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星,韩繁龙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主要表现为颅内血肿急性占位,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1,2]。研究显示,脂肪组织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因子,称为“脂肪细胞因子”,包括瘦素、脂联素、内脂素、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脂肪细胞因子与血压水平、机体能量代谢、脂质代谢、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有关[3-6]。本研究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脂肪细胞因子与其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关系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选择2012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为脑出血组,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6.32±7.54)岁;出血部位位于基底核49例,枕叶12例,颞叶8例,额叶6例,顶叶5例。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单纯高血压患者60例为高血压组,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2.57±8.15)岁。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5.98±8.75)岁。3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发病≤6 h;生存期>7 d。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者;脑梗死或脑疝;结核、肺炎等急慢性感染疾病;继发性高血压者;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患者。
入院后用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于不抗凝管,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试剂盒购自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入院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7]对脑出血组患者进行评分并分亚组:1~15分为轻中度亚组,16~20分为中重度亚组,21~42分为重度亚组。治疗后30 d,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ore,GOS)对脑出血组患者进行评分并分亚组:4~5分为预后良好亚组,1~3分为预后不良亚组。
脑出血组、高血压组瘦素和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脑出血组高于高血压组(均P<0.05);脑出血组、高血压组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脑出血组低于高血压组(均P<0.05),见表1。
表1 3组脂肪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3组脂肪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与高血压组比较,②P<0.05
组别对照组高血压组脑出血组例数60 60 80瘦素/(μg/L)4.89±1.26 7.32±1.67①13.54±3.28①②脂联素/(mg/L)10.35±3.87 6.81±1.56①2.46±0.72①②内脂素/(μg/L)19.21±4.12 33.14±7.52①49.85±8.04①②
根据NIHSS评分,本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轻中度19例,中重度34例,重度27例。重度亚组、中重度亚组瘦素和内脂素水平高于轻中度亚组,且重度亚组高于中重度亚组(均P<0.05);重度亚组、中重度亚组脂联素水平低于轻中度亚组,且重度亚组低于中重度亚组(均P<0.05);见表2。
表2 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关系(±s)
表2 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关系(±s)
注:与轻中度亚组比较,①P<0.05;与中重度亚组比较,②P<0.05
组别轻中度亚组中重度亚组重度亚组例数19 34 27瘦素/(μg/L)7.95±2.19 12.08±3.61①16.36±5.35①②脂联素/(mg/L)5.46±0.72 2.29±0.57①1.48±0.64①②内脂素/(μg/L)37.85±10.15 50.21±8.95①57.97±9.04①②
根据GOS评分,本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良好49例,预后不良31例。
2组瘦素、内脂素和脂联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关系(±s)
表3 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关系(±s)
组别预后良好亚组预后不良亚组例数49 31瘦素/(μg/L)11.74±3.14 14.19±3.85脂联素/(mg/L)2.87±0.90 1.95±0.56内脂素/(μg/L)47.29±13.06 52.19±12.27
脂肪细胞因子是一类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内源性活性多肽,包括脂联素、瘦素、内脂素、抵抗素、网膜素、TNF、CRP等[8]。这些脂肪细胞因子可通过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途径参与维持机体众多的生理功能,包括调节胰岛素作用、能量平衡和糖脂代谢,调节血管活性、血压、凝血机制、免疫和炎症反应,共同维护内环境的稳定[9]。相关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血管紧张素原、血浆肾素和心率水平等均呈正相关[10]。瘦素影响血压的可能途径为:①通过下丘脑-促黑质素系统使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而升高血压;②瘦素可与肾上腺髓质中的瘦素受体结合,直接作用于对分泌肾上腺素的细胞,使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③脂肪细胞表达血管紧张素原可随升高的瘦素水平增加,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间接引起脑血管病变;④血管上皮细胞可能存在的上短型瘦素受体可改变血管张力[11]。有研究认为,高血清瘦素水平是首次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12]。脂联素可通过中央循环影响自主神经的兴奋性,而自主神经的兴奋又会影响血压水平[13]。内脂素可调节血管平滑肌的成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14]。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组和脑出血组的血清瘦素、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均存在异常,且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最为显著。随着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瘦素和内脂素水平逐渐升高且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与李杰[15]报道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存在负相关一致。高血压脑出血不仅可对脑组织造成直接破坏作用,还可引起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脑血流应激性减少及神经元缺血缺氧性损伤,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16]。本研究结果尚未发现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与血清瘦素、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存在关联。有关脂肪细胞因子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多集中在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等方面,探索脂肪细胞因子与脑出血相关的研究偏少。
综上所述,血清瘦素、脂联素和内脂素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脑出血的预防调控靶点。但本研究是单中心小样本研究,得到更为确切的结论,还需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