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娜
(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59)
渣胎碗是明清时期景德镇民窑生产的一种大众化的粗瓷,景德镇方言又叫“渣头碗”,渣胎碗是利用制瓷原料中的渣料所做,胎厚,质粗,大小适中,装饰纹样洗炼、简洁,线条粗细匀称而富有变化,似图案又非图案(图1)。
以往由于缺乏官窑产品的精致,也不像工业制品那样整齐划一,以渣胎碗为代表的民间陶瓷并不怎么重视。如今,人们对于民间艺术与非遗文化,特别是手工工艺越来越重视,传统民间青花艺术所体现出的浓厚的人工痕迹、自然情趣才更加惹人注目。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作为极具代表性的景德镇民间风采的渣胎碗实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任何艺术形式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环境基础之上的。《考工记》曾对包括制陶在内的手工艺总结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对理解当代景德镇民间青花渣胎碗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因此接下来笔者将从四个方面论述渣胎碗诞生发展的诸多因素。
图1 明初青花渣胎碗
众所周知,陶瓷生产和艺术的展现对陶瓷原料的依赖性极强。景德镇之所以是世界著名的瓷都很大程度上便是源于其优质的瓷土原料。在景德镇及其周围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优质瓷石和高岭土原料。比如“三宝蓬瓷石、南港瓷石、寿溪瓷石、石岭瓷石、礼林里瓷石,以及周边地区的祁门瓷石、余干瓷石、余江瓷石等”,为景德镇古代瓷器艺术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景德镇市区坐落在群山环绕的盆地之中,四周属于丘陵地带,植被种类多样,植被的覆盖率高达80%以上,其中以杉树、马尾松、毛竹蓄积量最大。而周边的浮梁、乐平、万年、余干、都昌等也广泛栽植松树、杉树等树种。丰富的森林资源构成了烧制瓷器的主要燃料来源。比如,很多柴窑和槎窑便是以松树为基本燃料。
景德镇位于昌江与其支流西河、东河的汇合处,境内河流50多条,纵横交错、四面八方汇集市区。绕城而过的昌江河是景德镇的动脉,维系着整个景德镇古代制瓷业的繁荣。首先,以昌江为主流的大小河流,给景德镇制瓷原料和燃料的销售、运输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1712年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殷弘绪)到景德镇考察时这样写道:“有两条河从靠近镇边的山岳里流下来,并且汇合在一起。一条较小(当指南河),而另一条则较大(当指昌江),宽阔的水面形成了一里多长的良港。这里水流流速大大的减缓了……在宽阔的水面上,并列着二三排首尾相接的小船,每日都有无数的小船停泊。”景德镇官窑和民窑业的发展和壮大,正是和这些穿梭往来的无数小船有密切的关系。其次,当时景德镇的民窑中很多沿河设置水碓,利用水粉碎坚硬的瓷石原料和对瓷土原料进行反复的淘洗。这样便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降低生产成本。“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声雷”(凌汝锦《昌江杂咏》)就是古代景德镇窑业真实写照。据记载,当地瓷业兴盛时,有水轮车6000多部,水碾4700余支。至今在昌江各支流上如柳家湾、三宝蓬等地仍然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水碓,成为景德镇的一大景观。
除此之外,景德镇地区的气候也比较适合瓷器的生产。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历年平均气温在17.1℃,景德镇市的平均降水量为1763.5毫米,平均无霜期为248天。”非常有利于瓷土的加工、成型、干燥。
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如果仅仅有良好的客观环境因素,而缺乏充足的文化底蕴,以及创造性的利用和发挥的技艺人才,那么环境和条件也不会起到作用。景德镇根植于吴越、鄱赣以及徽州文化三种文化之间,民间青花文化与徽州文化、吴越文化、赣文化等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景德镇号称“十八省码头”,许多陶艺工作者由外地迁入,特别是元、明、清时期,北方与南方的窑工,或因战争的影响,或因本地窑业的衰落,或因宫廷的强行征调或经济利益的趋势纷纷来景德镇,参与景德镇历代民窑和官窑瓷器的生产,大大推动了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不同的文化环境,聚拢在景德镇,给当地带来一股清新、鲜活的文化风习,这种新的风习与当地固有的文化传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兼容并包、求新求变、开拓创新的文化品格。
