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甘南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具体实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发改委藏区专项资金支持下,甘南立足州情实际,顺应发展形势,积极探索实践,以自然村为单元,“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1500个,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旅游专业村、脱贫致富村的目标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揽,以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六化、七改”为抓手,整合农牧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层组织、平安建设、精神文明等项目,大力建设“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小康村。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农牧村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得到改善提升,小康村面貌焕然一新,探索创新了农牧村发展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得到了国家、省上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一、顺应新时代新思想,创新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理论,准确判断了经济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定位。甘南州要实现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和短板在广大农牧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很大,脱贫攻坚奔小康任务异常艰巨。补齐农牧村发展短板,让广大农牧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如期实现小康目标,是摆在全州面前的重大课题。甘南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提出把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放到农牧村,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的思路。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作为顶层谋划和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新理念,进一步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小康村涵盖了农牧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是承载脱贫功能、生态功能、文明功能、发展功能的重大生态工程和民心工程,是抓好农牧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全面提升农牧村发展水平,推动全州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农牧村广大群众。
二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支撑。甘南州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是甘肃省唯一整体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市州,被国家确定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工程单位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地区,承担着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责任,是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有利于治理生态环境、培育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释放生态红利,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农牧村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完全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为生态安全建设和保障搭建了战略平台。对于甘南率先抢占藏区绿色发展制高点,把握绿色发展话语权和标准制定权,实现绿色崛起、打造绿色现代化高地具有重大意义。
三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推进精准脱贫的有效载体。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更是全州各级党政组织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由于自然、经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甘南州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通过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有效整合农牧村各类生产要素、资源和项目资金,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培育富民增收产业,着力补齐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坚持走符合甘南实际、具有甘南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
四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力抓手。甘南州把现代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两大首位产业作为带动全州经济发展的引擎和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以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创新产业业态为主线,努力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能够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村基础设施,优化美化生态人居环境,保护和传承当地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助推国家级高原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促进形成点线面联动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新格局。在现代农牧业方面,重点发展牦牛、藏羊、奶牛繁育、育肥、特色养殖“五大畜牧业产业带”和藏中药材、高原夏菜、优质青稞、杂交油菜、经济林果“五大种植业产业带”,加快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优势,促进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
五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化拓展。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补充完善和丰富提升,也是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程的重要载体,突出民族文化元素和时代特征因素有机融合,使目标更全面、内容更系统、措施更具体。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着眼于农牧村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主题,把住了生态红线,突出了发展主线,彰显了民族特色,顺应了农牧村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和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农牧村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型农牧村勾画了蓝图,必将为藏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新境界、开创新局面。
六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及生态理念,以自然村为单元,补齐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短板,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全面挖掘培养人才资源,保护传承文化资源,维护发展生态资源,利用发挥组织资源,从整体上实现农牧村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管理民主、和谐稳定。
七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提升基层组织能力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完全有助于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有助于牢固树立一切工作依靠基层党组织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基地、攻坚克难的堡垒,不断凝聚和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
