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栋,张晓瑞
(1.合肥工业大学城市规划系,安徽 合肥 230601;2.合肥工业大学数字人居环境研究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601)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它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之一,也作为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七大战略之一。这是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我们党在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飞跃,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领和中心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农村全要素生产率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未来农业农村发展描绘出蓝图[1][2]。
本文对目前乡村振兴的研究进展和实践进行了梳理,以期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从字面看,乡村振兴包括了乡村和振兴两个部分。“乡村”指的是地处城市范围以外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这里特别包括经济发展滞后,环境恶化,人口流失严重,社会问题突出,基础设施不全或很差的乡村。“振兴”就是整顿恢复,使重获生机,扭转颓势,再次兴盛。那么综合起来,乡村振兴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引导,从多方面入手,让已经出现衰败问题的乡村恢复元气,重新繁荣起来,缩小城乡差距,平衡区域发展,最终使乡村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理想情况。
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下提出的新“三农”工作方略,是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在深刻认识新时代“三农”发展新阶段、新规律、新任务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集中反映了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途径。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了五大总要求,这相对于原来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有着明显的提升。比如“生产发展”升级为“产业兴旺”,“村容整洁”升级为“生态宜居”,“管理民主”升级为“治理有效”,“生活宽裕”升级为“生活富裕”,而且顺序也作了调整。又比如“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升级为“城乡融合发展”、农业现代化拓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些新的表述、新的概念,反映出乡村振兴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举措、新要求[2]。
总的来看,对于乡村振兴,它的布局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标是“强、美、富”,方向是农业现代化,途径是城乡融合发展,载体是美丽乡村建设。
根据上述乡村振兴的概念和总要求,可以总结出乡村振兴需要重点考虑的五个重要方面,即乡村产业发展、乡土文化传承、乡村人居环境、乡村人才与科技、乡村组织建设。
乡村产业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实施乡村振兴时,必然要在发展产业上下足功夫。乡村产业的振兴为乡村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为村民提供可靠的收入来源,为乡村带来更多就业岗位,从而吸引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实现创新和突破。此外,乡村产业为乡村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是乡村振兴的外部推动力[3]。
乡土文化是精神层面的重要环节,涉及到村民的振兴意识、乡村的独特性和价值性。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聚力连心的发动机与粘合剂,它是一种内在的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自我生长的力量,如果仅依靠外部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其实很难继续。乡土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文化资本,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因为差异而形成文化张力,这种张力让城乡文化在融合发展中获得生机,而乡土文化因为其在与自然环境交互中所呈现的多样性而成为城乡融合的文化资本[3][4]。
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空间载体。一方面,虽然农村整体发展明显,但村庄环境却因为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农药过度使用、“厕所革命”不彻底等原因逐渐恶化,加之设施落后不全,导致环境问题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向来是一对突出的矛盾所在,如何协调经济和生态这两大因素,是乡村建设工作必须严谨对待的问题之一。此外,我国目前城乡生态环境差距较大,乡村振兴就是要弥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短板,从而让农民能够共享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破解城乡二元结构[4]。
乡村人才和科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乡村振兴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来落实,人力素质、才能的高低,态度的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效果。乡村广袤土地上百废待兴,亟需技术型、管理型、创新型人才入驻,盘活各项事务,带领乡村事业走向新的篇章。同时,从历史上看,乡村发展的道路方法虽各有不同,但突出的共同点在于高度依赖科学技术。乡村振兴的推进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视科技创新;要由土地、资源、资本等传统要素主导向人才、科技这类创新要素主导转变[4]。
乡村组织涉及基层党建、政府职能转变、农村集体组织建设和村民治理参与,这关乎乡村振兴领导和管理队伍的发展,是乡村治理的核心因素。随着农业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特别是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乡村治理需要通过重塑乡村组织形式来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
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不少国家都曾遇到过乡村发展停滞的情况,而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各国也逐渐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道路,如法国的“领土整治”、德国的“村庄更新”、日本的“一村一品”。
上世纪70年代,为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社会问题,韩国实施了“新村运动”。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前期由政府领导,通过项目工程开发投资,完善基础设施,调动农民振兴乡村的积极性,同时成立官方牵头组织和培训机构,形成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网络,培育新村指导员。中期采取政府培育,社会跟进的发展模式。这时“新村运动”的重点放在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和建设农协组织上,逐步培育社会发展实体。在此期间,韩国政府调整了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了“新村运动”民间组织,让它承担培训和宣传工作。后期,该运动国民主导发展模式,各类民间农业科技、经济和教育组织同时发挥主导作用,而政府则退居二线,为乡村自我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5]。