吴越文化是长江下游的地域文化,又称江浙文化。也是自古以来江南文化的重要源地。包括吴越两国之前的古越文化,也包括吴越两国之后的各个历史阶段在该区域内存在发展的文化。景德镇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安徽省南部,自古属于江南的一部分。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消费水平高,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吴越地区文化发达,各色文人聚集,文化风格细腻、恬淡婉转、雅致精细,与自古以来的青白瓷以及青花瓷等器物本身透露出来的高洁品质颇为相符,因而拥有对瓷器等艺术品极大的需求。同时这一地区交通便利,景德镇背靠长江,许多瓷器通过长江航道输往长江中下游,并进而通过大运河流向北方。
图2 民国青花釉里红鲤鱼盘
图3 批量生产的渣胎碗
赣文化又称江右文化,是在江西赣江—鄱阳湖水系环境基础上发展壮大的文化系统。赣鄱水系纵横江西南北,支流四伸,是孕育、形成江西古代文明的摇篮。”从区域文化色彩来看,江西属“吴头楚尾”,它以古越文化为主线,同时接受中原文化、楚文化、吴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在两千多年中不断接受华夏文化的浸染,最终发展为江西本土文化。赣文化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从宋代以来,江西地区理学、艺术、史学、科技大师辈出,在正统的文化领域里,取得的成就和地位仍然首屈一指。而景德镇所贡献的瓷都文化更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明清以来景德镇瓷器成为中国外销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长江航道以外,自宋元至明清景德镇瓷器外销的另一重要路线便是溯赣江而上、经章江过梅关驿道入珠江水系至广州。或者溯赣江而上、经贡江、锦水,过福建长汀、龙岩,顺晋江而下,至漳州、泉州一道。通过广州与泉州等沿海港口销往海外。南宋以后,沿经赣江南运的线路和地位甚至超过传统的长江出海水路。
徽州位于黄山脚下,古称新安,徽州文化在南宋以后崛起,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清末以后衰退,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以新安画派、徽州版画、徽州篆刻为代表的徽州文化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八百年之久。景德镇地处皖赣之间,明清时期景德镇在文化上受徽州文化的影响较大。明代中叶也是景德镇民窑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新安画派和徽州版画对景德镇民间青花的影响很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明万历年间,中国版画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时期,景德镇闻名中外的康熙五彩瓷中的“刀马人”(反映古代战争的图画)几乎都源于这些版画,由于徽州商人的来往,有利于景德镇五彩瓷吸取大量版画精华。第二,徽州人有“贾而好儒”之称,因此景德镇的徽州籍文人很多,有擅长陶瓷美术的,有擅长书法绘画的,在近代就有王大凡(黟县)、刘雨岑(太平)、汪大沧(黟县)、朱受之、吴康(泾县)等都是在景德镇著名的陶瓷美术家,他们将新安画派的风格融入景德镇的陶瓷彩绘艺术,影响和促进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第三,徽商活动遍及南北,而“聚集饶者尤多”。历史上徽商参与了陶瓷原料供应和陶瓷产品销售,把瓷土、窑柴、颜料等物质运进来,又把陶瓷产品销售出去,景德镇的瓷器与徽州的茶叶等产品经徽商之手转运到江浙、北方以及广州等地,从而促进了景德镇民窑业的发展。
而徽州文化与渣胎碗的关联还在于它以名字的形式隐藏了徽州人对故乡的思念,同时在景德镇这块土地当中创造出了融合性的民间艺术品。据说,明朝万历年间安徽繁昌县柯家寨的一群瓷工来到了邻省的景德镇,初来乍到,又缺资财,他们只好利用坯坊中清出的下脚废料(即“脚板屎”)做些粗瓷碗,再画上青花去烧,藉此卖钱糊口。他们虽流落景德镇,但念念不忘家乡,因而在瓷碗坯胎上绘画时,就以“柯”字为师,以作贞示。字越写越草,图也越画越脱形,有人说像“刀”字纹,有人说像“茶花”纹,也有人说像“蔷薇”纹。借用明代儒学大师唐顺之的话来说,就是“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徽州柯家寨人的器物即为“徽柯器”,然而由于历史的长久和漫漶,不想渣胎碗便仅留下了“灰可器”的名字。
从元代到明代中后期景德镇青花瓷的市场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外销到内销的转变。明初官窑的建立,调集了最好的工匠、垄断了最好的青料和最优质的瓷土。在夹缝中生存的民窑便只能用较次的瓷土和青料来生产最普通的商品来服务广大的民众。从装饰风格来看,明初的渣胎碗就已经不像元青花那样运用复杂的装饰形式了。(图1)
