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逍遥”之道

2018-12-29 00:00:00魏三原
发展 2018年9期

逍遥游的境界令人神往,而逍遥游的含义却扑朔迷离。通过对郭象注“二虫”的反思以及对“小大之辩”的辨析,可以得到对于“逍遥游”的不同理解。从庄子的先秦时代到今日的社会,人们都在不断追寻这逍遥的境界,而这又必须将人与社会、自然、宇宙相联系,以此来探究“逍遥”。

众所周知,庄子其文风俊逸潇洒,其思想浪漫瑰奇,借助“寓言”“重言”“卮言”一抒其逍遥之意。然正是由于作者的内在思想主要通过并不很易于理解抑或是逻辑内在规定性并不是十分明确的“寓言”“重言”“卮言”等形式表达,并且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在把握上难度更大,因此历来有种种不同解读。本文试图以“二虫”为例反思郭注《庄子》这一经典版本为出发点,以今日视角再探《逍遥游》一篇之内涵,体味“逍遥”之意,以达对庄子哲学的全新把握。

一、以“二虫”为例反思郭注

尽管对《庄子》一文之注解历来繁多,却皆可自圆其说,这也正是中国哲学经典文本之所以然,不重逻辑而重境界,讲究言不尽意而以体味为本。凡中国哲学思想之历代变化无不托古以为变,此种动态势必又以对经典文本的创新性解释或为了适应当下需求甚至于进行误读性解释。以经典文本之关键字词改造性解释以达对以往思想之变通性解读,笔者私以为,这并不罕见甚至这就是中国哲学史所不可分割之体。对于《庄子》一书来说,历史众家注解又推郭象以为首。这不仅缘于郭象本人对《庄子》思想的体悟,也在于郭象本人之哲学思想。而伴随着经典的郭注《庄子》之左右,也始终存在着对于《庄子》之不同理解的声音。究其根本,任何人无法脱离其自身时代局限而回归真正的先秦时代与庄周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与对话,凡对《庄子》之解读也必定会带入自身时代之思想底色加以渲染。无论何种态度,在庄学研究历史中,郭注《庄子》已成为较为成熟、经典并为世人所认可的版本。若欲探求庄子哲学思想以求今日社会之用,也势必要先破后立,探究郭注《庄子》与《庄子》底本的内在联系与差异而挖掘出能为我们当代人所需求的精神寄托。

《逍遥游》点出了“小大之辩”,这是该篇的核心之一,而文中对“二虫”的定义则直接影响了“小大之辩”的内在意义,从而导致了对“逍遥游”理解的不同走向。而“小大之辩”与“逍遥游”的关系究竟为何呢?“小大之辩”其实揭示了“逍遥游”的主体,因此也可说是“逍遥游”主体之辨,究竟庄子哲学是看重“大者”为主体还是“小者”为主体,抑或是“大者”“小者”均可为逍遥之主体,这便值得深入探究一番。

蜩与学鸠笑之日:“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图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日:“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郭象注:“二虫,谓鹏蜩也。”①此二虫之意,其实本无标准解释,文史哲等方面的经典文本一直存在着过度诠释的样态,因此不可能也不需要完全确定庄子之本意,亦如《庄子·秋水》篇中所说:“惠子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可。庄子在此以“二虫”为代指,并未直接以“之鹏蜩又何知”或“之蜩与学鸠又何知”为文,这便留下了丰富的空间去任人解读。成玄英为了给郭注作例证更是引入《大戴礼》之内容②,却显得略微牵强附会,世人多认为《大戴礼》成于西汉末礼学家戴德(世称大戴)之手,而现代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推翻传统之说,论定成书时间应在东汉中期。无论其成书于西汉或东汉,均晚于《庄子》一书,以此强行为郭注例证不免缺少说服力。依其《逍遥游》原文所看,“二虫”上文以“鲲鹏”寓言为开篇,下文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为总结,试看鲲化而为鹏,“及”字之含义,更符合“二虫”的解释应该指向为“蜩与学鸠”。郭象作为历史公认的庄学大家,绝不可能简单将“二虫”理解为“鹏蜩”这一种解释,而成玄英的疏更显画蛇添足之意。显然二虫之解释可以为“蜩与学鸠”抑或是“鹏蜩”二义,在此,郭注以其自身对《庄子》文本的通篇理解,加之将齐物的思想内化其中,以便为阐述自身思想观点进行铺垫而选择后一种解释,这也是为后文“小大之辩”乃至“逍遥游”之解释做了先行铺垫。

