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2018-12-29 09:30李延君
艺术评鉴 2018年19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有效措施传承

李延君

摘要:中国有数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可是放眼我国当代的音乐领域,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流行音乐占据了大众的听觉和视野,而在当下社会的生存环境中,中国传统音乐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并得到传承与发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传统音乐 传承 发展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8-0056-02

一、传统音乐的概述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华民族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创造的音樂,采取本民族的内在表现形式。它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下来的古代作品,也包括近现代创作和产生的新作品。

根据考古学家的报告显示,中国传统音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出土的乐器有骨笛、骨哨、陶陨和陶鼓等,这一时期的远古乐器已能够吹奏简单的曲调。在历经3000余年的历史变迁中,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按地域的划分大致为以下三大来源: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

(一)中原音乐

中原音乐是指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以汉族为主体的音乐。早在先秦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巩固等级制社会,颁布和制定了一系列宫廷礼乐制度,设置专门掌管音乐事物的机构——大司乐,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1978年湖北省发掘的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编钟乐器64件,说明了这一时期的宫廷音乐达到相当的高度,为此后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四域音乐

四域音乐是指除中原音乐文化以外的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例如,作为西北古代丝绸之路的西域音乐,以及东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等,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在隋唐时期,各民族音乐文化与中原音乐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鼎盛时期,在乐器方面,奚琴渐渐演变为后来的各类胡琴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外国音乐

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的交流由来已久。在汉代,佛教的传入促进了中印音乐文化上的交流;到了隋唐,中国佛教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更多大量的外国音乐输入中国,同时引进很多乐器、音阶、舞蹈,这些佛教音乐与中国本土音乐文化交流融合,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扬琴和琵琶就是作为外国乐器被引入中国,后渐渐被改造成为我们现在见到的样子,在中国民族乐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传统音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音乐的现状

我国的传统音乐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内涵,是中华大地上世世代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精神的结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在世界经济呈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一批批优秀的艺术家带着经典传统音乐作品逐渐登上了国际舞台。然而,在国内,传统音乐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年轻传承人的数量不断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体系乃至公众对传统文化的淡忘和漠视。如今,我国社会正在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欣赏及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以茶楼、戏台为主,取而代之的是电视、电脑、KTV等电子信息设备。此外,大量西方音乐艺术的涌入对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领域中,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忽视也非常明显,音乐课堂中充满了西方古典音乐甚至流行音乐,每年报考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的高等音乐院校人才数量悬殊也特别大。长此以往,人们缺失的不仅是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也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走向衰败。

(二)存在的问题

《乐记》卷首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段话阐明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它揭示了音乐与人类情感之间深刻的联系。我们当今处在各行业发展迅速、更新换代快的时代,古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态度早已离我们远去。文化传承起源于教育,而当今音乐教育的本质已发生了变化,注重的不是音乐本身,而是华丽的技巧和渴望达到速成的效果。为了满足这一市场心理需求,从中小学的课堂音乐教育,再到各大音乐培训机构,音乐不再作为一项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而是盲目的追求考级、比赛,孩子过早的被技术支配,忽视内心真实情感,这与传统音乐“感于物而动”的美学思想背道而驰。

如果说西方音乐是史诗般浑厚壮观的交响乐,那么中国传统音乐便是天人合一以曲达情的独奏乐,两者均有各自独立的音乐体系和美学思想。中国传统音乐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器乐曲有《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汉宫秋月》等,近代也创作了很多经典作品,如《二泉映月》《梁祝》等,而到了当代,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相对落后,优秀作品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曲家和表演者为了迎合大众审美取向,选择创作或表演顺应时代潮流的流行音乐;另一方面是传统音乐自身气质偏向高雅,想在现今社会广泛流传,实则困难。

三、传承与发展传统音乐的有效措施

(一)开设相关的音乐课程

学校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最重要的领域,因此,通过开设一门相关的课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从小树立一个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中国传统音乐丰富的作品和内涵,学生不仅领略到中国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还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现如今,在诸位学者及艺术家的努力下,中国传统音乐已逐渐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学科体系,一些高等音乐院校已开设了“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和“中国民族音乐史”等相关理论课程。中国传统音乐也应进入中小学课堂,利用现代科技教育技术,使得传统音乐在九年义务教育课堂上的传播再上新台阶,甚至一些民间艺人也可以被邀请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这样学生就可以更直观地欣赏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和韵味。

(二)重视培养相关人才

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不仅仅是围绕着学校教育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传承传统音乐的人才,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秉承发扬传统音乐的精神,这才是我们传承传统音乐的真正目的。中国的一些经典民歌之所以家喻户晓,流传至今还经久不衰,是因为经历过一代代人们的口耳相传,保留了最动听的旋律,最亲切的语言。因此,好作品与作曲家是分不开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的教育方针,发展传统音乐也不例外,应该给这些作曲家提供更大、更好的平台,这样才能有效实现传统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三)开发传播空间,创新演绎形式

在快节奏生活方式的现代都市,压抑的空间和紧张的工作,让人们萌生出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欲望,而中国传统音乐恰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当代互联网技术发达,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可以通过开发新的传播方式,使传统音乐得以发展。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谭维维和华阴老腔艺人演唱的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响彻大江南北,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华阴老腔,其豪放粗犷、大气磅礴的艺术表现形式征服了广大观众,该曲子把陕西华阴老腔与现代摇滚乐结合起来,在代表中国最高艺术水准的平台“春晚”上演唱,既保留了该曲子的传统韵味,又创新了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音乐创新后的成功典范。因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被湮灭,得以生生不息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保持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与时俱进。

(四)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同样,中国传统音乐也需要依赖于政府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政府重视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延續和发展,制定一些相关措施,民众才更愿意参与进去。首先,可以成立一些相关机构,深入到民间把当地的传统音乐系统的整理出来,制定成教材,再通过学校教育、电视公益广告宣传等手段,来更好的保护传统音乐,使其发扬光大。其次,通过开展特色旅游文化,在发展当地经济文化的同时,渗透当地的音乐文化,让更多甚至国外的游客领略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最后,政府应大力倡导发展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人们意识到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项人人都要参与的责任和义务时,相信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道路将走的更远。

四、结语

我国的传统音乐独具魅力,犹如中国的水墨画,在一动一静一虚一实中诠释了独特的韵味和审美。如何将传统音乐传承、发展、创新下去会是一场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完成。目前国家已经重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音乐会凭借其自身独特的气质和魅力走出中国,走向国际,在世界的舞台上独占鳌头。

参考文献:

[1]孟瑶.高校传统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发展趋势[J].艺术评鉴,2018,(09):88-89.

[2]周泓伶.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戏剧之家,2018,(13):78.

[3]顾海燕.传统音乐文化现状及传承路径探索[J].文化学刊,2018,(04):128-129.

[4]肖赛.高校音乐教育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2):106-107.

[5]夏雷英.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03):59-62.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有效措施传承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