明初设置御窑厂后景德镇的地位大大提升,推动者它成为一个瓷业中心。到明中后期之际,景德镇以外的各大窑厂生产已落入低谷,“惟饶州景德镇所造,遍行天下”,正如《江西省大志·陶书》中说,“其所被,自燕云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皆取于景德镇”。 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景德镇的窑场、瓷商、窑工聚集。“万户星稠,诚江右一大都会也”。唐英在《陶冶图说》中记载到:“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籍此食者甚众”。景德镇也才誉为天下四大名镇之首。就连英国李约瑟博士也曾称景德镇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
不过到明中后期以后景德镇官窑的辉煌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民窑的兴盛,这种布局到清康乾盛世时也继续发展下去。受到御窑厂垄断优质瓷土和高级工匠的影响,在产品质量上,早期的民窑产品与官窑相比极为粗糙。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银代役”后,早期御窑厂实行的“匠籍”制和无偿的“雇役”制基本结束,拥有技术的工匠人身相对自由。技术与人的充分结合,与此同时受海外比如欧洲和日本的强烈需求,民窑得以广泛发展。
当青花瓷器不再成为文人贵族的专属器物,而是流入寻常百姓家,也就意味着其产品不可能再单一,而是“雅”“俗”共赏。还有众多以此为生的工匠,单是他们这一群体就需要数量众多的相对来说低档的瓷器,更何况景德镇还拥有了如此广泛的面向全国与海外的市场,为适应市场的需求,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的经济接受能力和审美趣味,具有民间风味的陶瓷作品便应运而生了。“器成天下走”,景德镇已经成为一座世界级的瓷器加工厂。“前些年,在南京玉带河出土了一批粗瓷碗,据考证产自明代景德镇瑶里古窑区。这种碗都是当时的民窑利用淘泥废弃的瓷土制作的质地粗糙的渣胎碗,以前认为它的销路只会在江西附近的农村地区,没想到它们却千里迢迢销到了南京。后来在北京、四川、日本等地都有出土。”又如民国时期的青花釉里红鲤鱼盘(图2)也是用粗泥制胎,按照传统手工方式和工艺特点制作的民间日用青花瓷。如图中所示,鱼多弯曲与盘心结合,画面质朴、厚重,充满民间气息,同时又不失艺术美感。
渣胎碗最为重要而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是商品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民间艺术品。景德镇民间青花与那些民间特性强烈的面塑、糖塑、纸扎、脸谱、剪纸之类的民间艺术有很大的不同,这些都是在古代社会中尚未脱离自然经济的艺术产物,大多是制作者自己或周围有限范围的人们所欣赏、流传和满足其生活习俗的需要,它们没有民间青花瓷那样重要的实用性,所以在传播时数量少、范围小,具有狭隘的地域性,也始终未脱离艺术原始性的表现力。而渣胎碗是为社会而生产,它受消费社会的影响,它已摆脱自然生产形态。正如宋应星所说的制作时“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专业分工,不仅制定了一种特殊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组织模式,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模式。这是它与其他民间艺术的重要区别。
与其他商品生产一样,渣胎碗要靠物美价廉在市场上竞争。(图3)大量日用瓷订单也是维持景德镇民窑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经济因素的制约下,作坊主们最谙什么样的材料进行何种加工,施以怎样的装饰可以创作价值。渣胎碗是批量生产的、实用的日用瓷,创造者会寻找最经济、最便利的材料作为加工的对象。为了每天数百、上千件瓷器的生产,对画工们的绘制要求快速而准确。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景德镇民间青花形成了自己简练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倾向。这也是民间青花在制作和表现形式上有异于官窑青花的根本原因。
但是工匠却用最经济的材料创作出淳朴的、有生活气息的艺术品。老百姓对物象的感受并非用西洋透视法的定点定位的理性方式,而是源于生活的,工匠们善于把所有物象大胆地一概作为平面来刻画,“意足不求形色似”,这既是平面图案造型的传统手法,也是民间艺人擅长的夸张与写实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充分体现作者绝妙的匠心和“求全”、“求美”的审美愿望。在此基础上,渣胎碗形成了以少胜多的精练艺术语言,这是官窑青花所没有的。
当然,粗放的民窑之火,并不总是尽如人意的产生生动变化的韵律,所以并非所有的民窑青花瓷器都是耐人寻味之作。以渣胎碗为代表的景德镇民窑青花“简练而不简单、奔放而不草率、通俗而不庸俗”。只有符合了人们的需要及审美追求,商品性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总之,各种因素共同促发使得与众不同的具有民间特色的青花渣胎碗的大行其道。而其艺术与审美价值也值得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