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冰
【摘 要】微生物学多偏向于理论知识,临床医学多偏向于实际操作,微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结合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临床微生物学是大势所趋,加强二者的结合,共同进步,提高二者技术应用的纯熟性,在技术上相辅相成,在理论上不断更新,有利于持续发展我国的现代临床医学技术。本文从微生物学与现代临床医学的关系入手,结合现今临床操作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微生物学的理论在临床医学上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微生物学;临床医学;结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7-251-01
一、微生物学概述
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内,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在很久的时候就被应用,例如:古代的制酒技术,但真正被认识是在列文虎克自制了显微镜,观察到了一部分微生物的形态开始,人们才渐渐认识到微生物这一领域。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一套相对精密的微生物学体系。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以及与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等,并在正确的理论支持下,将所获得技术应用于各生物领域,微生物学的发展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界的理解,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二、微生物学与现代临床医学的关系
微生物学的主体是微生物,观察这种不被人所熟知的微小生物,面对的是这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分裂特征、运行轨迹特征等,通过观察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定义,从对细菌、病毒等的观察、研究进一步的丰富理论上的知识,并在微生物实验过程中进行验证;临床医学的主体是人,是疾病,临床医学的涵盖范围包含多个领域,如内外科、口腔、妇产等,临床医学因为实际的一些因素,会产生一些超出原有理论的内容,临床医师通过对病患的临床表现的观察,从发病原因、发病过程出发,确定病患的疾病并加以进行控制、治疗,以达到减轻病患痛苦,恢复病患健康的目的。
把微生物学的知识应用在临床医学中的目的主要在于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研究人体免疫机能、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在此基础上,需要的是大量的实践经验作为研究微生物科目的支撑点,临床医学在此之前实践所得的经验是检验微生物学理论的重要标准,临床医学上所采用的技术是微生物实验进行的物质保障;同时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的更新为临床医学所面对的耐药性越来越高的病菌的了解、鉴别、检验提供理论支持,提高临床医学的疾病诊断、控制、治疗能力。
三、微生物学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一)药物的抗菌性培养 在临床上使用药物应根据病情、患者的主要表现来确定给药的种类和剂量,随着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的不断增强,原有的抗菌性药物不足以达到有效的控病效果,通过实验不断增强药物的抗菌性刻不容缓。抗菌药物的培养根据抗菌素的种类、抗菌活性分为不同的种类,应用于不同的病原微生物體。在现今的抗菌药物使用中对抗菌素的使用量及使用时间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人体免疫机制的下降。在不断的实验培养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病原体培养活性、培养性质确定是否真的需要使用抗生素药物以及在什么时间段使用药物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增强对抗菌药物的理性使用。观察病原体的进化过程,对其作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增强临床应用时药物的使用效果。定期发布微生物培养的实验报告,这对临床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感染性疾病的检测 感染性疾病是由于病患在体质较虚弱的时候,因外界因素感染新的病原,造成疾病的加重。感染性疾病也根据不同的感染因素、感染部位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刚做过手术的人,不注意对刀口的消毒和保护,容易被感染造成病患的二次痛苦,或者是伤口愈合期间引起并发性肺炎,这就是感染性肺炎;因消毒不彻底造成的病毒传播进入人体呼吸道就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流行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检测要从感染源、感染途径以及被感染人群入手,感染因病原体的种类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因病原体来源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感染又会因为机体的抵御能力而产生不同的病情状况。
在现代临床医学的应用中,常规的微生物感染及控制占据主要地位,感染性疾病的检测除了依据临床表现外,更多的是依据病原学检查,微生物学对病原体的研究越发深入,所能提供的资料和信息就越来越多。一般的实验室检查多采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涂片并对其进行培养鉴定确定感染的类型,并对其采取正确的控制方法。对病原体的抗原、抗体、核酸的检查是对病原体进一步的检测,确定感染的控制方向。例如:在病原体抗原检测的时候,用已知抗体,借助金标免疫、荧光免疫、酶免疫等技术检测未知的病原体抗原,可以在真菌检测中作为确诊的依据。
(三)微生物检验的标本采集 正确采集微生物标本,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培养以及鉴定的结果,只有准确的检验结果才可以确定临床上的用药标准,正确、合理的使用药物才可以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标本的采集方法与采集过程以及运输环境都需要严格的把控。标本采集的种类不同也决定了采集方法、使用器械的不同,如:血液采集前应先消毒,采血量根据个体不同而不同,采集后应立即送检或室温放置,而不能放置在冰箱,既不能让血液凝固,也不能发生溶血现象。
四、总结
现今临床医学向着自动化、机械化发展,微生物学的研究也越发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在人类生存环境不断发生改变的时代,加强微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刻不容缓,微生物学的理论在临床医学中的不断试验、应用可以增强人类对微生物的了解,通过对微生物诊疗的加深研究,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丹.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重要性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3):543.
[2] 吴吕燕,蒙小枝.临床感染控制管理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3):551-552.
[3] 邹钢.研究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6):144+146.
[4] 张鹭坚.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8,31(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