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芳芳
【摘 要】
鲁迅作品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尝试从学情出发,立足“鲁迅本位,儿童立场”,结合六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选出形象生动趣味盎然的篇目,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从节选的文字切入,扩大到整本书阅读,扩展到作家的其他作品,用以点带面的阅读路径,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上,落实朗读涵咏,圈点批注,提倡个性化阅读,强调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关键词】
鲁迅作品 学习目标 阅读路径 阅读方法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个出生浙江绍兴的少年,家道中落后,几经坎坷炎凉,远渡重洋,经历风云变化的时代,成长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不朽丰碑似的人物,被誉为“民族魂”。他犀利的目光穿透岁月,深刻的思想洞悉古今,挥动着如椽大笔,泼洒出一片文字的浩瀚海洋。他以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学实践,拉开了白话文学的序幕,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经典阅读应该从小开始,“与鲁迅结缘,就是与我们脚下的土地结缘” 。但是学生中流传甚广的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道出了当下教学中的尴尬。学生对鲁迅的疏离,除了时代的隔阂,语言的变化之外,也和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强调鲁迅的伟大深刻而忽视了真实有趣有关。其实鲁迅不仅仅是横眉怒目冷峻严肃的,他也是温和童真充满人文关怀的。鲁迅作品中对童年的深情回望,对小人物的生动刻画,对故乡风物的形象描绘,都是孩子们不陌生甚至喜欢的。引导孩子们从小阅读鲁迅作品,拉近孩子们与名家经典的距离,营造他们对鲁迅及其作品的亲切感,能培养学生純正的阅读品味,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丰富人文精神世界。
如何让六年级的孩子切实有效地阅读鲁迅的经典作品呢?笔者尝试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开展了“鲁迅阅读周”的教学实践,带领学生沉浸在鲁迅的经典作品中,取得了不错的阅读效果。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小学高年级阶段鲁迅作品阅读的三个维度。
一、立足学情,精选篇目,确定学习目标
一般而言,大部分六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完整地接触过鲁迅的作品,教师不要急于灌输,仓促定论,生怕学生对鲁迅没有正确全面深刻的认识,而应该秉承“鲁迅本位,儿童立场”,结合这阶段孩子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宜太高,太高不仅很难实现,也会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导致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厌倦和疏离。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初次接触鲁迅的作品,学习目标可以定为“亲其文,爱其人”,通过鲁迅的文字,初步认识鲁迅,了解他的故乡和童年,引发学生对鲁迅的亲近感,愿意去阅读他的作品。
围绕学习目标,选择经典篇目。笔者所在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六年级是初小衔接过程,阅读的篇目既要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阅读口味,又要为初中阶段的鲁迅学习打下基础,所以笔者从“回味童年,牵挂故乡”的角度,选择了以下六篇文章:《故乡》《阿长和山海经》《五猖会》《父亲的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集体阅读,并将《朝花夕拾》和《呐喊》中的一些经典篇目如《阿长与山海经》《琐忆》《藤野先生》《孔乙己》《药》等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阅读。
二、以点带面,从节选片段到整本书阅读,明确阅读路径
阅读路径是从节选的课文到完整的文本,再扩大到作家其他的作品。从熟悉的作品进入全篇阅读,可以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欲。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是《少年闰土》,学习这篇课文,孩子们认识了一个聪明能干又淳朴善良的乡村少年闰土。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不仅让小说中“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我”听得入了神,也让久居城市的同学们对广阔新奇的乡下世界充满了向往。笔者顺势让同学们想象:“三十年后,当我和闰土再次相见时,会是怎样的情形?”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说得很热闹,都觉得会很亲热,哥俩一见面一定会拥抱在一起,去捕鸟刺猹捡贝壳看跳鱼儿,要把当初因匆匆分别而没有实现的事情全部完成。
