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雷
摘要:《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了高中生物需培养学生多项综合能力,其中主要涵盖探究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培养要求。鉴于此,笔者认为: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应以新课标为指导,采取积极措施提升教学效率。本文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现状作了分析,并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新课改;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64-1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学校教育的侧重点逐渐转变,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绩,特别是在高中生物教学方面。但作为处于发展中的新事物,它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不足之处。作为高中的必修科目,高中生物学有其特殊性,因此,对症下药至关重要,对高中生物学的有效途径的探讨就成为了一个不可逾越的研究课题。
一、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现状分析
1.教学方法单一死板
在新课改推行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确实有所改善,但是重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着眼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新方法,很难在短时期内取得显著成果,由此就造成了很多教师对新课改的错误看法:新课改对提升教学质量没有太多用处。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教师又开始转战传统教学方法,用老办法讲新教材。这种做法无疑使新课改难以起到作用。
老式教学方法难以向新式教学方法转变也是高中生物教学新课改的一大障碍。老式的教学方法毕竟被使用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光是教师,就连学生也已经习惯了老式的教学方式。新课改的突然推行,不仅要推翻之前的老式教学方法,而且还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系统化的新教学模式,由于政策的概括性和每位教师与众不同的教学个性,新的、健全的教学模式要依赖于教师本人缓慢而艰辛地探索,其中的困难不言而喻。
受以上两大原因的影响,老旧的教学模式难以推翻,而全新的教學模式难以建立,因此即使在新课改推行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死板的缺陷。
2.学生现代意识缺乏
由于受到长期的传统教育,学生已经适应了坐在讲台下被动的接受,对新施行的以学生为主的新式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强烈的不适应。最终就导致了教师吃力,学生费力,二者都筋疲力竭的情况下,学生还不知所云。由于对现代意识的严重缺乏,学生难以成为课堂的主人,高中生物学新课改所要求的创新探索精神是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并且难以培养的,它们的形成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不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就很容易造成成绩持续下降和信心严重缺失等恶劣后果。所以,学生现代意识的缺乏,也无疑是横亘在新课改面前的一道路障。
3.对高中生物学科关注度不够
受当下的考试制度影响,高中生物学并不像高中语文、高中英语、高中数学等主要学科一样,在高考分数中占有较大比例,相反,生物学由于它在总分中所占的弱势比例,往往被人称为“副科”,并不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这也是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一大窘境。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倾向于花更多时间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干课程上,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大大缩减了花在生物学等支流学科上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生物学教学的新课改就难以推行。
二、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
1.将传统教学法和新教学法兼收并蓄
传统教学法在学校教育中扎根已深,难以连根拔除,而且传统教学法经历长时间的发展,具有它的合理之处和高明之处,我们不能对它的优缺点一言以蔽之,而是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它的优点,剔除它的缺点。这样做的合理性,不仅体现在可以缓解教师和学生共有的不适应问题,而且有利于健全的、系统的新教学模式的建立。
2.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探索精神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学的教学模式在于要全面调动学生的表现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大胆地走向讲台,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要学会大胆让位,大胆放权,而且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勇敢地表现自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探索。
3.提高学生对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视度
首先,作为教师,要努力大胆地增强生物教学的生动性和实用性,不仅仅限于课本和理论。而是应该把生物学带入生活,把生活带入课堂,实现生物与生活的亲密接触和高度融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高中生物学的趣味性和重要性,而不仅仅使学生对生物学的看法局限在成绩和分数上。通过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的重视度,才能引导他们对生物学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
4.营造学术气息浓厚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打破形式主义,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和讨论,增强课堂的学术气息。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即可以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也可以使教师上课时得心应手,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卫娟.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02).
[2]刘慧.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进展与改革[J].成功(教育),2011(08).
[3]郭小平.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现状与建议[J].考试周刊,20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