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莱昂纳多·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巴黎卢浮宫计划举办一场专题展览。为此法国2017年与意大利签署协议,要求租借除《三博士来朝》以外所有意大利收藏的达·芬奇绘画作品。然而近日,意大利新任文化遗产部副部长突然对该协议“开炮”,要求修改协议内容,理由是“达·芬奇是意大利人,只是死在法国而已”。法国指责意大利将达·芬奇当成了“人质”,一场由艺术引起的政治“战争”悄然开始。
卢浮宫办展览。向意租借画作
根据意法签署的协议,卢浮宫将从意大利租借除《三博士来朝》以外的所有达·芬奇绘画作品及主要手稿,收藏于乌菲兹的《三博士来朝》因为无法移动,所以不能出借。
当时参与签署该协议的是前任意大利文化遗产部部长傅朗霁。但现在意大利政府已经换人。作为新政府执政党之一的北方联盟党一直对法国总统马克龙意见颇大。2017年11月,马克龙访问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时,高调表示“想看到非洲文物能在当地展出”。今年10月,马克龙还指派专家调研将法国博物馆里的非洲文物归还的可能性。
这番言行虽然在非洲和广大第三世界赢得好感,却遭到欧洲艺术界和博物馆的焦虑和强烈反对。在欧洲博物馆中,保持藏品不可分割的原则,一直是所有策展人及从业人员秉持的信条。
即便法国国内一些博物馆和文化部也对总统的承诺“沉默反抗”。凯·布朗利博物馆馆长斯蒂凡尼·马丁曾表示:“归还非洲文物的想法很好,但也极具挑战。”
法国文化部部长弗朗索瓦·尼森始终未对马克龙的表态发表任何评论。一直以来,法国文化部对任何改变现状的决策都心怀敌意、实施不力。早在2010年。法国议会就投票成立特别委员会,研究并决定归还掠夺文物的事宜,但文化部一直没有采取行动。
马丁表示:“非洲那些文化遗产大多数已经不在非洲大陆,在我们博物馆2006年的非洲艺术展览中就没有一件作品是从非洲的博物馆借来的。这个问题很严重,但解决方式还是应该在文化部的框架下。”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馆长崔斯特瑞姆·亨特则不仅指责马克龙“过分简单化”处理文物争议,更是在“道德绑架”博物馆。
相比之下。意大利艺术界人士当时反应相对温和,他们借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例子暗示马克龙,归还藏品不能逞一时意气。大都会博物馆在强行保管公元前6世纪的欧弗罗尼俄斯酒瓶多年之后,在2008年将它归还给意大利。作为交换,大都会博物馆获得了借走几件相同价值文物展览的权利。
意新政府上台,要求侈改协议
意大利2018年6月议会选举后。政局发生很大改变,对“欧洲一体化”没有好感的极右翼五星运动和中右翼的北方联盟党得票最多。如今又因为预算问题。意法在欧盟内部展开对峙。北方联盟党更是将战线拓宽,矛头直指艺术界领头羊——巴黎卢浮宫。
现任意大利文化遗产部副部长博尔贡佐尼是北方联盟党成员,她对意法签署的协议表示不满,并要求修改协议内容。她解释称:“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人,只是死在了法国,把所有作品交给卢浮宫意味着把意大利置于这场重要文化盛事的边缘。而且意大利猞猁之眼国家科学院也准备在明年8月举办一场达·芬奇主题展览,所以一切都应该重新讨论。法国人不可以拥有一切。”
博尔贡佐尼对协议内容感到非常愤怒:“(协议里)竟然还写着,2019年意大利举办的达·芬奇活动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以避免和卢浮宫筹备的秋季展览相竞争’,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但事实上,这份协议并非博物馆之间的单边协议,作为交换,卢浮宫也会把自己收藏的拉斐尔作品借给罗马奎里纳勒博物馆,后者计划在2020年举办拉斐尔大型展览。但是这种交换在博尔贡佐尼看来是不公平的。
意大利文化活动与遗产部前任副部长弗朗切斯科·基罗对博尔贡佐尼表示支持:“博尔贡佐尼做得对,我们确实需要重新审核与卢浮宫之间签署的协议条款。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意大利并非法国或巴黎的文化殖民地,对于莱昂纳多·达·芬奇的人生而言。巴黎的重要程度要排在佛罗伦萨、米兰和罗马之后。”
法国文化部前部长弗雷德里克·密特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博物馆间的交流一向没有政治介入,意大利把艺术当成政治武器,这种做法令人难以置信。他指责博尔贡佐尼这次的“粗暴举动”与艺术无关。而是因为意大利政府不喜欢法国总统,对法国充满敌意。致使达·芬奇被当做“人质”,成了政治武器。
密特朗说,同意博尔贡佐尼所说的,达·芬奇是意大利人。但是音乐家罗西尼也是意大利人,却住在法国,这种文化交流的例子不胜枚举。他表示无法理解博尔贡佐尼看待和描述此事的方式。仿佛不是在讨论一个文化项目,而是发泄一种民族主义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