八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治本之策。中央确立了依法治藏、长期建藏、富民兴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新时期藏区工作总方针,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甘南州是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广大农牧村是分裂势力从事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的重点区域,抓好农牧村稳定工作是维护全州稳定大局的重中之重。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改善农牧村条件,提升农牧民综合素质,增强群众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村进程,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农牧村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治本之策。
二、丰富建设内涵,建立保障体系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是一项创新型的民生工程,涉及广大农牧村建设和发展的方方面面,甘南在建设过程中,既保证普惠性又突出特色性,既注重标准化又突出差异化,确定了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打造“红色旅游、生态体验、特色产业、休闲度假、民俗文化”五大类型,建立“标准、制度、责任、保障、宣教”五大机制。
一是着力建设四大工程,把侧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
(一)实施生态人居工程。坚持推进农牧村危旧房和村貌特色化改造,突出自然特色、地域特色、民俗特色和文化特色引导小康村民居建筑风格与村庄整体风格相协调。坚持改造提升,完善道路、供水、排水、防洪、供电、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体育休闲场所、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新农合、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保障水平。
(二)实施生态经济工程。突出发展生态农牧业,注重发展牛羊育肥、牦牛藏羊繁育、犏雌牛奶牛养殖、特色种植、山野珍品开发利用、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突出发展乡村旅游业,坚持“一村一品”“一家一特”,集中连片发展“农牧林家乐”,引导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发展休闲、度假、体验、观光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突出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实施“新农牧村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加快农牧村特色产品流通。
(三)实施生态环境工程。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农牧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力度。实施节能减排,推广新型能源利用,努力构建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绿化美化,推进村落实施庭院、路旁、村旁、河旁、荒山荒坡绿化,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努力打造村村绿,营造环境整洁优美、生态植被良好的村庄环境。
(四)实施生态文化工程。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开展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农牧民的生态道德水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理念,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树立现代、健康、向上的文明生活新风尚。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健全村规民约,构建小康村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是着力打造五大类型,突出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各走各的优势路,各打各的优势牌,避免千村一面,实现差异化突破。
(一)红色旅游型。具有革命历史纪念意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意义遗迹遗存的村,依托生态资源,突出建设红色旅游村。
(二)生态体验型。具备草原、森林、河流、田园、自然风光等良好自然生态条件的村,依托生态资源,突出建设生态体验村。
(三)特色产业型。具有独特低于资源优势和一定产业基础条件、适宜发展绿色种植、特色养殖、特需品加工的村,依托产业优势,突出建设特色产业村。
(四)休闲度假型。具有良好气候条件、优美景观、特色餐饮、洁净住宿、便捷交通、人文环境的村,依托综合优势,突出建设休闲度假村。
(五)民俗文化型。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和丰富民俗民情传统的村,依托文化资源,突出建设民俗文化村。
三是着力构建五大体系,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甘南州参照融合脱贫指标、小康指标、美丽乡村指标、生态环保标准等一系列指标标准,制定了符合甘南实际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标准体系和规章制度。
(一)制定标准体系。制定了“965356”建设标准,即“九化”:住房安全舒适化、道路便捷畅通化、街道场地明亮化、村庄绿色生态化、村内村外干净化、公共环境优美化、用水洁净安全化、用能清洁低碳化、通信网络入户化;“六有”:有村卫生室、有乡村舞台、有便民服务网点、有电子商务平台、有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有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五提高”:提高特色产业规模化程度、提高产业多元化发展能力、提高旅游专业村品牌影响力、提高专业合作社运作水平、提高农牧民培训覆盖面;“三整治”:整治违章建筑、整治河塘沟渠、整治农村土地;“五集中”: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建筑材料集中堆放、广告标语集中设置、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畜禽粪便集中存放;“六个好”:村级机构健全、组织建设好,邻里关系和睦、村风民风好,保障体系完善、公益服务好,村民自治规范、民俗传承好,综合治理达标、社会治安好,创建工作达标、民族团结好。
(二)构建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了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方案以及生态文明小康村考核办法、督查办法、责任追究办法、建设资金争取及整合方案、州县乡三级领导包抓生态文明小康村方案、公共设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从项目选点、建设内容、建设标准、项目整合、资金筹措、督查考核、责任追究、后期管理、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制度规定,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加强责任体系。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惩教结合、促进工作的原则,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工作责任追究。凡是对州委、州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制定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规划、建设方案、建设标准、进度计划不合理、不科学、不切合实际的,对已批复的规划和方案擅自变更和降低标准的,建设前期工作滞后、进度缓慢、质量不合格、不能按时完工交付使用的,建设中项目申报争取、资金整合、协调配合、督促检查等工作不力的,建设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或群体性事件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采取诫勉谈话、取消评优资格、责令做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责令整改、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党纪政纪处分、责令辞职、免职等方式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
(四)完善保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州委书记任组长、州长任常务副组长的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领导小组,县、乡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组建了专门的办事机构,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州、县、乡三级领导包抓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制度,全面指导协调、强力进行推进。整合各类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要求,整合藏区专项、重点功能区生态转移支付、银行贷款、地方一般性债券及涉农资金,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提供了保障。强化督查指导,建立了“5533”督查机制,即加强“机制、政策、督查、协调、分类”五推进,坚持“每周信息简报报送、每月通报排名、每季度观摩交流、半年总结分析、年终考核验收”五常规,强化“包片领导重点督查、州委州政府督查室专项督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部门经常督查”三督查,细化“县市台账、乡镇台账、村组台账”三台账。
