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兴
【摘 要】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应用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容量性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4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照组(12例,采纳常规液体复苏)、研究组(12例,在PICCO容量性指标监测下实施液体复苏),比较重症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乳酸、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死亡率。结果:研究组重症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乳酸水平以及死亡率显著较对照组低,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在PICCO容量性指标监测下实施液体复苏,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PICCO容量性指标;效果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7-261-01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在临床中又被称为“脓毒症休克”,致病因素主要是炎症或者毒素,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液体复苏是支持感染性休克患者循环的重要手段,但是液体复苏期间极易引发肺部组织水肿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死亡率,因此正确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检测情况进行液体复苏,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极为重要[2]。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选定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4例研究,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定本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4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所有研究对象休克时间均在24h以内,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照组(例数=12)、研究组(例数=12)。研究组女性4例,男性8例,年龄在42-85岁,平均年龄为(63.56±4.16)岁。对照组女性5例,男性6例,年龄在43-84岁,平均年龄为(63.49±4.65)岁。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纳传统液体复苏方法,中心静脉压控制在8-12mmHg,根据中心静脉压的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果中心静脉压降低,则进行积极的补液治疗,如果中心静脉压升高,则适当降低补液量。
1.2.2 研究组 监控患者在ICU 24h内的数据,如果患者胸腔血容量在1000ml/m2以下或者血管外肺水在14ml/kg以下時,则需要进行积极的补液治疗,如果患者胸腔中的血容量大于生理指标,血管外肺水小于生理指标,则需要限制补液量。如果患者收缩压在80mmHg以下,则需要予以适量的血管活性物质。如果血管外肺水在生理指标以上,则需要在限制补液量的同时,予以利尿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重症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乳酸、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形式表示,计算以t检验为主;计数资料数据,以[n/(%)]形式表示,以x2检验为主,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重症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对比 重症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研究组分别是(6.43±0.95)d、(11.05±1.98)d;对照组分别是(10.46±1.62)d、(18.89±3.05)d。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具统计学差异)(t分别是7.4336、7.4687 P均小于0.01)
2.2 两组乳酸、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死亡率对比 乳酸水平、死亡率: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3 讨论
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传统复苏方法容易受到血压、心率、医生主观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PICCO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脉搏轮廓曲线以及热稀释法结合,检测患者机体状态,因此受心、肺通气以及顺应性的影响较小。PICCO容量性指标包括动态指标以及静态指标,利用EVLWV(血管外肺水指数)监测判断是否存在肺水肿,一般EVLWV未升高,即可保证组织灌注,复苏期间根据SVV(每搏输出量变异度),可动态指导补液量以及补液速度,SVV在快速补液后迅速小于10%,说明机体容量反应性良好[3]。本研究示:研究组重症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乳酸水平以及死亡率显著较对照组低,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在张延林[4]等研究中,死亡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是1.82%、12.73%,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PICCO容量性指标监测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PICCO容量性指标监测下实施液体复苏,可有效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存活率,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余新英, 张清, 杨文静,等. PICCO容量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监测及护理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33):5117-5118.
[2] 王晓红, 邓素君, 肖海伟. 感染性休克病人液体复苏中P ICCO容量性指标的应用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25):3192-3193.
[3] 韦妍飞, 曹莉. PiCCO容量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综述, 2015.21(7):1223-1225.
[4] 张延林, 陈艳, 郑刚. PICCO容量性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7(2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