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药五味藤的文献考证

2018-12-28 10:3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3期
关键词:生药蝉翼药用

*

1.广西骨伤医院药剂科,广西 南宁 530012;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广西 南宁 530023;3.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五味藤为多民族民间常用草药,在汉族、壮族、瑶族、傣族和基诺族均有应用,也有相应的文字材料记载[1-6]。中医[2]认为五味藤具有祛风湿、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风湿骨痛、骨折、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净、妇女体虚、咳嗽、消瘦无力、过敏性皮疹的治疗。壮医[3]认为其可调龙路火路、祛风毒、除湿毒、清热毒、通谷道,用于发旺(风湿骨痛)、林得叮相(跌打损伤)、阿意咪(痢疾)。瑶医[4]认为其祛风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崩闭闷(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播冲(跌打损伤)、就港虷(急性胃肠炎)、荣古瓦别带病(产后恶露不尽)。傣医[5]认为其具有调补气血、清火解毒、杀虫止痒、除风止痛、通利小便之功、产后体虚、恶露不净、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湿疹、皮肤瘙痒均可治疗。基诺族医生[6]则主要用于小儿支气管炎、急性肠胃炎的治疗。各文献记载五味藤的植物基源具有一致性,均为远志科植物蝉翼藤(Securidaca inappendiculata Hassk.)。但由于民族医药理论各具特色,导致对药物的认识也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药用部位、功效主治、剂量。为规范五味藤的使用,保证用药安全,并为其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依据,笔者以“五味藤”和“蝉翼藤”为主检索词,系统查阅医药典籍及现代研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考证整理。

1 法定标准收载情况

在法定标准中均以五味藤作为药材正名进行收载。《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版》(第一、二册)、《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材质量标准汇编第一册》(2008)、《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卷》均有收载本药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下称《中国药典》)(2000~2015)附录中明确了五味藤的基原和药用部位[7]。上述标准中的药物基原记载一致,均为蝉翼藤(SecuridacainappendiculataHassk.)。处方含有五味藤的中成药有:正骨水、云香祛风止痛酊、五松肿痛酊、跌打扭伤灵酊。详见表1。

表1 含五味藤的中成药标准收载整理

2 文献考证

2.1 名称考证 本品古代本草无记载,目前药用记载最早出现在1970年出版的《广西中草药》[8]上,以蝉翼藤为正名,沿用至1986年的《广西本草选编》,在尹彤东[9]发表了《五味藤的生药鉴定》的文章后,除了《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10]、民族药的研究文献外,大部分文献均以五味藤为正名。法定标准中的药材正名多是使用五味藤,表明“五味藤”作为其药材名称得到大部分学者的认同。探究其得名原因,皆因本品嚼之有甘、酸、咸、苦、辛5种味道,故称之五味藤[11],本名称体现了药材的重要鉴别点:五味俱全。此外五味藤来源于各民族的使用中,也形成各自的民族药材名,壮药称之“棵贡省”,瑶药谓之“黄九牛(往坐翁)”,傣药为“中腊安”,基诺族医药称之为“儿它甘草”[3-6]。别名尚有:丢了棒、象皮藤、一摩消、蝉翼木、五马巡城[2]。

2.2 药用部位考证 五味藤为藤本植物,根、茎、叶均可入药。最初的文献记载以根部入药,后续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10]、《中药大辞典》[12]、《中华本草》[13]、《基诺族医药》记载与一致。仅用根皮入药记载始于1982年的《云南植物志》第3卷[14],后续尹彤东(玉林地区药品检验所)1988年的《五味藤的生药鉴定》[9]提到本药在玉林民间、玉林制药厂的正骨水均是采用根皮入药。五味藤的质量标准(1990版)起草单位正是玉林地区药品检验所,故其药用部位与尹彤东报道的一致。《广西民族药简编》[15]、《傣药材蝉翼藤质量标准研究》[5]则以茎入药。叶单独入药则见于黄泳江的文章[16]以及《西双版纳傣药志》[17]。以根、茎一起入药的文献记载有《广西本草选编》[18],《广西药用植物名录》[19],《中国瑶药学》[20],《实用瑶药学》[21]。全株入药则是法定标准的主流要求[2-4,7]。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五味藤茎、根表现出显著的抗炎、镇痛活性。叶提取物在实验剂量范围内显示不出抗炎作用[22]。以上结果提示五味藤的不同部位的药理活性是有差别的,基于叶与主要功效相关性不大,笔者认为以全株入药欠妥,从尊重历史沿用和提高药用植物使用率考虑,建议五味藤的药用部位定为根和茎较妥,五味藤叶作为新的药用条目记载。见表2。

