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在甘肃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支持领导和推动下,庆阳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总抓手,以美丽示范村和环境整洁村建设为带动,紧密结合市情实际,精心组织安排,细化落实任务,靠实工作责任,认真扎实推进。为了全面了解情况,本刊记者赴庆阳市进行了专题调研。总体上看,庆阳市51个“千村美丽”示范村(18个省级、9个市级、24个县级)和100个“万村整洁”村的建设任务,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研究部署,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庆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全面加强指导,精心研究部署,统筹协调推进,印发了《2018年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点》《全市推进农村改厕试点工作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初步制定了《庆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行政村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工作的实施意见》,基本明确了全市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推进措施。同时组织召开了全市全域无垃圾整治合水现场推进会议,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为了探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的思路方法,提高建设水平,各县(区)采取请进来讲课、走出去学习、写体会交流的办法,分县(区)举办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班,组织外出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完善了发展思路。
二、强化区域布局,注重规划设计引领
为了继续打造庆城一环县、西峰一宁县长庆桥、西峰一华池县南梁三条美丽乡村示范线,今年全市在该线布设“千村美丽”示范点19个,占到全市总数的37%,布设“千合农庄”项目村12个。市上制定印发《关于认真做好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对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明确了牵头协调部门和责任编制单位,及时完成了前期调研摸底、设计单位考察衔接的有关基础工作。坚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传统文化、彰显地域特色的原则,并围绕“三个结合”(与生态建设结合、与乡村旅游结合、与脱贫攻坚结合),全面完成8县(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方案和万村整洁村总体方案编制工作以及省、市、县级美丽示范村项目计划编制工作,并加强对各县区深度编制美丽示范村详细修建规划进行了指导。目前,省、市、县美丽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大多数县(区)处于编制之中。
三、加强村庄建设,提升村容村貌
一是继续加强环境整治。组织指导市住建局制定《庆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继续开展了以清脏、理乱、治污为原则的乡村“十乱”顽疾的整治活动,集中治理和修缮河道水渠,清理垃圾杂物、残垣断壁、违章建筑,整理围墙栅栏,整治庭院环境,努力打造整洁美丽的风景线。截至6月底,庆阳市新建标准化垃圾填埋场21个,垃圾集中堆放点136个,新购小型垃圾清运车辆819辆;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10.6万吨,拆除残垣断壁118处、违章建筑535处。制定《全市推进农村改厕试点工作方案》,启动农村厕所革命工程。在西峰区、正宁县、合水县3个县(区)7个乡(镇)的8个村共900户及重点旅游景区周围的农户,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并在全市形成示范、整体推进。二是努力建设特色村庄。各县(区)区分川、原、山等地域特点,坚持不挖山、慎砍树、少填河,探索把现有旧村庄分别改造成为窑洞安居型、四合院小康型、小洋楼富裕型村落,并对新农村建设初期形成的“兵营式”村落采取粉涂着色、修饰打扮等方式进行改造,实现了一点一风格、一村一景观。同时加快“水路房”全覆盖建设,优化村庄布局,整治农村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加强工业面源污染防治,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三是培育乡风文明。为提升美丽乡村质的飞跃,针对农村社会管理弱的问题,以创建活动为载体,移风易俗,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广泛开展了抵制高价彩礼、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文明评选活动和活动,动员引导农民更新观念,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厚养薄葬,初步形成了科学文明、扶危济困、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村风民风。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活动,维护公平正义,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夯实产业基础,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环节,充分挖掘优质农畜资源和田园风貌,突出一村一品,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实现了由建设村庄向开发经营村庄、促进农民多元增收的转变。一方面,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以中盛牧业、陇牛乳业、中庆农产品、100万只肉羊精深屠宰等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为带动,着力培育苹果、草畜、瓜菜、苗林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广了中盛、海升、海越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1000万只肉羊基地、200万亩优质苹果基地、150万亩高原夏菜基地和700万亩苗林结合培育工程,形成了一批种植、养殖专业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促进了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新型业态。在注重发展传统农产品、有形农产品的同时,依托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改造后的人居环境,创新业态,注重田园风光乡愁记忆、乡村体验等无形产品的开发,大力推广“农业+”“文化+”“旅游+”模式,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景区辐射型、田园景观型、城郊休闲型、农业观光型、健康养生型、红色教育型乡村旅游产品,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节会带动,坚持项目带动,使农业的多种功能得到深度挖掘,有效拓展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五、把握关键节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引擎来抓,强化项目整合,加强资金调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在项目设计上,努力彰显地方特色,注意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以村庄改造、环境整治为主,把传统习俗和现代元素相结合,尽量保留村庄的原有特色。在项目筛选确定上,不断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按照“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要求,注意公开公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推进项目公开、建设内容公开、投资额公开,引导村民全程参与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在项目实施上,实行市级指导、县级统筹、部门配合和乡村主抓的责任制度,突出抓了开工启动、协调推进和提高完善三个关键点。落实了干部分级包村、定期调度通报、跟踪督查三项制度。重点建立了合力共建的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及时论证协调项目、落实整合任务,大力推进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垃圾污水处理、环境整治等公共服务项目以及果、畜、菜和苗林等特色优势产业项目。目前全市51个美丽示范村的项目建设基本全面铺开,100个环境整洁村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完成投资29290.32万元,占计划投资的51.7%,其中51个美丽示范村共完成投资28439.6万元,占计划的45.3%,100个环境整洁村完成投资4216万元,占计划投资的47%。
上半年,庆阳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丽示范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按照省市要求衡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工作进展欠平衡。县(区)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虽然一些示范项目在去年建设的基础上已经启动实施,但一些县(区)市、县级美丽示范村的建设项目基本没有进展。二是资金筹措难度较大。由于市、县级财政困难,市级和一些县(区)财政配套补助资金未列入预算,部门整合资金落实到位慢。三是示范村规划编制进度缓慢。省、市要求6月底完成规划编制任务,尽管一些县(区)的规划编制基本完成,但还没有组织讨论和评审,进度相对比较滞后。四是思想重视不够推动不力。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工作较被动,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重视不够。
下半年,庆阳市将严格遵循习总书记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系列重要指示,围绕“生态美、富足美、生活美、文化美、文明美”等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要素,以51个美丽示范村和100个整洁村建设为带动,巩固成果、丰富内涵、提升层次、扩大规模,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