眼看火候已到,课堂讨论的氛围高涨,笔者适时呈现出《故乡》后半段文字,时隔三十年,闰土再次出现在“我”面前——在生活重压下变得沉默木讷,银项圈不见了,红活圆实的手如今像松树皮一样,曾经是说不完的话,如今是动着嘴唇,半晌才叫出那一声交织着欢喜与凄凉的“老爷”。如此鲜明的对比,完全意想不到的结局,同学们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此刻,笔者向他们推荐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了解故乡的变化,认识故乡的那些人,再从故乡的人扩大到故乡的事,扩大到在故乡的那段生活。从《故乡》过渡到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和《呐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朗读涵咏,圈点批注,落实方法指导
初读鲁迅,学生心中的鲁迅各不相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不必急于给出官方解释。在反复地阅读中,在不同时间的相遇里,学生会对鲁迅有不同的认识,正如胡适所说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但是教师也不能毫无作为,任由学生胡乱散漫没有头绪地乱搭乱撞,东一榔头西一棒锤,摘到篮子的都是菜。教师要给出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走在前人铺设好的康庄大道上,欣赏这一路的美好风光,采摘最丰硕的果实,装备自己的行囊。
叶圣陶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鲁迅的作品是白话文的典范,我们不能浪费这样宝贵的语言资源,要深入到文字内部,走一个来回,打一场阵地战。在这一周的沉浸式阅读中,笔者贯彻落实“浏览与品味相结合,朗读和批注不偏废”的阅读方法。
对于意味深长的有表现力的文字,一定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读出活灵活现的人物来。于永正说:“离开朗读的中介,儿童往往很难理解课文,理解课文的人物,当然更谈不上让人物活起来。”
《五猖会》也是同学们很喜欢的文章。童年的鲁迅很期盼迎神赛会,可惜每年伸着颈子等候多时,不过看十几个人抬着神像匆匆跑过,在这样年复一年的盼望和失望中,终于要去看五猖会了。他说:“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全家都为此忙碌准备起来,可就在即将出发之时,父亲过来了,留下一句话:“给我背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写道:“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家里人从母亲到仆人工人都仿佛静止了,他“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里鸣叫似的。”终于做梦似的背完了,“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但是这路上的新鲜和看戏的热闹,对“我”都没有什么大意思了。
这些生动的语言非常形象地描绘出情绪亢奋时灾难突然降临而产生的又急又苦又紧张的感觉,以及极度的紧张过后骤然放松下来的疲倦感,疲倦到对一切都索然无味的心理。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同学们和儿时的鲁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他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经历。有的说爸爸每次盯着我写作业,自己却在旁边玩手机。有的说上次说好出去玩,结果一到酒店,打开行李箱,就看到最上面赫然几本练习册,可扫兴了。还有个同学说:“我妈妈上次带我去迪斯尼,我很开心的,结果进去了以后,她塞给我一个本子一支笔,让我玩一个项目就记一个内容和感想,我当时就不想玩了。”越听他们的分享,越觉得一百年前的鲁迅是懂得孩子的,而一百年后的我们不见得懂得孩子。百年前鲁迅先生那声振聋发聩的“救救孩子”依然回响在我们耳边。
阅读不仅要动口,还要动手。笔者要求学生将自己印象最深的词语句子圈画出来,将阅读中的个人感受批注在字里行间或书页边角。《五猖会》中父亲威严古板的,对儿子有很高的期望,却不知道如何去爱。《父亲的病》中父亲虚弱无力,鲁迅耗尽家产仍然执着地求医问药,父子之间虽然缺少交流但仍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從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淡淡的抒情诗一样的笔调,写出了对童年的回忆,对故乡的牵挂。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去相遇。
一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沉浸式学习,效果是明显的。同学们用眼睛和心灵,在文字中邂逅一个真实的童年鲁迅,他在院子里纳凉,听长妈妈讲故事,在百草园拔何首乌,在三味书屋描绣像。同学们从之前的不喜欢,觉得枯燥,到喜欢,愿意去读,并且读出会心一笑,读出感同身受,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经典文学的感染力吧。
【结 语】
阅读不必追求毕其功于一役,初读鲁迅,也不必急于伟大,追求深刻。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作为教师,应该用真实和亲切抹去学生对鲁迅的距离感和畏惧感,给他们持续一生的阅读打底。
【参考文献】
【1】刘发建.小学生鲁迅读本【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