(五)构筑宣教体系。积极发动和组织各类宣传力量,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对外宣传和对内宣传同步展开,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整体推进,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紧密结合,全面宣传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发挥正能量,体现引领性。构建了“六个一”的宣传教育体系,即编撰一套读本,联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编撰了面向全州党政干部、农牧民群众、中小学生的《甘南州生态文明教育读本》(藏汉双语)丛书,多层次开展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辟一个专栏,在甘南日报开辟生态文明小康村宣传部报道栏目;增设一个专题,在甘南广播电视台增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新闻报道专题;建立一个平台,在手机微信建立生态文明小康村宣传公众微信号;新开一个窗口,在甘南对外宣传综合门户网站“中国甘南网”新开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专门窗口;建设一面宣传墙,在每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了一面文化宣传墙。
三、强力组织推进,实践成效斐然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以来,甘南州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督查,把主要资金围绕“生态”来整合、主要成果围绕“文明”来聚焦、主要力量围绕“小康”来聚合。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各类资金90亿元(国家投资63亿元、群众自筹27亿元),已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703个,在建300个,释放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广大农牧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纵深推进环境革命,全面改善人居条件。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发展之计、稳定之举、改革之策、民生之道,综合运用宣传、组织、统战和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以摧枯拉朽之势、脱胎换骨之效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实现4.5万平方公里绿水青山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目标。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环境革命”的主阵地,全面落实“治乱建、治乱排、治乱弃”三整治和“人畜分离、柴草分离”两分离要求,对影响村庄建设规划效果、危害公共利益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新增环境保洁人员3334名、配发垃圾清运车1299辆、配置垃圾箱21784个,清除垃圾17 8万吨,整治残垣断壁6949处,整治乡村垃圾堆放点1486个,天蓝水清地绿的大美甘南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是深度聚焦贫困对象,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紧盯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定位为脱贫攻坚的提升工程,聚焦深度贫困村,围绕贫困村整体提升和产业扶贫,按照“补短板、强弱项、脱瓶颈”思路,在建设选点布局时,优先考虑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村庄。2015 - 2018年,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村和省州列深度贫困村316个,涉及自然村1250个。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村和省州列深度贫困村(贫困自然村)606个,项目总投资45 5亿元,惠及贫困户15631户、贫困人口65438人,到户扶持资金4.4亿元,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如期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如夏河县文曲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几乎没有草场等生产资料,各个家庭穷得叮当响,通过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不但脱贫了,正在向小康迈进。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农村发展根基。着眼补齐“路房、水电、桥涵”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村庄交通路网,打通村庄“经脉”,硬化村道89515.8公里、巷道117334公里、庭院步道10574.8公里、牧道85,8公里和旅游栈道51.3公里;以全覆盖、保安全为重点,实施了安全饮水入户、入房工程,安全饮水入户率达到100%;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大力推进农牧村危旧房和住房风貌特色化改造,实施“改厕、改圈、改炕、改院、改厨、改房、改人”七改项目,彻底消除了C、D级危房;加快农网改造提级工程,实现村村都有动力电和太阳能路灯,80%的村庄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煤气灶和节能炕,城镇周边村庄还安装了天然气管道。如碌曲县尕秀村,通过开展巷道硬化,给排水工程,垃圾处理,电力改造,整村绿化、美化、净化、细化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村庄的整体布局和设施功能,使道路便捷畅通了、住房安全舒适了、村道庭院明亮了、村内户内干净了、用水洁净安全了、用能清洁低碳了,生存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成为草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四是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改善基本民生。着力保障“教育、医疗、社保”等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在人口规模500人以上的村庄全部新建了幼儿园,学前儿童入园率达到l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成人识字率超95%;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512个,配备乡村医生610名,配发基本医疗器械,采购了常用的药物,基本满足了村民一般就医需求;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全部集中供养,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重度残疾、无收入来源和无劳动力等人员全部纳入救助范围;积极建设乡村舞台,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简易戏台、文化体育器材、宣传栏、乡村记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一应俱全,如临潭县古战、普藏什、红堡子等村文化活动十分活跃。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提高,全方位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五是培植特色优势产业,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紧紧围绕“现代农牧业、文化旅游业”两大首位产业,加快推进农牧村“三变”改革,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特”“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合作组织”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牧区重点发展牦牛藏羊、奶牛养殖、牛羊育肥等产业,农区重点发展各类中藏药材、高原夏菜、林下经济等产业。登记注册的各类农牧民合作社达到3265个,入社成员4.8万户,入社率达到40%。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农牧业、商贸流通服务业和电子商务业,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切实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如,临潭县西正开公司订单种植高原夏菜,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增收;池沟村和庙花山村的乡村旅游已经形成了规模产业,开办的农家乐年收入普遍达到20万元以上;夏河县“甘南第一村”香告村全体村民入股组建的旅游公司,年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等等。
