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靓婧 张磊
摘要:戴维·埃利奥特是纽约大学表演艺术系的一名音乐专业教授与博士生导师,埃里奥特博士在20世纪90年代后提出的实践音乐教育观点,一度引发了空前反响,受到了全世界音乐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埃利奥特本人的著作致力于对音乐与音乐教育本质的剖析,为全世界各地的学者提供了学术上的论证。我国自新课改以来,对美育教育十分重视,《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的修订,更是为音乐基础教育提供了引领和帮助,其中“演奏课”属于“音乐表现”模块,强调音乐课程内容应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与音乐表现。笔者以埃里奥特的音乐教育观为立足点,通过对演奏课内容发展的分析,从而就戴维·埃利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观对初中音乐演奏课内容带来的启示展开研究。
关键词:音乐实践 演奏课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103-02
(美)戴维·埃利奥特(David Elliot)为世界知名的作曲家、教育理论家,现在为纽约大学音乐与表演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他曾在多伦多大学任教,并在印第安纳大学、西北大学、开普敦大学、北德州大学和里莫力克大学爱尔兰音乐中心担任客座教授。作为音乐教育哲学家,埃利奥特博士在音乐教育专业所任教的课程包括音乐教育基础、音乐认知、研究方法、音乐课程发展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一、埃利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
埃里奥特认为:音乐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人类行为,音乐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且是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音乐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取决于音乐的本质和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①。基于众多学者对于音乐本质和价值的不同观点:艺术的、情感的、文化的、时间的、民族的、道德的、精神的等。所以,音乐实践关注不仅建立在哲学原理之上,而且来源于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本人在工作情境中的实践真知。正规的学校情景(即中小学)和多种多样的社区音乐学校都是如此。埃利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思想,为音乐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思想之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并为音乐教育者们在应对音乐教育繁复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时,提供启发,引导和支持的手段。埃利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不仅仅对音乐本质、音乐教育、审美教育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也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积极的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法。
二、我国基础音乐课程改革与初中音乐演奏课学段目标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对初中演奏课的学段目标作出表述:7-9年级能够主动地参加各种演奏活动,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能够选择某种乐器,运用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力求用优美的音色进行演奏;能够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演奏做简单评价;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从这段表述中可以总结得出:初中音乐演奏课内容在注重音乐实践的同时,也注重学生音乐表现的能力。②演奏课是可以让学生有丰富的音乐实践,初中生参与到音乐课堂实践中来,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总结学习经验和方法。初中阶段开展演奏课,并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人才,而是让学生有更为丰富的音乐课程体验,对于音乐课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期待,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不仅仅学会了表现音乐的能力,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实操环节。通过《音乐课程标准》的引领,音乐教师在制定演奏课实施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具体分析,做出合理全面的教学设计。
三、演奏是音乐的载体
关于演奏的名词解释是:“演奏”是指表演和弹奏的结合体。“演”是表演者内心情感状态宣泄的动作体现,“奏”是表演者通过自身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把乐谱进行再现的演绎过程,是通过声音来具体呈现的。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通过一定的音高组织关系,制作出美丽的音响效果。演奏就是通过乐音组织音响来为音乐服务的,演奏者作为音乐作品的再现者,演奏者通过自身的音乐素养与人生阅历对音乐作品进行阐释,在遵循音乐家创作乐思的前提下,通过演奏技巧表现音乐。对音乐表现形式如何更好的把握,即是表现音乐的方法。音乐表现首先要了解音乐家的创作背景和乐思,作曲家把他的思想、情感、意志乃至精神世界融入到其创作的作品中,然后通过运用音乐的织体、和声、节奏、速度、旋律等来创作完整的音乐作品,作曲家只能在乐谱中给出一小部分的标识,来展现音乐的基本情感走向,音乐表现的内涵和升華存在于演奏者的表演中,通过演奏者自身一次次的表现,对于音乐的理解也逐渐的深刻,而演奏者这些深刻的理解,离不开一次次的音乐实践。不同的音乐表现,是由于人是不同的生命个体,每个人的生命经历、情感经历、感受能力、思维方式的不同,即使是对同一个事物,也会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产生不同观点上的差异。演奏应该是音乐技能和音乐表现的完美结合,通过演奏者的自身音乐再现来重新阐释作曲家的音乐。
四、音乐实践与音乐表现结合的演奏课
演奏课可以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演奏体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注释,能够将音乐的情感通过音响传达给观众,牵动观众的情感和思绪与演奏者融汇为一体,从而产生共鸣。因为,演奏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表现音乐,升华内心的情感,表达演奏者的音乐理解和体验,绝不是纯粹的炫技。根据《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的引领,初中音乐演奏课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多元化的音乐表现形式,也能使学生掌握自己喜爱乐器的演奏技巧,更是和高中音乐鉴赏进行衔接。演奏课不仅重视了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也重视了学生音乐表现能力,正确的表现音乐需建立在科学演奏的基础上,作曲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是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人生阅历、价值观等融入在音乐作品里。所以这就需要演奏者通过熟悉音乐作品,摸索音乐家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乐思,然后以音响的形式传达给每一位听众,听众听到这些音响时,与自己的音乐素养、审美体验相结合,欣赏演奏者的音乐表现。而演奏课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学生也可以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一次次的演奏练习中,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乐理知识并加以运用,培养学生终身热爱音乐的兴趣和激情。
五、实践音乐教育观对演奏课内容发展的启示
新课改后,初中演奏课程教学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提髙音乐的表现力。在增加学生音乐实践活动和提高了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同时,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有力地推进了音乐演奏课的发展创新。而埃利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观,把音乐从令人无法理解的表演中解放出来,如果说音乐作品是一个物质性乐谱的概念,那么音乐表现就是超越了物质性的乐谱,使音乐作品的层面更加的深厚。无论是演奏者还是乐谱(音乐作品创作者)都是完全参与到音乐表现当中,在音符的流动中,找到彼此相通的心意,从而达到思想情感的共鸣。开展演奏课,不仅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有益,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乐器的音色,对以后进入高中,学习音乐鉴赏课,进行铺垫并且达到音乐学习的过程衔接,对学生的终身音乐学习与音乐体验都有非常大的帮助。雷默说,演唱和演奏乐器是教育的“手段表现”,音乐教育可以通过优秀的音乐表演展示,当学生在课堂上对共同进行的音乐做出评论和判断时,学生就将通过自身制造出富有创造性的音乐。通过在初中开设演奏课,使学生明白音乐创造、音乐聆听和音乐表现的关系。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音乐课堂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学生可以团结协作,共同参与到课堂实践当中来,而音乐教育者可以构建主要担当启发、辨认和理解音乐多元化的音乐课堂,运用丰富的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启发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并且让学生在练习乐器时,养成坚持不懈的心性和毅力,然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演奏来抒发己见,增进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注释:
①[美]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齐雪等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9页。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M].齐雪等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马达.戴维·埃里奥特和他的实践音乐教育观[J].人民音乐,2009,(05).
[4]张肖虎.音乐教育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李英玉.戴维·埃里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