法国直到二战结束前,仍然是个农产品依赖进口的国家。然而二战之后,法国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一跃成为世界农业发达国家之一。究其原因,在于以满足农村现代化需求为核心,通过农村建设的集中化、专业化、大型化,推动了乡村综合发展。其中农村改革落在两大方面——“一体化农业”和“领土整治”。“一体化农业”即在生产专业化和协调化基础上,通过资本家和农场主的合作,利用现代科技和企业管理技术,将农业与其他相关部门结合,组成利益共同体。这样农业可以得到其他部门的资金和技术指导,带动自身的发展。“领土整治”是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支持经济落后地区乡村发展,让社会资源配置优化,区域发展均衡,保护城市和乡村人居环境多样性。此外,在“领土整治”的过程中,法国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来指导城乡土地使用,优先保护各类绿地、农牧场、开敞空间以及农房高度边界和绿色边界,保持乡村形态和自然景观的原始延续[5]。
德国为了解决由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农村人口流失、人口老龄化以及服务设施较城市处于弱势等问题,采取“村庄更新”作为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试图保留村庄的地方特色和传统优势。上世纪90年代,德国为减少村庄不必要的扩张,采取一种内向式的发展模式,在现有建设范围内探寻发展更新的潜力。这时的“村庄更新”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科技元素,把乡村文化、休闲和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等同而视。总体来看,德国“村庄更新”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做出的战略调整。一方面,它改变农业经济房屋用途以适应农业经济结构变动;一方面,它对农村基础设施做出调整,减少没有经济效益的土地利用以适应农村社会和人口发展[5][6]。
上世界70年代,日本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这时农村一度处于人才流失,衰落凋敝的状态。为应对这种颓势,日本大分县开展了“一寸一品”运动。所谓“一村一品”,就是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产业,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新农村。这项运动使大分县在随后的20年完成了高达数十亿美元产值的飞跃,从落后的贫困县变成了环境优美、经济领先的知名县,农民收入居全国前列。在“一村一品”期间,大分县紧抓本地资源优势,重视市场导向,对接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开发新品种农产品。此外,大分县还部分发展了农产品加工,提升一次产品附加值,并通过产品差异化、多样化适应创新需求。如今,日本“一村一品”已经逐渐被多个国家接受,用来振兴乡村,缩小城乡差距[5]。
通过以上国外案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经验启示:(1)在乡村振兴中,政府需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利用自身的权力和管理能力,为乡村振兴指明方向,铺平道路,带领人民逐步展开振兴工作。(2)鼓励农业与其他部门合作,组成利益共同体,利用它们的技术和资金,为自身发展提供支持。此外,要优化资源配置,平衡区域发展,通过相关规划指导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美化。(3)注意保护地方特色和传统优势,协调好村庄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关系,防止盲目扩张。同时要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主动做出调整。(4)抓住各村庄的地方特点,随形就势,顺应自然,结合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产业,同时重视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提升本地农产品质量,形成品牌效应。
国内乡村振兴的实践和建设措施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农业改革、特色产业、脱贫攻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
农业改革方面,各省份主要将重点落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或土地制度改革上。安徽省着力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进农产品绿色化、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把握安徽生态良好、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同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策略。江苏省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改革基础上探索乡村善治之路,开创江苏“新乡土时代”。陕西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增强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山东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聚焦生活富裕,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湖北省与安徽省相似,但侧重城乡融合发展,强调规划引领,制定乡村振兴规划,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7][8]。
产业方面,各省份主要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促进三产融合。安徽坚持效益优先,突出“产业融合”。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作为推进一二三产融合的重要连接点,把发展农村新产品新业态作为推进三产融合的重要途径,同时培育共享经济、特色消费、电子商务等新经济增长环节。浙江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互联网+农业,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和一批电商镇、电商村,培育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广西省重点支持县域和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县一拳头产业”的格局,大力推进“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云南省把高起点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推进“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和“科研+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引进国内外大企业,扶持本土农业“小巨人”等龙头企业,大力打造名优产品[7][8]。
脱贫攻坚方面,各省份主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安徽省以大别山区、皖北地区和行蓄洪区为主战场,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精准脱贫,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认清人民工资性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的短板,以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务工经商等多种途径增加其收入。山东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基本完成脱贫任务,加快推进黄河滩区60万群众脱贫与迁建,推动200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在脱贫基础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浙江省努力消除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标准的贫困现象,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力争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湖南省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制定实施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在现行脱贫标准下,实现13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16个贫困县摘帽,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七大行动”,建立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7][8]。
