说课程建设是适应学生课程选择权的第一环节,那么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变革,是适应新高考乃至适应教育改革的核心命脉,课堂教学必须满足学生课程需求。
新高考背景下,变革教学模式——聚焦课堂,激励、引领教师主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生态,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2012年,在充分调研和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尝试把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生态教育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向着多维空间立体发展。
在专家引领下,我们组织对全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通过“以研代训、以研促训、研训一体”的方式,努力构建“有效教学、实效德育、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四位一体的“整体课堂”管理模式,促进教师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目前,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德育渗透已经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逐步构建了以“自学、展示、反馈”为特征的有效课堂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主导了课堂。“整体课堂”成为学校探索新课改的典型实践,被评为淄博市教育创新项目。
2014年,基于课堂教学现状的深入思考,我们创新推出“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知识能力体系就如一座建筑,学生的“学”是持续、积极建构知识能力体系的过程;教师的“教”则是一个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建构,不断发展,直至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在“支架式教学”设计中,我们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课堂教学以预设、学案、目标、问题、合作、教育信息技术等手段为支架,通过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不间断地引导学生从原有的智力层面提升到更高水平,使教师的“教”成为学生主动思维、搭建知识体系的有力支撑。
教育专家阐释,新高中课程方案修订过程中提出的核心素养,是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新课程提出的“核心素养”,“学什么”指向课程,“怎么学”则指向课程实施——教学。要落实核心素养,必须有机统整课程,有效改革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立足核心素养,教学模式的变革必须促进核心素养的转化。
比如研究历史,不仅仅要关照史实和历史结论,更重要的是要打开学生以古鉴今的视野。教的是知识,训练的是技能,培养的是态度、能力与价值观,形成的就是核心素养。
我们在物理学科“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究中,比如“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将问题引导作为搭建概念支架的根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把功、动能、重力做功等概念分解,按照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原则进行问题设计,形成问题连续体,引导学生在不断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入情境,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师有扶有放的指导中,独立探索,逐渐弄清探究的目的、原理、意义。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能力建构、科学研究的态度养成、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协调统一。
新高考背景下,不仅要关注课程、教学,还要统筹学校文化、德育平台、社会资源等教育资源,挖掘新的教育增长点,培育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教育变革的时代需求。
一是转变理念,实现学校文化与教育变革的融合。教育即生活,学校教育要尊重差异,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需求。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文化立校,培育个体发展,延续民族生命”的办学宗旨,提出了“培养有爱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意识、有君子风范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并逐步将“诗性教育”熔铸为学校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二是注重德育管理,构筑学生自我发展的精彩舞台。素质教育是差异性教育。学生终身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模式的变革,但又绝非仅仅局限于课堂,德育绝不是一支装点教育的“文明棍”,而应该成为与课程改革并驾齐驱、让素质教育乘风翱翔的另一只羽翼。
在德育管理中,我们坚持“收放”结合。学校收紧“顶层设计”,把握好发展方向;而在推进学生自主发展上,坚决“放权”,努力构建“自主参与”为核心的学生文化。
以班级管理为主线,建立学生自主评价机制——“成长自助餐”。这种自主评价的班级管理体系,与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接轨,评价细则涵盖了公民素养、道德、审美、健康、学习、交流六大维度,从具体评价标准的设立,到评价机制的运行,再到评价结果的核算,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经营”,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以德育活动和校园常规管理为载体,管控结合,把组织权与管理权放给学生,提供让学生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目前,学校的体育节、社团系列活动、文化艺术节等诸多校内活动完全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组织与管理。
三是统筹教育资源,培育学校发展的良好生态。新高考使得学校教育资源由原先的“批发派送”转向学生个性化的“私人定制”。高中学校必须充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加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首先,优化师资配置。在教育改革中,要突出学科特点,突出学科素养,突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现实社会的联系,让学科课程增添生活的元素和时代的色彩,真正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要注重新高考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研能力提升,打造优势学科团队。要研究“高考命题”,把握高考命题改革的基本思路。
其次,借鉴试点经验。要关注试点区域高考改革做出的系列调整,学习借鉴试点学校、省内外兄弟学校应对高考改革的思路经验,避免“闭门造车”。
再次,借力社会资源。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建立完善与大学联合育人的教育机制;借助社会资源,挖掘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课程的开发潜力;凝聚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打造教育品牌,实现彰显教育个性的优质特色发展。
第一,新课程以及新高考都注重了课程建设,尤其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就高中课程研究实际而言,由于科研力量不均衡等因素影响,在课程规划上存在粗放、形式化、学科整合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学生课程选择自主权的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虽不能成为“生产的作坊化”,但应加大对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指导力度,强化课标指导下校本课程实施的规范性、有序性。
学生参加全国信息化应用展览机器人表演
第二,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消文理分科,给了学生课程选择的自主性,但如何进行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以确保学生选择的科学性、针对性有待研究和探讨。有教育者认为,和一群十几岁的孩子谈生涯规划、职业定位,不切实际。但我想,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开阔视野、丰富人生阅历,从而更好地认知世界,认知自我,审视未来。但从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开始进行生涯规划?如何开设?这是对高考改革基础教育配套的又一挑战。
第三,改革考试科目设置,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但实际操作中是否会出现部分学校课程设置上研究怎样错位,怎样占位,怎么择时,来使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有“显著优势”,玩“田忌赛马”,把高考应试化呢?因此,要加大学校教学组织管理和课程实施的监管和指导,真正意义上确保学校满足学生课程选择和全面、个性成长的需求。
第四,取消文理分科之后,无论是高考统考科目的分层,还是选修科目的分类,抑或选课走班,课程统筹,都关系到师资、班额等诸多要素。目前在取消“大班额”的前提下,对多数学校而言,如何保证现有条件下,尤其班额变化、选课走班后的教育生态平衡,这是对学校师资及学校教育基础资源的极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