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颖,朱丽萍,秦 敏,许洁霜
(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 20006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艾滋病)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其通过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对广大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而母婴垂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HIV的最重要途径[1]。健康教育在提高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意识、促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服务可接受性方面具有积极和显著的影响[2]。本研究旨在探索适用于孕产妇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方法,传播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促使孕产妇自觉形成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行为,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接受自愿咨询检测(VCT)的意识,从而达到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目的。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于上海市5家医疗机构孕妇学校学习的孕妇作为干预对象。包括三级妇产科专科医院1家、市区及近郊二级妇产科专科医院各1家、远郊二级妇产科专科医院2家,该5家医疗机构2016年的分娩量占全市分娩量的20.40%。
1.2 方法
1.2.1 问卷设计 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中的“国家级哨点监测孕产妇调查问卷”,同时征求本市在艾滋病干预领域的相关专家意见,设计统一的问卷调查表。针对本次调查的需求,对问卷内容方面进行改良。在原来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基本防治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新增部分内容,包括: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对于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意愿及对于HIV感染者的态度等。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识共9题,正确回答不少于7题为知晓;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共7题,正确回答不少于5题为知晓。
1.2.2 现场调查 结合专家意见制作统一的授课教案,并对孕妇学校的老师进行培训。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自填式匿名调查。通过孕妇学校老师集体面授课程及发放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宣传资料等形式,对孕妇课前课后分别进行两次问卷调查,评价干预前后孕妇关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知识和态度的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通过Epidata3.1进行录入,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共调查275名孕妇,课前、课后各做1次问卷调查,课前回收275份问卷,课后回收275份问卷,共回收问卷550份,有效问卷550份,有效率100%。275名孕妇年龄19~40岁,平均(30.3±4.0)岁;已婚270名(98.2%),未婚5名(1.8%);本市户籍111名(40.3%),非本市户籍163名(59.3%),外籍1名(0.4%);在274名中国国籍的孕妇中,汉族269名(97.8%),少数民族5名(1.8%);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初中及以下16名(5.8%),高中39名(14.2%),大专及以上220名(80.0%)。本次调查的275名孕妇中,孕早期79名(28.7%),孕中期166名(60.4%),孕晚期30名(10.9%),平均孕次(1.6±0.8)次;初产妇168名(61.1%),经产妇107名(38.9%)。
表1 干预前后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n=275)
表2 干预前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比较(n=275)
表3 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变化情况(n=275)
2.2 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识 275名孕妇中,课前有233名孕妇知晓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4.7%;课后有258名孕妇知晓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6,P=0.001),见表1。本市户籍孕产妇在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识方面的知晓率94.59%(105/111)明显高于非本市户籍孕产妇[77.91%(127/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 275名孕妇中,课前有256名孕妇知晓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为93.1%;课后有269名孕妇知晓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为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2,P=0.008),见表2。
2.4 对于艾滋病的态度 275名孕妇中,绝大部分艾滋病检测意识较强;在艾滋病感染者反歧视方面,虽有所好转,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关于感染了艾滋病是否会终止妊娠及主动进行艾滋病相关咨询检测方面,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4 孕妇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n=275)
2.5 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来源 孕妇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构成,见表4。
3.1 关注妊娠全程健康教育需求,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 研究表明,全球15岁以下儿童HIV感染者中,90%以上是通过阳性母亲经母婴垂直传播而感染[3-4]。有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全球HIV感染者已达3 670万,其中妇女1 780万,15岁以下儿童210万[5]。2016年新发儿童HIV感染者约16万,死于艾滋病的儿童约12万。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2017年新发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中,母婴传播592例,占所有传播途径的0.4%[6]。
HIV母婴传播可发生在妊娠、分娩或哺乳期间,如果及时应用抗病毒的药物及产科进行有效干预,出生后进行人工喂养,孩子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2015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公布,在没有任何抗病毒药物干预的情况下,母婴传播发生率为15%~45%。而应用抗病毒治疗药物有效干预后,母婴传播的风险可降至5%以下[7]。因此,早期检测、早期阻断,对HIV阳性的孕产妇至关重要。在尚无可靠疗效的艾滋病治愈方法时,预防为主是目前控制艾滋病进一步传播的主要途径,其中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8]。通过在孕产妇中开展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注重孕产妇的需求,针对孕早、中、晚期各环节的不同特点,将各环节有机融合,使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宣传教育工作得到孕产妇的积极响应,在增强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达到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健康的作用[9-10]。
3.2 规范宣传教育的内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本研究结果显示,孕妇整体的艾滋病防治水平及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好,课前部分问题知晓率较低,如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与HIV感染者共用毛巾不会感染艾滋病、药物能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等,在干预后有明显提升。本次研究课前调查显示,本市户籍孕产妇在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识方面的知晓率(94.59%)明显高于外省流动孕产妇的知晓率(7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与刘慧等[11]的调查结果相似,说明上海经过多年来各方的共同努力,在艾滋病宣教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另外,调查显示,在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上,孕妇在接受干预后,在与HIV感染者的交往问题上,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包容。艾滋病防治条例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12]。然而,UNAIDS数据显示,普通民众中存在对HIV感染者的高度歧视,HIV感染者正面临着严重的歧视和污名化。有研究表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差更容易产生对HIV感染者、患者的歧视[13]。正确认识艾滋病,在促进大众形成友好对待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家属的态度及行为上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需通过广泛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宣传及舆论氛围,在加强大众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认识的同时,改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存处境。
3.3 注重健康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提升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的知识来源于传统媒体及互联网,约50%孕妇的知识来源于医务人员及孕妇学校,少数来源于婚姻登记处。因此,首先应增强医务工作者在孕产妇妊娠全过程中各个宣教环节的责任感,将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做深做细[14]。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助产机构及婚姻登记处的宣传力度,通过早孕建卡时进行一对一宣教,同时结合孕妇学校、新婚夫妇健康讲座等形式,确保育龄妇女在孕期至少接受1次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指导,提高育龄妇女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及政策的了解,从而提高孕期HIV自愿咨询检测率,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其次,应加强学校教育,做到宣传教育关口前移。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其生理发育已接近成熟,对性充满好奇,性需求也不断增强。有研究显示,青年学生对于艾滋病的核心知识知晓率虽有所加强,但对于非传播途径、基本知识等方面还存在较多误解[15-16]。在青春期性启蒙阶段,需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融入青春期性教育,加强青少年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及健康的行为指导,积极倡导安全性行为。另外,在信息化发展飞快的现代社会,媒体宣传的内容是否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途径,达到扩大宣传辐射面,提升宣传成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