至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方面,各省的方法措施都很相似。对于基础设施,重点落在农村公路和配套公用设施的改造提升上,其中,推进“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建设被多次提及,是一项指导性的战略措施;而供水供电、通信、公共服务、物流等是配套设施提升的重点。对于生态环境,各省主要着眼于两点,一是认真编制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对乡村进行环境综合治理;二是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确保农村整体干净卫生[8]。
乡村振兴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战略方针,我们对它的研究还只是刚刚开始,这个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不是造些典型或干几年就可以大功告成、收官交账的。乡村振兴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综合来看,乡村振兴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忽略空间布局与功能分配。纵观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研究,他们大多把重点放在乡村产业(经济)和生态保护上,它们可以说是乡村振兴两大核心因素,也是一对主要矛盾,围绕它们展开工作必然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明显效果。但是在追求经济和环保的同时,乡村空间布局和功能的分配却被忽视。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生态、治理,最终都要落实到空间上,没有对乡村空间的有效规划和布置,其他的因素即使合理有效,也难以发挥最大效应,甚至出现互不融合,矛盾加深的不协调情况,最终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
(2)乡土文化价值发掘不够。国内外乡村振兴虽然都提到了乡土文化,把它看作是精神层面的振兴角度之一,但是各个地方对于乡土文化价值研究不够深刻,对于乡土文化还停留在保护方法措施的提出和部署上,没有真正体会乡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乡村振兴如果没有社会文化视角,将会给乡村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乡土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深入发掘,发挥它的潜力与作用。
(3)人才和科技策略不完善。无论古代还是今日,科技和人才永远是发展的主动力之一,要创新要突破,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大量的人才和高科技来支撑,乡村振兴也不例外,自然对这两个方面很重视。但各地现有的乡村振兴策略对于利用人才和科技缺乏足够的理论和研究建议,这就可能导致“重视的问题体现不出重视”的尴尬局面,也可能导致人才和科技无法“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造成资源的浪费。
根据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结合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本文给出如下建议:
(1)重视空间布局和功能完善,营造宜居乡村环境。
在实施乡村振兴的时候,首先就要重视乡村振兴规划的相关工作,结合近几年大力提倡的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对乡村空间进行合理分区,做到功能明确,有机统一,资源合理配置,为其他各项事业提供可落实的平台,打好振兴基础。同时合理划定生态保护区、城镇建设区、农业耕作区;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开发边界线,促进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空间格局[9]。此外,要兼顾乡村的道路系统梳理和分级,景观设计和乡村整体风貌的打造,乡村传统肌理的延续,乡村民居的保护等。例如山东禹城市东店村在实施乡村振兴的时候,首先进行了该村的振兴规划。在空间方面,根据当地优势条件,将整个村域分成13个功能区,然后将对应的产业、文化、休闲娱乐等项目一一落实在功能区内,形成良好的运作体系;同时整治道路、梳理水系,统一建筑立面、拆除破旧房屋或者就地置换功能等。现在该村已经走在振兴路上,初见成效。
(2)深入挖掘乡土历史文化价值,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
提到乡村就离不开乡土文化,它有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包括文化、经济、美学和政治价值。其文化价值体现在:乡土文化可以保护和发扬传统,通过融入现代文化基因,转化为人们易于接受的“大众文化”。同时乡土文化能培育农民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造就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保证主流文化的制高地位和乡土文化传承的完整性。其经济价值体现在:乡土文化是经济竞争的“软实力”和内在动力。它本身就是一种集约型和低碳化的特色资源,若将乡土文化与生活体验、特色产品、景观系统、经济活动结合进行产业化开发,将带来切实可见的经济效益。其美学价值体现在:我国幅员辽阔,山清水秀,造就了万千种各具各色的乡村工艺美术形式和建筑内涵。就建筑而言,它们因地制宜建造,用料考究,装饰精细,平面组合主次分明,空间序列富含韵律,给人无穷的艺术美学享受。其政治价值体现在:它具有道德职能,可以净化社会风气,减少不良习俗和违法犯罪,维护乡村稳定。在淳朴民风受到现代物质文明冲击时,利用乡土文化可以弥补法律管治的不足,恢复乡村礼俗秩序。每个乡村的文化各具特色,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推进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发繁荣展本地文艺创作,展现自己的乡村价值[10]。
(3)完善人才和科技措施,构筑乡村发展的持续动力。
为了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鼎力作用,我们必须针对两者制定合理完善的策略。人才方面,既要引进人才,也要培养人才。鼓励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探索“农民大学生”工程,充分发挥大学生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头作用;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吸引外地技术能手,创业强队来乡村干事业做奉献。此外,要重视行政人才的引进,加强村组干部领导队伍选拔与建设。要以贫困劳动力培训为载体,积极选派技术辅导员传授技艺,让贫困群众转变观念,靠自己学到的本事实现脱贫,将人才培育和帮扶脱贫结合起来,形成群众互扶、返扶的氛围。科技方面,首先要从科技体制改革入手,结合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创新水平;在科研立项、科技成果评价、人事管理、奖励和考评等一系列机制上着力改革。接着,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求,两者结合才能避免某些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脱节,科技与农业关联不紧密等僵局。最后,要加强乡村与科研机构或高校的通力合作。乡村为其提供研究实践的天然平台,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乡村带去最新的科技理论与方法[11][12]。
如果说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形成的块状经济是乡村发展的1.0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产业融合是2.0版,那么集加工创新、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就应该是3.0版。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步步推进,理论实践的逐步完善,广大农村地区必将呈现产业兴旺、人民富裕的繁荣景象,必将展开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生活画卷,必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