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玲
拉开抽屉,那泛黄而浸着岁月痕迹的信封又灵动起来,它就像一个教育家,与我整整进行了二十年的对话。
那是1998年10月的一天,传达室的大爷把这封信送到我手上时,正是下课时候。我和同学们一起站在窗外晒着太阳,讨论着一些和同学们未来有关的话题。接过信后,看到寄信地址,我心里画了个大大的问号。我在伊春没有亲属和朋友,谁给我寄来的信呢?上面明明写着我的名字,不会错。满脸疑惑地拆开信封,用食指和中指夹出信纸。信纸被叠成心的形状,叠的很精致,能看出寄信人的良苦用心和对收信者的尊重。信纸是那种精装日记本的笔记纸,上面有隐约的兰花图案。展开信纸,一行行清秀的钢笔字令我心里一颤,怎么像李丹丹的字?我迫不及待地去看落款,“你不争气的学生,李丹丹”。果然是她。回头速阅。
“想念的老师
您好!”
呵……想我?想我还不来上学,想我这么长时间才给我写信?呵,还算没有白教你一回。
“当您收到这封信时,我正在伊春市的一个小酒店里忙着。洗碗是我的工作,这活儿不累,我还可以,老师不必为我担心。”
读到这里,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下那样疼,我仿佛看到那小小的身影在水池前转来转去,一块块盘子像堆积木一样越堆越高。心中升起无限的怜悯,但也有些生气。我对她的气是从她辍学那天开始的。第一次月考后,李丹丹就没来上学。问遍同学们,谁也不知道她辍学的原因。我骑着自行车上岗下坡地走了十几里路去家访,得到她母亲的回复是:不知咋回事就不想念书,非要去打工。那个年代的农村,通讯设备及其落后,农村固定电话都很少,想联系上李丹丹谈何容易。所以说是生气,其实是担心、失落和舍不得。这些感觉聚集在心里挥之不去。突然接到她的信,一个迷就要被揭晓。那种激动的心情被那双颤抖的手暴露得淋漓尽致。定了定神,继续着和她的对话——
“老师,您一定想知道我不念书的原因吧?”
是啊,这是我最想知道的。其实我很喜欢李丹丹同学的,像喜欢班里的每个同学那样喜欢她。胖乎乎的一张小脸上嵌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笑起来像弯弯的新月。人缘也好。虽说学习成绩一般,但很努力!到現在还觉得她就在身边。
“老师,您是个好老师,是我上学以来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我也特别喜欢您!很想叫您一声妈妈!”
能听到自己的学生亲口说这样的话,一股暖流用遍全身,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说句实话,我是个工作狂,家里的事大多都是爱人打理,我儿子就曾埋怨说:“我真不知道我是不是你亲生的?”丹丹的话让我倍感欣慰。可是既然这样喜欢我,为什么非要去打工?我继续寻找谜底。
“可是老师您知道吗?在您的眼里只有两种学生,就是学习好的和学习不好的!我们这些中等生你从来看不到!”
怎么会这样,我对每个学生都是一碗水端得平平的,从不偏向谁。这孩子,不念书也得找个恰当的借口啊?我把全部身心都投放在你们身上,在你生病的时候是谁把你送到医院的?你怎么会忘呢?我真的是伤透了心。当时心里就像被打碎了五味瓶,所有的委屈一起涌向眼眶。丹丹在我心里的印象模糊了。
我仰起头,看着天空,十月的天空瓦蓝瓦蓝的,一只大燕子正在教几只小燕子学飞翔。其中一只小燕子总是飞不高,大燕子就在电线上煽着翅膀向它呜叫。我忽然觉得丹丹就像那只小燕子。到底是我哪里做的不好让她误解了?我低下头,又一字一句地读下去。
“老师,我说这话您别生气。也许您认为我们都是听话的孩子而忽视了我们。老师,您知道吗?我们也是孩子,也需要你的关爱和鼓励!特别是每次考试后,您首先找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谈话,肯定他们的成绩,指出他们的不足,还给制定目标。然后再找那些学习不好的,给予鼓励,帮着加油。每每看到您和他们谈话后他们回来时的那种被宠的神情,我心里酸酸的,说不清是嫉妒还是羡慕,,所以我就盼着,盼着,盼老师您什么时候也能找我谈一次话,给我一点鼓励,让我感受一下被宠的滋味。可是从初一到初二,从初二到初三,我都没有等到。于是我默默地努力,希望考个好成绩引起你的注意。这次月考我真的进步了。我想这次老师您可以找我谈话了,想着您肯定我成绩的神情,鼓励我的语气,给我加油的眼神,特别是拉着我的那双温暖的手,心里有些小兴奋,可是到头来您只是说咱们班这次成绩都不错,有些同学进步很快,我知道‘有些同学中包括我,可那不是我想要的!我是想让老师您拉着我的手亲口对我说:‘丹丹,你进步真快,加油!老师您没有,我心里很失落。”
“以我现在的成绩再努力也考不上重点高中,所以不如早点去挣点钱,减轻父母的负担.希望老师您不要怪我。”
我一口气读完这段话,仿佛心脏都停止了跳动。我慢慢蹲下去,摸着自己短短的影子,轻蔑地说:“你曾那么的傲气,因为每年的‘模范教师‘模范班主任等荣誉花无旁落。更有‘追星者双手把一家人的希望捧着送给你,一句‘这孩子就交给你了之后,面带着满足的笑容转身离开,仿佛把孩子送给你就成功了。他们的希望就开花结果。你曾一度为自己的成绩和在社会的影响力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正在乘风飞起,愈飞愈高。今天你也矮下来了?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知道吗,今天你忽视了一个李丹丹,明天呢,在此之前呢,有没有张丹丹,王丹丹也是就因为这而退学啊?”此时那委屈、怨恨的眼泪变成悔恨的泪水随势跳出眼眶,滴落在地上,砸在我的影子上。
这封信就像一瓢冰水浇醒了我,又像一只大手把我从虚浮中拉回现实。以至于在后来的工作中我调整方法,减少失误,尽量做到了因人施教。一批又一批学生从这里走向更高的学府,走向社会,我也因此走向成熟。
二十年了,整整二十年了,每看到这封信我的心灵都在震颤。对自己的工作就会反省一次。只有我自己知道那封信上沉淀着的黄色凝结着什么,那破损的信封口记载着什么。那信我早已不用打开了,因为那信的内容早已像雕刻一样,深深刻在我的心里,它一直占据着我办公桌抽屉的最显眼的位置,占据着我心灵最重要的位置。
轻轻地关上抽屉,眼睛又湿润了,仿佛丹丹同学就站在我的面前。此时,我早已读懂了丹丹那深邃、忧郁、满是期盼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