二、“小大之辩”

对于“二虫”取何种解释并不足以为奇,皆可以讲通,因此笔者在这认为,对“二虫”之定义并不用去以哪种解释代替,再没有比“二虫”更为贴切的语词放入原文之中,正因为多种的解释才可以联系“小大之辩”,从而导致庄子哲学丰富的思想内涵变化。也有人将“小大之辩”视为“鲲鹏”之辩,笔者认为依《逍遥游》开篇所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如若鲲鹏可化,可以理解为同一维度的不同阶段,即便是后文中再次重提“冥海天池”中的“鲲鹏”各乐其所得,更可视为鲲鹏乃为“大”,“小大之辩”理应不是“鲲鹏”之辩,而是“鲲鹏与蜩、学鸠、斥鹦”之辩。关于“小大之辩”,除涉及形体大小、空间大小,更为主要的“小知”与“大知”以及“小年”与“大年”的外在限制。而且这才是区别“小”与“大”的规定性所在。郭象为其“名教出于自然”之意,以“独化自得”③之说而反注《庄子》成为可能,就在于对于“辩”字进行了不同的诠释。郭注认为“小大之辩”即:

“各以得性为至,自尽为极也。向言二虫殊异,故所至不同,或翱翔天池,或毕至榆枋,则各称体而足,不知所以然也。今言小大之辩,各有自然之素,记非跛慕之所及,亦各安其天性,不悲所以异,故再出之。”④

在此注解中,郭象仍将“二虫”看作为“鹏蜩”,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关键,《庄子》原文中的“二虫”无论作何解释,郭象将它赋予怎样的定义都不足为道,重要的是在“小大之辩”这里都已经形成了对比。依郭注所言,也已承认“小”与“大”的不同,但并不认为小与大之间存在等级的优劣,以此为本,则大有大的逍遥,小亦有小的逍遥。但历来也有学者认为“逍遥”应当是“大知”突破了“小知”所具有的局限,可以说“小知”的局限性大而“大知”的局限性小,因此认为“逍遥游”是针对“大知”来说的,并可说是有“大知”者的“逍遥游”。

在笔者看来,《庄子》哲学思想以内七篇为核心,以《逍遥游》为开篇,讲求精神的自在、独立与解放,也提出万物平等的齐物之道。⑤庄子哲学的逍遥也应是探讨人何以逍遥,人在社会的逍遥,更多的是人作为天地间的一种生命如何能够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逍遥。

但是若将人这种生命个体在宇宙维度中进行比较,人可以是“大”,亦可以为“小”,以此来看,笔者则更认可郭注之“小大之辩”。就当今哲学发展影响来看,尽管改造世界与实践占据着人类发展的主流,但人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不可知论的影响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鲲可化而为鹏,但蜩无法化为鹏。人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通一类,则必然有相对人类本身的“鹏”与“蜩、学鸠”之存在,若人日夜妄想企图化为与目前相对的“鹏”的存在,那么何来逍遥又如何逍遥?尽管人类历史以来,今日之于古代相比较,早已日新月异,完成了古人许多无法想象的成就,但今天的人们依旧和古人一样,在吃五谷杂粮,更何况以道家学说中老子更强调返璞归真,道法自然,因此笔者在这里更认可郭注之解释,即“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⑥

三、自然之逍遥

然前面也已提到,庄子之逍遥,并非仅仅是人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个体,也是存在于自然、社会之中,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如何达到逍遥是我们作为人更应该关注的问题。当代以来,受西学东渐影响,对经典传统文本的理解或多或少受到西学影响,些许学者将庄子之“逍遥”与西方之“自由”进行类比,但若将二者视为等同者便不可取。

