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
“中国储蓄率在高峰的时候曾经达到50%左右,现在已经降了好几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表明我们内需增强,另一方面也带来新的调整,这些调整需要密切关注。”
——11月3日,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在“钱塘江论坛”上表示,储蓄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是新金融科技助推了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甚至过分诱导年轻一代提前消费、借贷消费。这不仅是一种经济、金融现象,也是一种文化、人口现象,会带来重要影响,需要密切关注。
范一飞
“银行账户是支付体系健康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要按照优化服务与安全稳妥并重的原则,全面提升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付结算服务能力和水平。”
——11月10日,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取消企业开户许可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取消企业开户许可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要坚持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发展,充分尊重市场规律,鼓励银行创新账户业务及管理模式。“如果美联储持续加息,提高利率水平,全球资本可能会继续回流美国,加剧新兴经济市场波动。2020—2021年可能引发全球金融波动,要有所准备。”
朱 民
——11月13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财经》年会2019:预测与战略”上表示,若美联储明年加息3至4次,使其实际利率回到正水平,而通胀仍维持目前水平,则将导致其资产收益曲线发生变化,美元继续走强,全球资本可能持续回流美国。
李 扬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并不如人意,股市似乎并非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也未能为管理风险提供新的机制,反而有时成为经济波动的导因。”
——11月13日,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财经》年会2019:预测与战略”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一要处理好直接与间接融资的关系,二要树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理念,三要降低市场“赌性”,四要法制严密、有效监管。
11月6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从债券、信贷、股权三个融资主渠道,采取“三支箭”的政策组合,支持民营企业拓宽融资途径。第一支箭——信贷支持。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宏观审慎评估(MPA)中新增专项指标,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并通过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成本适度的信贷资金。第二支箭——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10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由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为经营正常、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增信支持。第三支箭——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人民银行正在推动由符合规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机构,发起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初始引导资金,带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出现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阶段性的股权融资支持。
“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世界性、长期性难题。我国金融服务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包容性’不足,存在体制、机制上的缺陷,需要长期努力以弥补‘市场失灵’。对服务民营经济的短板,金融工作者应有清醒的认识,必须要通过设计实施激励相容的机制安排,切实提高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性,推动改革‘补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