2.3 药性考证 黄泳江认为五味藤叶“味酸涩, 性凉”[16]。《广西中草药》记载五味藤根的药性为“辛、甘、苦、酸、咸,性微寒”[8]。在之后的标准制定中均得到肯定并沿用。《广西中药材标准》90版和96版中仅增加了“有小毒”描述。辛、甘、苦、酸、咸合计五味的记述充分体现了五味藤独特性质及名称的来源,具有一定科学性。在《中华本草》记载中功效记为“味辛、苦,性凉”[13]。《中国瑶药学》则调整为“味辛、苦,性微寒”。《中药大辞典》则从1977版的“辛、苦,微寒”调整至2006版的直接引用《广西中草药》的记述。民族医药认识方面,由于理论体系的差别,描述多有独特的地方,除瑶药标准的认识与90版《广西中药材标准》记载一致外,壮药标准记载其药性为“辣、苦,寒”,傣药对五味藤的药性描述为“性凉,气香,味甜;入水、风、土塔[23]。

2.4 功能主治考证 各文献对五味藤功能主治的记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从最早的《广西中草药》记载开始,功能基本都是围绕“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进行文字变换记述,主治中的核心病症为“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急性肠胃炎”,其次为“过敏性皮炎”有6份文献记载[2,5,12,13,17,2,24],此外还有5份文献记载用于“妇科产后补虚、恶露不尽”[2,4,15,17,21]。壮医、瑶医、傣医对功能主治文字描述不一样,但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这表明五味藤在民间应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五味藤叶的功能主治与其他药用部位有明显差别,不再具有根、茎的核心功效: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病症也主要用于急性黄疽型肝炎[16]、产妇体虚、咳嗽消瘦无力、过敏性皮疹[17]。这也再次提示五味藤叶不宜与根、茎一起入药,全株入药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论证。现代研究表明,蝉翼藤提取物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都表现出显著的抗炎、止痛、免疫抑制效果,与其功能主治高度一致,也证明了其药用的科学性[24]。见表3。

2.5 用法用量考证 虽五味藤各文献的药用部位可能不同,各文献的煎服剂量基本在3~15 g范围内,有个别文献剂量偏大,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收载五味藤(全株)瑶医的用量为15~30 g。剂量再高的有《中华本草-傣药卷》,五味藤(根)用量30~50 g,再如《广西民族药简编》中五味藤(茎)的用量高达50 g。《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版在五味藤质量标准起草说明中提出“根据民间经验,用量不能超过10 g”。现代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五味藤的确具有一定毒性,根、茎70%乙醇提取物LD50分别为16.2 g生药/kg和11.4 g生药/kg,按LD50的1/5为换算成人的安全剂量分别为25 g,17.6 g。水煎液LD50为46.61 g生药/kg,按LD50的1/5为换算成人的安全剂量为71.8 g[5,22]。结合文献记载和现代毒理学结果来看,文献的记载剂量具有其合理性,但传统上认为五味藤具有小毒,适当控制其剂量在15 g以内能更大程度保证用药安全。见表4。

表4 文献中五味藤用法用量整理

3 小结

五味藤为多民族使用的药物,具有近40年的药用文献记录,相信其在民间的应用历史更长,其中五味藤为瑶药经典老班药 “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中的“九牛”之一“黄九牛”足以证明其悠久的药用史[25]。综合文献记载和现代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五味藤作为药材名体现了药材的鉴别特点,有利于继承和体现民族用药特色,作为药材正名合适。药用部位以全株入药欠妥,从尊重历史沿用和提高药用植物使用率考虑,建议五味藤的药用部位定为根和茎较妥,五味藤叶作为新的药用条目记载,药性“辛、甘、苦、酸、咸,性微寒”概括全面,文献认同度高。功能主治的记载随着民间应用的不断发掘而逐步完善,祛风湿、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用于风湿骨痛、骨折、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净、妇女体虚、咳嗽、消瘦无力、过敏性皮疹的表述在壮、瑶药质量标准中得到确认。结合文献记载和现代毒理学结果来看,文献的记载剂量具有其合理性,但传统上认为五味藤具有小毒,适当控制其剂量在15 g以内能更大程度保证用药安全。本文只是针对文献进行了考证,对于入药部位、使用剂量的提议需要有实验数据的支撑,同时还要结合实地资源和使用现状做进一步的调查,进而为五味藤规范应用以及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生药蝉翼药用
药用矿物及其在河北省分布概况
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补骨脂水提药渣灌胃给药4 周的大鼠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生药学研究进展
性状鉴别在生药学实验中开设的必要性
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
蝉翼藤化学成分的研究