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巾悦》
茫茫人海,漫漫人生,我们就像大海里的一叶孤舟、沙漠里的一峰骆驼,迷茫四顾,孑然前行。唯有爱,唯有这世上最真挚的情感,是我们心中的灯塔、脑中的绿洲,指引我们走向灵魂的归宿。
还记得暑假见习那年,科室收治了一位年仅6岁的小患者。那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小女孩啊!弯弯的眼睛,随时都在笑,对每个人彬彬有礼,我们都很喜欢逗她。可惜这样的一个天使,却因身患重病,早早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令人不禁感叹命运的不公。然而让我惊讶的是,那个孩子很乐观,很少哭闹,大概是因为她有一位乐观的母亲吧。无论是化疗之后身体不适,还是不得不剪去那一头漂亮的长发,她的母亲总是温柔地鼓励女儿:“真棒!我女儿最坚强、最勇敢!”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小女儿顺利地挺过了几个疗程。然而在她终于要进行手术的时候,病情却突然加重了,虽然大家奋力抢救,却依然无法挽留住她离去的脚步。她一连几日持续出现谵妄、躁动症状,小小的身躯受尽折磨,她的母亲亦是几日不眠不休,憔悴不已。一天夜里,母亲好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抚摸着女儿的头,轻柔地对她说:“孩子,你不是最爱唱歌吗?来,妈妈再给你唱首歌吧!”接着,悠扬的旋律飘荡在病房里,虽然声音嘶哑,不时哽住,但依旧动人心弦。歌声里,小女孩平静了下来,小嘴一张一合,仿佛在应和着母亲的歌声。此刻母亲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也直到此刻我才明白,她并没有看上去那样坚强,而是为了孩子强自支撑。这是怎样的母爱啊!第二天同事告诉我,小女孩平静地走了。我并没有流泪,只是望着病床上我们送给她的小玩偶,心想:孩子,虽然你一个人去了天堂,但你并不孤单,因为你有母亲的爱,有我们的爱,有无数的爱为你引路并陪伴着你,你一定会在天上幸福地生活。
如今,我已经工作十几年了,偶尔也会伤心、疲惫、不耐烦。每当此刻,我总想抬起头看看天空,仿佛看到小女孩的笑脸,一切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因为我相信,没有人是孤单的,总会有人爱你,那些爱会为你引路,照亮你的黑暗,消弭你的哀伤,抚慰你的痛苦,在你的梦里歌唱。慈航普度,愿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永远以爱为导师,找寻光明的方向。
(中心实验室 宋爽)
《爱是引路》是一个能让人浮想联翩的题目,让我想起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名言。是啊,教会人捕鱼的方法才是大爱,但这当中得有当事者自己付出的艰辛,一旦掌握方法就能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得到终生受用的财富。
我在北京肿瘤医院的胃肠科室工作,虽然造口在我们眼里习以为常,只是因为治疗的需要改变了排便出口。但对于患者而言,人生似乎走向了另一条路,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对待这个造口?能做哪些运动?能吃哪些食物?别人会闻到自己身上的味道吗?一切的一切都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生活失去了方向,仿佛掉进了无底深渊。”这是一位造口患者亲口跟我说的。从那时起,我才明白把他们带到一条他们自己能勇敢往前走的路上是我和同事们应尽的责任,是“病人第一”的院训的体现,也是作为天使的我们的一种大爱。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正在努力。希望不远的将来随着各项工作的完善,造口患者不仅能熟练地自己更换造口袋,还能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新的生活。
(胃肠肿瘤微创外科 张凌)
我是一名从医数十年的医务工作者,参加过数不清的考试,见过无数个身患不同疾病的患者,也经历过各种不同程度的病情变化,更是曾在紧急关头和时间作斗争,把患者从死神手里争取过来。看着自己的患者能够平稳度过围术期且高高兴兴地出院是最欣慰不过的事儿了。可这些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患矛盾日趋激化,我不禁问自己后不后悔当初选择了从医这条路。
我还记得自己学医的初衷,那是学生时代,我们接受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本中白求恩的事迹深深地感染着我,而他对中国卫国战争事业无限的热忱燃起了我心中的焰火。
有人说过,手术医生是治病的,麻醉医生是救命的。手术室里,外科医生你去我来,轮番作战,而麻醉医生常常是从头跟到尾,术前访视,术中麻醉诱导、维持,术后麻醉恢复,深夜不忘去重症监护室看望经手的患者,期待着病情平稳或者奇迹的出现。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指引着我向需要的人传递帮助和关爱。此生为医,终生不悔!
(麻醉科 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