若是在人类生存的世界里将不同的个体进行比较,则确实存在“鹏”与“蜩”无法跨越的“小大之辩”。人生在世,若能鲤鱼跃龙门,由鲲而化鹏,这便不存在“小大”之争,因为这既可以为小,也可以为大,关键在于自身是否达到了逍遥。陶渊明曾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穿梭于红尘未必烦恼,归隐于山林也未必逍遥,以齐物观之,红尘与山林又有何异哉?佛教讲求借相修心,而庄子哲学中的“逍遥”追求的也是原始本初、自然的精神。⑦人世中“鹏”与“蜩”的对立与差距已经不再是原文“小与大”,甚至“小知与大知”的不同,而是体现在各种不同层级与维度的对比之中。依《逍遥游》原文来看,庄子似乎流露出人应该有“大”逍遥的追求,然最为逍遥的境界也是合乎自然之道,而追求精神境界的自由与自然。

故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人的逍遥本就应以生命的存在为基本原理,至人是绝对从属于自然的,无条件地合乎自然,精神与宇宙同一。生命、精神状态处于身心、内外和谐状态;气筒万物,回归原初的世界状态,不限于社会,包容万物。然而世间的至人寥寥,我们甚至不知也无法体会到其境界的存在,若是一味追求至人,反而又陷入“小大之辩”之中,无法企及。

因此逍遥的生活不是超离世俗的社会,而是在社会中的超越,逍遥并不是远离人世,更不是冷淡甚至反人类。⑧逍遥的世界如果从人生论的角度来理解,应当是精神世界的极大满足。

庄子日:“人有能游,且不得游乎!人而不能游乎……故日: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避,顺人而不失己……”(《外物》)

中国历朝历代的先哲们都在批评与质疑当时的社会风气与环境,都在托古改制以阐发其不同思想。应该讲,不同时期人们的精神世界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创伤,区别可能在于不同的表现形式罢了。无论是在庄子所在的先秦时期,还是今日科技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世界来说,人们的精神世界都在承受不同时代的重压,庄子与我们都需要一个精神家园的存在,那就是逍遥游。作为产生并存在于自然中的人类社会与人类,“自然”这个概念本身就蕴含了人类对于自我认知局限性和人与自然并处的超越状态,而从“二虫”“小大之辩”乃至“逍遥游”与整个庄子哲学的理解,郭注的高明便在于强调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对主义抑或是辩证主义关系哲学的明晰刻画。⑨在“自然”总原则抑或者称之为道法自然中去看待“鹏蜩”或者是“蜩与学鸠”,探讨“小大之辩”,追求人的逍遥,人必须找到他的特有的属于人的位置——人间世。

因此,笔者认为,在人间世中,既需要“蜩与学鸠”的小逍遥,也需要“鲲鹏”驰骋的大逍遥;当然如果“蜩与学鸠”不满足于自身所知,而渴望“鲲鹏”的世界,若能享受这种追求的过程,亦可谓逍遥。究竟庄子是否认可后世那种逍遥的解读,也许并不重要吧。

四、结语

由庄子哲学中的“小大之辩”而思考,我们可以领悟到应当突破自我局限性而不断提升自我逍遥的境界,也可以体味到人应各得其性、找准定位以化于人世、回归原始自然精神的洒脱。也必须遵循现行法律、法规和道法准绳。也许先秦时期的庄子并未想过许多,但对于后世的人们,不论是简单理解抑或是过度解读,但凡能对自己生命之逍遥有一分帮助,则“小大之辩”便有永远争论下去的意义与生命力,这也是《庄子》作为经典文本带给我们的力量,也是庄子哲学超越时空而始终可以慰藉我们灵魂的魅力。

注释:

①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2( 3):12

②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2(3):12

③张远山庄子复原本注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8(1):26

④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2(3):18

⑤谢扬举.道家哲学之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0(1):54

⑥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2(3):10

⑦谢扬举.道家哲学之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0(1):248.

⑧谢扬举道家哲学之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0(1):248.

⑨谢扬举.道家哲学之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0(1):390

参考文献

[1]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2(3).

[2]谢扬举.道家哲学之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0(1)

[3]张远山.庄子复原本注译[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8(1)

[4]王玉彬庄子哲学之诠释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9(1)

[5]林榕杰,“小大之辩”与“有无之辩”一<庄子·逍遥游>新析[J]厦门大学学报,2010(6).

[6]陈贇<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寓言[J]中山大学学报,2009(1)

[7]张永祥,张秀芬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境界的二分性[J]中山大学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