六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农牧村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消费模式。合理划定了村级生态保护区域,加强饮用水源、河流、草地、林地、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强化生态家园建设,开展村落绿化美化和环境综合整治,村道两旁、房前屋后、家庭院落、边坡沟壑种植了花卉、苗木,全部进行了绿化美化,建设生态护坡353960平方米、生态护墙166003米、护村护田河堤358公里,有效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营造了环境整洁优美、生态植被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七是精神面貌明显改变,自我发展动力增强。引导群众从“慵懒散、等靠要”落后思想观念向“真菩美”良好文明习惯转变。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和条件改善,更是引导群众破除陋习、转变观念,形成勇于拼搏、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新模式,有效激发了群众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进步的内生动力,群众图穷思变,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在致富奔小康道路上不做旁观者,不做过路客,不做局外人,千方百计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不等不靠,凭借自身努力增加收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八是建强阵地提升功能,凝心聚力保证建设。着力夯实筑牢基层基础,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780处,为“两委”班子议事、党员活动、老年人活动、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村务公开等提供了场所,配齐了办公、娱乐等必要设施。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议事制度,健全综治、信访、民调、民兵、妇女、共青团等组织,使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有人监督、有人管护、有人宣传。建立培训、输转、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积极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致富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富余劳动力持证率超60%,输转率超90%,全面提升了全村整体素质。
九是民族和谐团结进步,农村牧区稳定发展。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借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有利平台,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村组活动,促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和民族团结示范村高度融合,不断巩固发展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合作市知合玛村等被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行“网格化+十户联防”工作方法,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等机构,规范村规民约,教育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仁爱友善、尊老爱幼、文明向上的新风尚,营造了稳定和谐、公道清明的乡村社会环境。
十是中媒齐聚甘南采访,各地竞相学习取经。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甘南州的独创,形成了成功经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社、光明日报、甘肃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进行了报道,特别是2017年6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央视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19家中央媒体记者,齐聚甘南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零距离感受甘南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景象,亲眼看见了旅游专业村、精品村、样板村的巨大变化。天津、河北、青海、四川、内蒙古、西藏等地党政考察团和省内13个市州进行观摩学习,为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示范全省、领先藏区、享誉全国”目标奠定了宣传基础,也为“青藏之窗、户外天堂”绽放出盛世新颜。
四、经验与启示
甘南州率先在全省、全国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全州上下同心同德、同向同力,高起点谋划,强力度推进,高标准建设,成绩令人瞩目,经验弥足珍贵。
一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发展的趋势,科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生态环境生产力”的新观点,提出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公平正义的新论断,确立了生态优先的民生观。甘南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就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举措。科学的理论指导,让甘南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呈现出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文明进步的全新景象。
二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必须找准农牧村发展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甘南州始终坚持保护发展并重、保护优先的发展思路,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推动经济发展为要求,在节约环境资源,保护原生态风格面貌的基础上开展新建、重建,推动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面貌更新“三增强”。结合农区、牧区、林区和半农半牧半林区地理气候、民俗文化差异,注重留存原始风貌,顺应自然风格,体现村落传统风俗,保护文化血脉,突出独特风格设计和民俗特色化改造,做到了“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点”。
三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必须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是建州以来农牧村集中投入最大、范围最广、受益群众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建设过程中,紧密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等战略性重点工作,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区域特色,整合各类资源资金,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创建和谐家园,促进各项工作高度融合、良性互动,使全州农牧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巨变,农牧民生活方式、精神风貌、文明程度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四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必须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群众作为建设者、参与者、受益者,是建设的主体,始终不渝地把群众意愿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牧民群众充分参与规划编制、方案制定、建设选点等事项,项目建设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向群众公示,实行阳光操作,群众投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州群众自筹比例超过30%。加强村民自治和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农牧村环境卫生、生态保护、饮水安全和道路维护长效管护机制,引导农牧民自我管理、自我维护。
(五)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必须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作用,深入开展与建设活动相匹配的设岗定责、公开承诺等活动,党员率先参与到建设活动中投工投劳,为群众发挥了表率作用,树立了标杆。在项目建设中,村干部主动与相关部门衔接为群众联系购买建筑材料,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村“两委”班子的号召力和公信力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